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诞生于一个普通的古老恒星团

话题是由中秋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一档新闻节目而引起。节目主持人报道说,中国科学家在月壤中发现一种晶体新矿物,被命名为“嫦娥石”。这则令人激动的新闻立刻让人联想到这种矿物是怎么形成的,地球上是否也有类似的矿物?

我们不是科学家,也不懂嫦娥石属于什么矿物,更不知道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什么元素构成,但我们知道它们是由重核元素构成的,也就已经够了。

因为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地外天体,自然就会联想到地球与月球矿物成分的异同。但是解决这样的具体问题那是科学家们的事,即使我们有强烈的愿望和满怀热情,也无济于是。唯一能让我们助力的地方,是发挥大脑的思维能力,去寻找重核元素所形成的矿物与具体的恒星和行星星球之间的直接联系,找出恒星和行星之间的渊缘和演化的关系。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和月球都是由重核元素形成的矿物所构成的岩质天体,地球和月球的矿物也有所不同,知道重核元素都是恒星的氢核聚变的产物——这是科学家告诉我们的,我们当然深信不疑。那么,我们抛开月球和地球矿物成分和结构的具体差异,而就构成这些矿物的元素本身而言,却没有什么差异,都是重核元素。而且它们有一个共同点,无论原子量大小,化学活性如何,都服从于元素周期律。于是,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服从于同一张元素周期表的重核元素来自哪里?来自于哪一颗恒星或哪几颗恒星,又是怎样来到我们的月球和我们的地球上形成各种成分复杂,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性质特殊的矿物呢?科学家并没有告诉我们答案。可以想见,他们并不是不想告诉我们,而是他们也没有答案。这就给我们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和机会!

宇宙之大,浩瀚无垠。繁星点点,无穷无数。我们不能随便在夜空中指出一个恒星,就认为那就是我们地球上和月球上的重核元素来源地,因为它们太过遥远,也不符合科学认知的严肃性;也不可能指认太阳就是太阳系所有岩质行星和卫星的重核元素来源地,因为科学家也不认为太阳就是地球和月球的重核元素来源地。不借助任何仪器,我们自己用肉眼看着都不是。是来自距离太阳最近的比邻星吗?它离太阳只有4.2光年,也许是最有希望的目标,但沿途也没有比邻星向太阳系输送物质的痕迹残留啊!

地球和月球以及太阳系所有岩质行星和卫星的重核元素的来源地给我们造成的困惑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

所有的困顿之后,我们换一个角度重新认识这个问题,或许会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收获。既然地球等岩质星体的重核元素不是来自太阳和遥远的系外恒星,那一定是来自远古系内恒星或其自身。当然,远古系内恒星连残迹也不见踪影,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思考。就目前而言,对这一理念的认知,或许大部分人还都不情愿地认可。

在兹言兹。看地球吧。一个恒星能够氢核聚变出来地球上那么多重核元素,也一定是一颗巨大的恒星,它的氢核聚变强度、烈度和深度一定万分狂烈,其结果几乎聚变出元素周期表上的所有重核元素,包括惰性元素在内,其质量之巨大,是惊人的。

如果这些重核元素被抛洒到太空再凝聚形成地球,那么,这些元素一定不会有序排列,形成矿物,而是杂乱无章,均匀地聚集成团,跟那些乌烟和尘埃形成的彗星类似。如果以块状结构抛向太空再凝聚成地球,那么地球的结构就不能分层有序,形成的矿物亦不能分异分带分区分层。况且当代天文学的主流观点是:所有恒星都是由占绝对优势的氢气形成的气态天体,不可能形成块状结构。当然当代有些科学家已经认识到某些外部看起来像气态行星的内部,是由液态的金属氢形成的海洋,而不是气体,已是后话。所以,这颗向太空抛洒重核元素的远古恒星也不存在。

然而,由来自恒星的重核元素形成的地球和月球以及所有岩质行星和卫星都客观地矗在太阳周围有序地旋转着,它们都是有内部结构的,其矿物都是分异分层分带分区有序排列的,并非为液态金属氢形成的海洋。没有人能够否认它们的存在。而这颗抛洒重核元素的恒星又不存在,似乎我们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其实不然。只要坚持一下,就会找到胡同的出口,看到别样的天地和黎明的曙光。

外部无关因果,内部便是渊缘。既然在外部找不到重核元素的直接来源,就只能从岩质星体的内部寻找来源。自然界的法则是“简单”,越简单越接近事物的本质和本源。根据地球上铁矿石,黄金,煤炭和石油,碳酸盐,硅酸盐,铁锰结核等矿物的质量与分布,及其地球结构留给我们的线索,继续向前,就会发现,形成这样一颗具有不计其数种矿物的巨大岩质星球的重核元素来源,只能是地球的前身星球,其氢核聚变的层次有多高,其氢核聚变的烈度有多震撼,所有证据都提示我们地球的前身星球是恒星,而且是一颗巨大的恒星,其温度肯定远远超过科学家对恒星最低温度的定义1500K。由此我们可以艰难地选择,远古的地球前身不是拥有氢核聚变的恒星是什么?!现代的地球不是恒星燃烧熄灭的灰烬残骸是什么?!其实,简单的结论就在眼前,地球是由一颗巨大的恒星演化蜕变而来,本质是这颗恒星燃烧的灰烬残骸,本源是这颗恒星万分狂烈的氢核聚变过程。进一步说,地球是地球原恒星演化的残骸,是地球原恒星化育新生的结果,最有力的证据是非洲奥科罗地区自发的核裂变链式反应,恐怕持续时间已有数亿年,那是地球原恒星熄灭时的残烬,直至今日,仍未停息。恒星蜕变成行星的过程是同一天体的同一演化过程中的前后相继的两个不同的演化阶段,恒星是行星的前身,行星是恒星的化身,两者是同一天体的截然相反的极端形态和状态,是同一天体遭尽劫难熔炼,凤凰涅槃,化育新生的金刚不坏之身绵长延续的斑斓状态。

弄清了地球的演化本质和历史,就可以推而广之。可以肯定,太阳系所有岩质行星和卫星,即使谷神星那样的小天体都是恒星演化蜕变的灰烬残骸。

如果还有疑问,更多理论依据会加强佐证。恒星的氢核聚变,主要是产能过程,聚变出重核元素的效率很低,只是在将近熄灭时,温度很高,那些巨大恒星的聚变效率才会猛然爆发,形成原子量大于铁的元素,最后形成的岩质天体就大一些。而那些小恒星氢核聚变的层次较低,不会产生大量重核元素,尤其是核聚变过程吸收能量的铁元素,最后形成的岩质天体就会很小。太阳系的所有岩质天体,除谷神星之外,其质量都是巨大的,可见,这些天体的前身原恒星体量质量是多么巨大,氢核聚变强度烈度和深度是多么震撼。况且,科学家告诉我们,恒星的氢核聚变,消耗掉大约12%左右的氢,就会停止熄灭,其余都会很快逃逸太空。最小恒星直径只有太阳直径的1/50000,比月球还小;最小恒星的质量只有太阳质量的0.08,不足1/10;最冷恒星的温度只有1500K,比地球上的钢水温度还低。而形成太阳系的岩质行星和卫星的氢核聚变,任一个星球的原恒星都能满足这样的最低要求,且远远超过恒星形成和诞生的基本条件,无疑都是一个个闪亮的恒星。对于这种基于事实观察和解析无可辩驳的结论,可能受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许多人难于首肯。这是可以理解的。

当今太阳系岩质天体的质量量级和在轨运动方式,是人们难于将其确认为恒星演化蜕变产物的最大障碍。这些岩质天体质量对于恒星而言微不足道,轨道运动处于从属地位。某些观点甚至将岩质星体和其它行星仅仅看成恒星的附庸,认为它们根本不可能挑战恒星的地位。然而,大量事实证明,它们本身就是恒星演化的结果,不仅挑战了恒星地位,而且还曾经占据过主导地位,由主导地位瘦身提速变轨,转换角色移动到了新恒星的外围,变成了行星或行星的卫星。当今太阳系是其动态演化近50亿年后的样子,与当初相比,已经面貌全非。不过,根据这个家族生生不息的延续历史留下的痕迹,也可以像地球考古一样,重塑太阳系当初的结构和形态模样。

如果将岩质星体的在轨道运动形式还原到45亿年前,虽然那时它们还处于恒星燃烧时代,而不是现代的模样,或许对于恒星变行星的认知困惑有所改观。

宇宙中大量流浪星的存在,说明恒星也不都是沿轨道运动的,而是在混乱的大星系里,恒星可以到处乱跑,不受轨道约束。在稳定的大星系里,发现大量所谓伴星,互绕追逐,涡动旋转,也不是典型的轨道运动。在太阳系,行星绕恒星旋转,卫星绕行星旋转,大旋涡内分布许多小旋涡。小旋涡内分布更多小卫星。基本都是轨道运动。这就提示我们,混乱的星系没有轨道运动,质量相当的天体间做互绕运动,质量悬殊的天体间做轨道运动。其实这些运动形式都是表面现象,真正的运动形式只有一种受天体内能和万有引力驱使的互绕运动,其互绕方向或许受电磁力的作用而有所不同。所谓轨道运动,只是互绕运动形式的极端状态,基本上都能够用经典物理学定律来描述,它是长周期稳定星系的特有运动形式,并不是普适定律。太阳系就是一个稳定运行数十亿年的星系,因而表现为轨道运动。互绕运动也是轨道运动,属于进动不闭合轨道运动,而典型轨道运动属于闭合或近闭合轨道运动。但在相对论里面,需要时空参与,轨道也是不闭合的。

还原岩质行星的远古运动形式,可以用一个游戏来说明。假如两个质量相当的人,隔着一段相对稳定的距离,按照逆时针方向互绕追逐,如果他们体力速度相当,就会是真正的互绕运动。当其中一个质量和速度发生变化时,运动形式也会发生变化。如果不断地往其中一个人身上挂东西,挂的东西越多,他跑得就越慢,他的位置就越靠近体系的中(重心)心,互绕运动也就逐渐向轨道运动形式转变。当披挂的东西多到累得跑不动时,他处于体系中心位置,另一个人的运动就变成了轨道运动,其位置远离体系中心。负重的人可以比拟恒星形成,未披挂东西的人可以比拟行星。歇了一会,游戏接着进行,负重的人不断地将东西向外扔掉,或者扔给未负重的人以提高速度,后者很快就会由轨道运动转变成两者的互绕运动,甚至原来未负重的人变成另一个负重的人,其位置逐渐向体系中间靠拢,甚至处于中间位置。下半截游戏比拟恒星变行星。原来负重的人抛掉了所有东西,速度提高,又转到了外围,比拟老恒星变成了行星。未负重的人变成了负重的人,旋入了中心,比拟又一颗由行星变成的新恒星诞生。这个游戏由几十个人来做,各有比拟,几轮过后,就会演变成太阳系今天的样子。虽然,太阳系的演化过程比一个游戏复杂千万,但其核心法则和规律不出其右。

由此证明,恒星变行星的关键因素是减少质量和向外变轨,行星变恒星的关键因素是增加质量和向内变轨。两者质量增减和变轨的方向都是相反的。天体变轨,我们说得轻巧,其实,不是说变就变的,都是经过数百万年或上亿年来完成的。

增肥,瘦身,变轨的把戏,现代地球人才刚刚学会几十年,偶尔在登月和登陆火星时应用一两回,已经觉得兴奋不已,而对于宇宙老人,早已成为小儿科,在漫长的宇宙长河历史中,经历了亿万颗恒星的诞生或熄灭,也经历了亿万颗行星的形成和演化,见证了无以计数此类把戏。

既然肯定了所有岩质天体都是恒星演化而来,那么,就可以肯定所有行星的年龄都大于恒星,只不过由于经历了个体和集体狂暴的燃烧,漫长的系统混乱和变轨,包括行星与卫星,都被抛在主星外围附近而已。也就是说,水星的年龄大于太阳,月球的年龄大于地球。所有的岩质天体年龄都大于太阳,太阳就是当今太阳系个头最大,年龄最小的孙辈曾孙辈。如果太阳系诞生于46亿年前,那么太阳系所有岩质天体的年龄都大于40亿年,它们的原恒星都是46亿年前就开始燃烧起来了,属于太阳系最早的一批恒星,而太阳属于该系演化到今天的最晚一颗恒星。太阳的年龄甚至不会大于系内那些外围气态行星,与其属于同一辈天体,很难说大于冥王星的年龄。现在,整个太阳系还有太阳一颗恒星燃烧照明,绝大部分恒星在远古时期早已熄灭,如今正在向一个黑暗的宇宙空域演化。

在太阳系,我们看到如此多的岩质星体,包括行星与卫星以及外围的气态行星,还有其它没看到的解体的或跑到其它星系的天体,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量级,如果它们的前身原恒星在远古时期同时或相继明灭,不断演化,老的恒星熄灭,新的恒星诞生,各类状态的恒星璀璨闪耀,一定是宇宙中最光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我们的太阳系就诞生于这样一个明星璀璨的区域,足以称得上一个恒星团大军。谷神原恒星就是其中一颗迷你小恒星,地球原恒星是其中一颗最巨大的恒星。那时太阳或许还没有真正开始燃烧,将来太阳是否能够化育出像地球那么大的岩质星体,还有许多因素所左右,其中之一就是月球与水星的质量比。

像地球这样能够进化出智慧生物的行星在太阳系的诞生,是宇宙中的小概率事件,而能够进化出各类生命的行星诞生,则是宇宙中的大慨率事件。地球生命的诞生需要稳定的星系,近似正圆的地球轨道,近似正圆的球体,均匀而有节律的公转周期和速度,接近每天1度角的公转角速度和每一度角24小时完成一个自转周期的和谐一致,需要保持和恒星稳定且不远不近的距离以获得稳定的光照周期和不冷不热的温暖气候,需要地球自转轴的倾斜以形成春夏秋冬四季,更需要一颗巨大的恒星燃烧产生巨量的重核元素形成各类矿物,以及能够留住生物赖依起源和生存的游离氢,氮,氨,硝酸盐,氧,二氧化碳和水的巨大球体。

地球进化出人类更是宇宙中小概率事件。人类自身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节律几乎全都和大自然的节律和谐一致。36.5——36.6℃的体温和一年365——366天一致,80——120的血压和一年12个月一天12小时光照一致,10个月的孕育周期与10个阴历月的天数一致,人的脊柱与肋骨数与一昼夜24小时一致,人的颅骨总块数29和生理周期与阴历1个月天数29天一致,牙齿数与一个月天数一致,耳朵里3块听骨与3维空间一致,除掉听骨的颅骨23块与23对染色体一致,躯干骨51块,腰椎5块,手、脚指5个与电子能量0.51一致,人体骨骼块数204—206块和肌肉块数639块与遗传密码64一致,三维空间一维时间一致,与人的自然寿命70岁一致,120天的红血球寿命与一年12个月一天12小时光照一致。这些一致说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人合一是物质和意识的合一,人的行为必然受自然规律的左右和影响。现在地球处于一个躁动期,强烈地震频发,气候变暖,干旱加剧,森林大火连绵不断,氢气大量向太空逃逸,水资源绝对量急剧减少,恶劣天气骤增,飓风和超强台风频仍,诱使地球人情绪焦虑不安,到处战火不断,对抗加剧,地球和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在太阳系中,地球人没有看到像其它星系出现的所谓黑矮星,白矮星,脉冲星,中子星,红巨星及各种星云等天体,是因为地球人的出现时间和寿命周期实在太短。所有生物都不可能经历恒星的演化过程,能够看到其它星系的恒星演化现象,已经是地球人的万幸。可是,对于宇宙老人,太阳系所在宇宙区域,恒星的明灭死亡化育新生凤凰涅槃,都是司空见惯的寻常事。而这些具有特殊状态的恒星,都是最终化育成岩质星体的中间类型,在太阳系内,早已无影无踪,全部化育成了岩质星体,而没有看到极小致密天体。这是判断太阳系诞生于普通恒星团的依据。这一区域早已变得一片清明,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小型行星系围着太阳慢悠悠地转圈圈。

太阳系演化令人惊讶,太阳系的结构有点特殊。就目前而言,太阳系内围由岩质星体占据,外围由气态行星及其岩质卫星占据。最外圈由矮星占据,太阳位居中心。火星外侧还有一条环形小行星带。这样的结构跟地球上泥水选种原理一样,将混有种子的泥水搅动起来旋转一会,等其转速降下来,成实饱满的种子就会积聚在中心附近,外围都是不成实的秕粒,轻质杂物漂浮起来,中间旋出一个窝,硬杂物聚在成实饱满种子外侧,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太阳系自诞生开始,始终有一颗中心恒星带领一群小恒星系或行星系做比较规整的轨道运动。至今太阳系至少有三代中心恒星熄灭,太阳属于第四代。前三代分别是:一代火星原恒星,二代地球原恒星和三代金星原恒星,它们均早于太阳熄灭了,蜕变成了火星,地球和金星。这三个岩质星体的卫星,其原恒星均早于主星原恒星熄灭了,燃烧的全部过程,自始自终都没有成为太阳系的中心恒星,主要原因是初生的恒星质量和体量都偏小,那时的恒星燃烧主要是恒星团的协同燃烧,中心恒星还没有真正诞生,包括谷神原恒星在内的一大批在临界恒星标准边缘徘徊的迷你小恒星,都在这个阶段诞生并协同燃烧起来。而在其当初的小恒星系内,它们都曾占据过主导地位,成为小恒星系内主星。火星外侧的小行星带,那是三代中心恒星及卫星原恒星临终蜕变爆炸时产生的碎片共同的堆积场带,即中心恒星临终的爆炸碎片最远只能飞到火星外侧,这是岩质杂物外飞的距离临界点。这些岩质杂物并没有跟随岩质星体变轨而去,而是飞到了一个相当遥远的地方停了下来,形成一个围绕中心恒星运转的环带。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着很空旷一段距离,科学家说那里缺少了一颗行星,但并没有找到个中原因。其实那正是太阳系第四代中心恒星太阳原来所在的区域,因其由行星增重变轨转化为中心恒星,其空域便自然空了出来。有意思的是,太阳系每一颗中心恒星燃烧的过程中,都孕育一颗下一代的中心恒星接班人,当太阳熄灭时,木星就会当仁不让地转化为第五代中心恒星。有迹象表明,木星现在就向太空发射电磁波,是由大气覆盖下的液态金属氢形成的海洋发出来的,具有了许多恒星的基本特征,其中还包括大量的卫星。根据其体量和质量等特征判断,转化为恒星是迟早的事。接着,第六代土星,第七代天王星,第八代海王星,第九代冥王星会相继转化为中心恒星,连同它们的卫星都会一起逐渐向系内中心位置靠近。其间,是否有刺头捣乱打破顺序,那是宇宙老人的事,我们说不了。所谓气态行星系的形成,稍微复杂一点。远古时期气态行星系统也是恒星系统,只不过在中心恒星系统形成之后,中心恒星夺取了它们大量的氢,而后逐渐熄灭,转换成为目前状态。

中心恒星永远都只能带领整个星系运动,近距离不可能拥有大量小型天体,这些小型天体都在宇空负压作用下,被中心恒星的巨大引力吞噬掉,而较大星体的离心力与中心恒星吸引力能够形成平衡体系,不会被吞噬而得以留存下来。因而由中心恒星蜕变而来的岩质行星永远不会拥有较多的卫星。那时外围恒星系统都比较小,主星体量和质量也比较小,产生的岩质星体自然也比较小,主星没有绝对优势将它们吞噬掉,因而数量众多。大部分小型卫星都是这样产生并沿不同的轨道运转。太阳系的多个所谓大型气态行星系统,远古都是相对独立的恒星系统,产生了众多的岩质卫星,每一颗卫星都代表一颗恒星曾经出现,证明太阳系诞生于一个恒星团当之无愧。外围大型气态行星系统受中心恒星的引力影响相对较小,它们和卫星的轨道面和旋转轴方向并不一定和太阳一致。有些卫星的轨道运动方向干脆就与主星相反,这是主星在运行轨道上捕获的从其它星系逃逸或被抛弃的流浪星。因为主星还没有能力扭转其运动方向,只能逆行运转。

能够证明远古太阳系中各个子恒星系统相对独立的依据有很多,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地轴的倾斜和月球的轨道与赤道的夹角。地球刚形成之后,变轨旋转到新生的中心恒星外侧,轨道面变得和中心恒星一致,而地轴倾斜方向却保留了地球原恒星旋转轴的方向。月球早于地球形成,质量较小,跟随地球变轨时更容易受到中心恒星的影响,因而月球轨道与地球赤道产生夹角。

当今太阳系最能引人注意的是三个点位,太阳与水星,地球与月亮,冥王星及其卫星。水星的旋转轴指向太阳,自转轨道面与公转轨道面垂直;月球始终一面对着地球,没有自转或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冥王星及其卫星质量相当。说明水星原恒星是太阳的伴星,月球原恒星是地球原恒星的伴星,冥王星的卫星的原恒星是冥王星原恒星的伴星。直到现在,主星还牢牢地抓住伴星的化身不放,可见其两星的关系是多么密切。

恒星的形成需要一个能够聚集氢和其它太空物质的凝聚核。这个凝聚核可以是液体,固体,液晶体,体量和质量足以留住游离氢。在太阳系内,所有气态行星的内部都有一个未知大小的凝聚核。否则,太空的气体会四散逃逸,不会形成任何有形天体。凝聚核可以是岩质行星,气态行星,彗星,巨大冰块,矮星等。由岩质星体形成的恒星可称为再生恒星,由气态行星形成的恒星可称为重生恒星,由彗星和冰块形成的恒星可称为原生恒星,由矮星形成的恒星可称为复燃恒星。原生恒星只能诞生于宇宙最寒冷的区域,比如太阳系引力边缘外的奥尔特云区或柯依伯带,其它恒星可以形成于任何能够获得游离氢和宇宙杂物的星系内。任何一个较大岩质星体都是恒星多次轮回燃烧的金刚不坏之身。有些演化出地球这类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星,有些变成了不毛之地,有些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变得杂乱无章。而那些由恒星演化出极小致密天体,没有任何其它力量使之解体,最后成为宇宙演化历史的里程碑。这种致密天体的诞生,再也不能参与宇宙物质的大循环,基底物质便会产生微小空洞或粒子间隙的细微变化,运动速度提高,产生了约3(2.73)K的宇宙背景温度。水的冰点绝对温度273K(0℃)(273.15K)与宇宙背景温度成简单的倍数关系,比值为100。可见水的冰点绝对温度也保留有宇宙基底物质的属性痕迹,是宇宙物质基础温度的又一个重要节点。进一步思考可知,温度虽然没有方向性,却具有三维弥散均匀性,是物质粒子在三维方向活动结果,每一维数值都是一样(如水的冰点绝对温度每一维91K和宇宙背景辐射温度每一维0.91K)。三维表示空间,一维表示时间。时间之箭轴代表物质质量。由此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问题,就是电子以上的物质属于宏观物质相对质能体系,可以用相对论和经典物理学来描述,宇宙基底物质属于绝对质能体系,不能用相对论和经典物理学来描述。水是相对质能体系的物质,它的冰点绝对温度是三维方向宇宙背景温度基点值的叠加之和与宇宙背景温度值累加的总和,同时还带有相对质能体系物质自身的属性对温度的贡献,几部分共同构成了273.15K。宇宙背景辐射2.73K也具有这些复杂性。两者的每一维都带有宇宙物质质量特有的标志属性91两位数,与电子质量特有的标志属性91两位数一致,与电子动量2.73*……三维属性一致。温度和质量毕竟不能等同,但存在对应关系。如果把三维中的一维具有质量属性的91K温度,看做90个量子粒子振动行为的结果,那么问题就简化很多,90个量子粒子在数值上近似91K,可取而代之。扣除宇宙背景温度(2.7K)和相对质能体系物质自身对水的冰点绝对温度的贡献(0.45K),其余270K就是宇宙背景温度基点值叠加对水的冰点绝对温度贡献之和,每一维90K(90个量子粒子),每一度角1K(1个量子粒子),不多也不少。水分子质量正符合一维属性。水分子质量为18,由2个氢原子各1和1个氧原子16构成,18为9的2倍,与90、91这些一维质量特征数完全一致。由于这种温度(量子粒子)的顶格满格极限性,可以说,水的冰点绝对温度也是宇宙物质温度的一个本征值,准确来说,是宇宙相对质能体系物质温度的一个本征值。由于这个本征值是由宇宙背景温度基点值贡献的,由此可以用来描述宇宙基底物质的基本属性。宇宙是自洽的。宇宙背景温度2.7K同样具有三维性,每一维约0.9K,每一度角0.01K,也是顶格满格的。一般而言,温度低,表示密度大,质量也大,温度高表示密度小,质量也小,温度与质量属于反向矛盾关系。在三维空间中,两个质能体系的温度本征值表示两个质能体系物质的比重互为常数倒数关系,温度高的质量小,反之亦然。各自在宇宙物质中的百分比为定值。绝对质能体系中,三维空间每一维每一度角都由等额的温度(粒子)所占据,没有更多的维度容纳更多的温度(粒子),与水的冰点绝对温度分布属性一致,从而说明了宇宙基底物质的匀质性。而一维方向又代表物质质量,所以,可以肯定,宇宙的绝对质能体系基底物质质量与相对质能体系宏观物质质量之比为90:0.9,或者100:1。也就是说,虽然我们不知道宇宙拥有多少物质,也不知道看不见的所谓宇宙基底物质—暗物质有多少,但是暗物质质量在宇宙物质中占比是知道的,即,100/(100+1)=0.99,占整个宇宙物质质量的99%,宏观物质只占1%。这些暗物质不是别的,就是所谓的三种中微子:陶中微子—NN,缪中微子—SS,电子中微子—NS,电子中微子也可称为光子中微子,它们是构成所有宏观物质包括恒星和行星在内的最基础的粒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太阳系   恒星   天体   行星   轨道   古老   宇宙   物质   温度   地球   质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