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去世后,邓颖超在贴身皮夹里发现一张照片:总理一生之痛

1976年的5月24日,周秉德下班后乘坐公共汽车来到西花厅,她从小便在周恩来夫妇身旁长大,亲如父(母)子。周恩来逝世后,周秉德想要前去安慰深陷痛苦中的“七妈”——邓颖超。


西花厅这个地方,她来过很多次,以前这里欢声笑语,充满了欢乐。而现在,却静得可怕。


周秉德穿过长廊,来到正屋,看见邓颖超手持一个很旧的黑色皮夹子,似乎在沉思,又像在追忆。


看到周秉德进来,邓颖超回过了神,她说:“秉德,你来了!”


“嗯,七妈,我过来看看你!”周秉德说完,便疑惑地看着邓颖超手中的黑色皮夹子。


邓颖超解释道:“这是刚从保险箱里取出来的遗物,你伯伯生前经常把它带在身边,贴身保护,十分珍贵。”

邓颖超

说完,邓颖超便当着周秉德的面,打开了那个黑色皮夹子。只见皮夹子里,静静地躺着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夹层里还放着三封信。


周秉德看见照片后,感到震惊。照片上的人,正是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周秉德小心翼翼地拿出照片,在其背后发现留有周恩来的亲笔字——爹爹遗像。


周恩来生前,常常跟人提到他的母亲,却很少提起父亲。但其实,他对父亲同样有非常深厚的感情。这张泛黄的老照片,承载着周恩来对父亲的思念,也承载着他对父亲深深的爱,同时,也是周总理一生之痛。


周恩来对邓颖超大发雷霆:“你跟着我这么多年还不知道我吗?”


1942年6月下旬,周恩来因为小肠疝气发作,住在重庆歌乐山医院进行手术。大家怕老爷子知道后担心,就瞒着没有告诉他。


7月5日,老爷子也因病住院,邓颖超前去看望老人,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很想念儿子,对邓颖超翻来覆去也就是一句话:“我儿子为什么没来看我?”


邓颖超说:“恩来工作忙,出差了!”

后来,老人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发高烧,还不能起床。张颖在为他端水的时候,他抓住张颖的手说:“恩来为什么不来看我?”


起初,邓颖超并没有把周贻能生病的消息告诉周恩来,但周恩来在医院一直惦记着父亲的生日,所以他写信给邓颖超:“本周六出院的计划打破了,应该要下星期三,我想请你和爹爹商量一下,如果他愿意11日当天请人吃面,就不必等我了,如果他希望我在家补办,那就等我回来。”


但是,随着周贻能的病情越来越严重,9日那天,邓颖超致信给周恩来:“告诉你一事,就是爹爹在生病,医生诊断为疟疾。”


接到邓颖超的信后,周恩来连续两夜没有睡好,他又给邓颖超致信:“我对他的病,很不放心,望你转禀他好望精养。”


7月10日,也就是周恩来给邓颖超写信的那天,周贻能老爷子去世了,享年69岁。


对于周贻能老爷子的去世,大家都很悲痛。但这件事要不要告诉周恩来呢?董必武认为:“周恩来是个极重感情的人,对父亲一向很孝顺,如果让他知道父亲病故的消息,肯定对身体的恢复不利。”

周贻能

所以大家经过讨论一致决定,将这件事瞒下去,等周恩来出院后再告诉他。


因为周贻能老爷子的去世,邓颖超要处理很多事情,她没有很多时间去看望医院中的周恩来。细心的周恩来马上发现不对劲。


13日那天,周恩来问童小鹏。童小鹏总是支支吾吾,很不自然,这让周恩来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于是在他的再三追问下,童小鹏顶不住压力,说了出来。


周恩来一听父亲已经去世三日,立即脸色苍白,加上手术后身体还没恢复,险些晕倒在地。他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回到了办事处。随后大声斥问办事处处长钱之光,为什么不通知 他。


钱之光不敢回答,于是周恩来又向邓颖超大发雷霆:“老爷子过世这么大的事情,你为什么要瞒着我?你跟着我这么多年还不知道我吗?”


这天晚上,周恩来怀着无限的哀痛,拖着虚弱的身子,为父亲守灵到天明。然后,周恩来又在报上公开发表了丧父的讣告。


17日那天,周恩来电告毛主席:“归后始知我父已病故,悲痛之极,抱恨终天。当于次日安葬。”


毛主席看后立即回电:“尊翁逝世,政治局同人均深切哀悼,尚望节哀,重病新愈,望多休息,并注意以后在工作中节劳为盼。”

毛主席

周贻能老爷子去世后,被葬在红岩墓地,这是大有农场主人刘老太太捐给八路军办事处的,里面陆续葬了14个大人和3个小孩。


泛黄的照片,承载着周恩来和父亲之间的深厚感情


建国以后,周恩来从我们国家人多地少的实际出发,带头平掉祖坟,退耕还田。


1964年,周恩来下决心平掉淮安祖坟地,同时专门派童小鹏前往重庆,与重庆市委商量,办好周贻能老人墓地的事情。


周恩来生前极少和亲人谈到自己的父亲。只有在1964年8月他对亲属讲话时说过一句:“我对父亲是同情的。”


1974年春夏之交,周恩来住院前夕,他的侄子周秉钧从广州出差来到北京,去西花厅看望了周恩来。


当时,周恩来对侄子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对你爷爷是很同情的,他人很老实,一生的月工资没有超过30块,但是他一辈子没有做过一件坏事,而且他还掩护过我。”


周恩来对父亲的感情很深,深入心底,他很少跟别人提及自己的父亲,那是因为他们父子俩的感情,是用言语无法表达的。


1976年周恩来逝世后,邓颖超交给侄女周秉德一个十分陈旧的黑色皮夹子。她告诉侄女:“解放前你伯伯做地下工作时,因为拿着公文包在大街上目标太大,就把重要的文件和资料放在这个小皮夹子里,现在我把它送给你留作纪念。”


周恩来和侄女周秉德

周秉德打开皮夹子,发现里面有张照片,照片大概3英寸左右,由于年代久远,颜色已经泛黄,但保存依旧完好,没有一点损痕。


照片上,周贻能老人正襟危坐,一双眼睛充满了真诚。照片的背后,还有周恩来亲笔写下的4个字:“爹爹遗像。”


这4个字,已经浸入照片,它表达了周恩来对父亲深沉的爱。我想,在无数个难眠的夜晚,周恩来都会拿出照片,一遍又一遍地看着父亲的容貌。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周恩来心中的一大遗憾,他肯定也会感到自责,当年在红岩村,没能好好陪陪父亲,甚至没能见到他最后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红岩   周恩来   皮夹子   爹爹   老爷子   皮夹   侄女   贴身   总理   父亲   老人   感情   发现   照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