徐汝清《他建的私家园林如今遐迩闻名》

作者:清风徐来(江苏宝应:徐汝清)

清晨,我站在纵棹园藕池塘边,层层叠叠的绿荷丛中,点缀着朵朵鲜艳的荷花,美丽的景色,扑鼻的清香使我心旷神怡,情不自禁地放开歌喉,纵情唱起“在那荷花(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家乡” 之歌,同时想起宝应重要的旅游景点纵棹园的奠基人乔萊。

乔莱,乔可聘之子,1642年二月初四生于宝应县城东南五十五里的柘沟之柘溪草堂。清康熙二年(1663)中举,康熙六年(1667)考中进士,从此步人官场。

在京工作之暇,乔莱常在宣武门斜街之南的寓所一一峰草堂内聚友会诗,与布衣纠履之氏酬和。退朝之后,在家考证史事。康熙十一年(1672)被任命为顺天乡试同考官。以后,在历次诏试、荐试、词 臣御试中俱高列优等,康熙夸他是“学问优长,文章古雅。”他参与了 《明史》的纂修,撰崇祯朝《实录》长编。因他精通满文,翻译水平高,充清太祖高皇帝《实录》纂修官。他的著作广涉经、史、子、集,一策 《束水注海四不可议》脍炙人口,传诵至今。罢归后,于康熙二十九年 (1690),应宝应县知县徐鹏之请,积百有余日书成《康熙宝应县志》二 十四卷。他的诗文刊印成集的有《石林赋草(使粤集)(柘溪草堂集)》 《应制集》《南归集》《直庐集》《归田集》《古文分类粹编》《白田唱和集》等,才气横溢,堪称文坛诗林的一代大师。

康熙二十年(1681)乔莱奉旨典校粤西,任乡试主考,当时,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的三藩之乱刚刚平息,那些战乱严重的地区,正是他的必经之路,社会秩序尚未安定,人人都为他担心。可他说:“奉使,臣职也。东西南北,唯天子使于险易何择焉?且我闻桂林山川奇胜甲天下,又当取道洛邢,出汝颖,绝涉江,径云梦,浮洞庭,上潇 湘,循衡阳,转九疑,是皆古代名人才士凭吊游咏之区,向所欲而未能者,今往观焉,实获我心!”将一趟风险四伏的差事,轻淡地化解成一次旅游。广西之行,时历半载。其间,遍讨桂林、漓水之胜,穷幽极怪。并将途中日记积成《使粤日记》。世人评价该书可与陆贾的《新第一辑荷乡风貌语》和陆游的《渭南文集》相媲美。此刻,乔莱正处于从政轨迹的上升期,这次旅行胜览了沿途的大好河山和桂林的秀丽山水,在回归自然的同时,对人生充满了期望。

康熙二十四年(1685)乔莱为苏北家乡人民的生存,上《四不可疏》书,抗争束水海议。康熙二十六年(1687)中蜚言罢归。回乡后,治“纵棹园”于城东北隅,巧妙地利用园内多水的特点,水中植莲藕,水畔种芙蓉射干,反土为山,遍栽各种树木数百株,增建堂、亭、阁、桥。从此纵棹园便成为他“御茗焚香,扪松抚鹤”,午后休憩的处所; 成为接待挚友嘉宾“琴弈觞咏,陶然竟日”的乐园。

纵棹园内的戏台,是乔莱家班的歌舞场。该班主要在家中演出,或自娱,或接待宾客。康熙二十八年(1689)春,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至淮扬,特召该班迎驾出,赏赐主角管六郎银项圈,其家班便称为“赐金班”。乔莱自编自导的《耆英会传奇》。写的是“北宋苏轼、司马光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遭打击贬逐。变法失败后,苏轼、司马光等被重新起用”的过程。剧本中,乔莱以司马温公自负,把自己罢归闲居怅然若失的怨望之情缠糅其中。乔莱不仅传承了乔氏“崇尚气节,正直不阿”的家风,而且爱好广泛,博学多才,他是作家、诗人、旅 行家、园艺家、戏剧家,是多方面卓俱成就的学者。康熙三十三年他奉诏入京居住,数月后,“沉困而死”,终年五十三岁。观其一生,多彩而闪亮。他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学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素养,至今仍让我们羡叹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崇祯   宝应县   云梦   宝应   苏北   渭南   遐迩闻名   乡试   草堂   园内   康熙   园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