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民运动先驱,他与毛泽东、彭湃并称为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

1923年10月18日深夜,广西东兰县城外,一支声势浩大的农民武装高举大刀长矛,逼近县城。这支队伍的领导者是一位身材魁梧,却透着一身书卷气的壮族青年,周围的人都亲切地称他“拔哥”。


他就是当时与毛泽东、彭湃齐名的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之一,被誉为“广西农民运动先驱”的韦拔群。



经过一昼夜激战,农军最终占领县城,东兰城首次获得了解放。


韦拔群的名字很快传开,轰动了整个广西。一时间,右江两岸、红水河畔到处传唱着“要想过河搭桥过,要想革命找拔哥”的革命山歌。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拉开了大革命的序幕。国共合作的实现极大推动了各地农民运动的发展。


为培养农民运动骨干,在共产党的倡议和领导下,1924年7月,国共两党在广州开办了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消息传来,韦拔群当即决定再赴广州,为东兰农民运动找到出路,打开局面。


1925年1月,韦拔群到达广州,进入第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


在广州农讲所,韦拔群结识了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和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等共产党员。韦拔群的思想有了质的飞跃,他开始了向一名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1925年3月,韦拔群回到广西开展农运工作。


为培养更多掌握革命理论和农运经验的革命骨干,韦拔群决定仿效广州农讲所的办学模式,在东兰也开办一所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5年11月1日,276名来自东兰、凤山、百色等右江地区11个县的壮、瑶、汉各族农运积极分子齐聚北帝岩,参加由韦拔群组织的第一届东兰县农民运动讲习所。



百色起义纪念馆研究馆员 麻高:


韦拔群参照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样子,在他的家乡东兰举办第一届东兰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次系统地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培养了270多位农民运动骨干。


1926年11月,中共东兰支部成立。同月,韦拔群由陈勉恕、严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吾拔群,愿把五尺之躯交给党,跟党铲除天下不平,建立一个平等的新社会。热烈而生,热烈而死。”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蒋建农:


他的入党誓词只有38个字,但是铿锵有力,表达了他坚定的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这样一种信念。


1929年夏,中共中央派遣邓小平、张云逸等人秘密进入广西,利用新桂系军阀与蒋介石的矛盾,发展工农革命运动。


1929年12月11日,韦拔群带领右江农民自卫军,与邓小平、张云逸率领的革命武装部队举行了震惊中外的百色起义。起义部队被授予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番号,军长张云逸,下辖三个纵队,韦拔群担任第三纵队司令员。



1930年10月,红七军奉命到河池进行整编,在这次整编中,韦拔群顾全大局,坚 决 服 从 军 前 委 决 定,留守在右江地区坚持革命斗争;同时服从军前委决定,将原第三纵队的人员、武器、马匹全部补入主力部队,自己带领不到100人的部队和一些老旧武器,回到东兰、凤山一带坚持革命斗争。


红七军主力北上后,韦拔群率领部队巧妙利用山区地形,采取“敌少我打,敌多我旋”的游击战术,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眼见军事进攻受挫,敌人派出特务四处搜查韦拔群的下落,最终收买了韦拔群的族侄韦昂。1932年10月19日凌晨,凄厉的枪声刺破夜空,韦拔群被叛徒杀害,时年38岁。



英雄逝去,浩气长存。


1958年1月,毛泽东在南宁主持中央工作会议,在会议期间,他对韦国清说道:“韦拔群是个好同志,我过去搞农运,有些东西还是从韦拔群那里学来的。”


1962年12月,邓小平同志为纪念韦拔群牺牲30周年亲笔题词:“韦拔群同志以他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最后献出了他的生命。他在对敌斗争中,始终是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他不愧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英雄。”


敬请收看今天(8月12日)20:00

CCTV-4《国家记忆》

《壮乡英雄 韦拔群》


全网独家首发尽在央视频APP,

点击环球标签页,

搜索并关注《国家记忆》!

想【提前】收看最新一期节目

扫描下方二维码抢先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东兰县   广西   东兰   凤山   百色   农民   纵队   广州   先驱   中国   骨干   领袖   部队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