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何时才能走出衰退的阴影?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衰退期,世界各国面临严重的经济放缓和通货膨胀,全球供应链和国际贸易、金融体系遭受破坏和影响,叠加俄乌冲突、欧美对俄罗斯制裁以及俄罗斯对欧洲断供天然气,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上涨。

此外,美国为应对国内日趋严重的通胀,今年连续实施了5次加息,美元持续走强,美元汇率对世界其他货币一直维持高位,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对此,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9月19日表示,全球经济放缓可能持续到2023年甚至更久。

他认为,全球财政和货币政策将对产出带来重要机会,虽然在部分地区目前在抑制过热,但从全球来看,经济情况并非过热,许多地区正在陷入衰退。

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各国银行纷纷加息应对通胀,2023年世界可能走向全球性经济衰退。

报告认为,各国央行今年相继提高利率,同步程度是过去50年所未曾有过的,而且这一趋势可能会持续到明年。然而,目前的预期加息轨迹和其他政策行为可能并不足以将全球通胀率降至疫情前的水平。

投资者预计2023年各国央行将把全球货币政策利率增至4%,比2021年的平均水平高出2%。

数据显示,8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50.9%,较上月下降0.3%,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再创自2020年7月以来的新低。这意味着全球经济复苏的动能继续减弱。历史数据表明,当前50.9%的指数水平明显低于1季度54.6%和2季度53%的均值水平,显示全球制造业增速逐季下探,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阶段。

目前,全球经济复苏正面临通胀压力上升,和需求收缩压力加大的两难境地。疫情的反复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困扰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同时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助推了通胀的高企。

然而,伴随着通胀压力上升的并不是需求的过热,而是持续加大的需求收缩压力,经济膨胀风险逐步加大。

由于疫情反复和俄乌冲突的长期化,使得全球经济低速复苏的态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要解决这一问题,没有更好的办法,世界各国只有避免纷争,加强在经贸、金融、国际结算等诸多领域的通力合作,稳定供应链,增加有效供给,取消贸易壁垒,化解需求收缩压力,才能实现经济的平稳复苏。

事实上,造成本轮通胀的原因比较复杂,其根源很大程度上是供给侧短缺,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需求侧过热,单纯“强收缩”疗法的目的是遏制需求,却无法解决地缘政治危机、贸易保护主义以及与疫情相关的供应链危机等所导致供给侧问题。由此可见,此轮通胀是一场供给侧通胀,需要采取组合疗法来应对。

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戈德伯格最近在一篇题为《单靠美联储加息无法遏制通货膨胀》的文章中指出,美国物价上涨可能是疫情后需求过热所致,但供给侧因素特别是疫情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和俄乌冲突造成的能源危机也发挥了作用。

除非美国决策者能够区分供给侧通胀和需求侧通胀的不同,并采取供给侧的因应策略,美联储的“强收缩”疗法非但难以对高通胀产生立竿见影的遏制效果,反而会增大滞胀风险,并透过强势美元,打压非美资产价格等方式,持续向世界经济输出通胀和风险。

在供给侧方面,美国决策者可以有所作为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修订前期保护主义政策,允许自由竞争主导国际经贸活动;通过外交努力为俄乌冲突降温,缓解能源和粮食危机;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劳动参与率;改善基础设施,缓解物流瓶颈。

加强国际间政策协调,避免“政策践踏效应”等。目前美联储“强收缩”疗法正在多国诱发“政策践踏效应”。受美联储连续大幅加息等多重因素影响,近期中东、拉美、非洲等地区多国货币持续大幅贬值,通胀率飙升,一些国家遭遇外资抽逃、债务困境、居民生活成本高企、经济衰退等多重打击。

针对当前世界经济的衰退局面,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指出,为了实现低通胀、货币稳定和更快地增长,政策制定者应将重点从抑制消费转为促进生产。制定能够增加投资、提高生产率、优化资本配置的政策,这对促进增长和减贫至关重要。


华为掌门人任正非先知先觉,最先预感到了全球经济衰退的来临,他在8月23日公司的一次内部讲话中指出,“全球经济将面临着衰退、消费能力下降的情况,华为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保证度过未来3年的危机。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的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笔者认为,经济衰退是经济发展过程必然产生的客观规律。目前,新一轮全球经济衰退已不可避免,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全球经济领头羊的美国都已无法应对本国日趋严重的通胀,只能通过不断加息把危机转嫁给世界各国。

在此情况下,其他国家也没有更好的应对措施,只有紧跟美联储的加息步伐,通过加息来减少汇率损失,缓解国内通胀。

而此轮衰退才刚刚开始,它传递并影响到整个实体经济尚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到明年各行各业才会感受到全球经济衰退所带来的冲击,民众的生活也将由此受到影响,正如任正非所言,真正体会到全球衰退的寒气!

世界上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尤其规律性,经济危机也不例外,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危机基本上每隔10年就会发生一次,共发生过4次经济危机,分别为:

1、1929-1933年的“大萧条”,持续了4年时间;

2、1973-1975年,由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

3、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1997-1998年持续了两年,波及到整个亚洲;

4、2008年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仍未完全平息。

现在20世纪以来的第5次世界经济危机,已于2020年悄然而至,目前正处于发展过程之中,至于这一轮危机的周期有多长?现在还难以断定,我们现在能够做的是,为应对正在到来的经济衰退,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美国总统杜鲁门曾这样形容经济衰退,“当你看到你的邻居失业时,那说明正处于经济衰退,当你自己开始丢掉工作时,那就是处于经济大萧条了”。

结语

对于此轮衰退专家们持不同看法,一部分专家认为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应链断裂的问题,如果能够恢复被破坏的供应链,商品生产成本会进一步降低,大宗商品的价格也会有所下降,由此缓解全球经济问题。

另一部分专家则认为全球经济属于系统性问题,所以经济衰退可能会维持5-10年时间,对此世界各国和普通民众都需要做好长期应对衰退的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经济危机   通胀   美国   疫情   世界经济   全球经济   阴影   危机   需求   政策   全球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