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乐坛一线到“万人嫌弃”,杨坤是如何一步步“作死”自己的?


前些日,杨坤在直播中又发表惊人言论,称要改名“杨德华”,看来是受了不小的刺激,镜头中的他,眼皮浮肿,精神状态也不是很好。



此前有网友称杨坤曾现身医院,不知是不是旧疾复发。自从他公开质疑刘德华的歌手身份,就遭到刘德华粉丝的炮轰。


要说起杨坤,真的是始于才华,终于嘴的“典范”,为什么这么说呢?柴叔和你一起去看看吧!



杨坤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父母是包钢工厂的职工,家中并不富裕。按照父母的安排,杨坤的一辈子就在包钢里当工人。


可是他从小就能歌善舞,有一颗文艺心,工人这个身份并不能满足他,成为歌手才是他的梦想。



高中毕业后,杨坤进入包钢,成为一名工人。可是他并不甘于此,厂里经常会有文艺演出,这就是杨坤最初的舞台,为此他还获过不少奖状。



机会总是青睐有心又努力的人


凭着对唱歌的兴趣,1991年杨坤考进了文工团,成为一名文艺兵。在部队的日子里,杨坤并不好过,经常入不敷出。


经同事介绍,他利用休息时间去酒吧驻唱,一首歌5钱,如果唱得好还会有额外的奖励。杨坤听了很兴奋,觉得这是一个练习唱歌的不错的机会,而且还能挣到钱。



要知道当时他的工资一个月才70元钱,他挣得最多的时候,一晚上有50元。


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会因此改变嗓音,还得益于变后的嗓音,这是后话。


在部队时,杨坤认识到了很多的乐器,其中萨克斯是他的最爱。就这样他一边接受培训和学习,一边在外兼职驻唱。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驻唱最火的时候,杨坤一个月能赚到4000元,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笔不小的资金。



任何人在酒吧、夜总会这样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环境,都容易迷失方向。杨坤也不例外。渐渐地,他想挣更多地钱,唱歌来钱太快了,这让他开始变得有些急功近利。


后来他因为用嗓过度,声带受损,患上了声带小结,只能进行手术。当地的医院做不了这样的手术,必须去北京。



父亲得知后,爱子心切的他立刻带儿子去北京做手术。这次北京之行,让杨坤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为杨坤的北漂生活种下了种子。


做完手术,杨坤就回了老家,医生特意叮嘱他,嗓子要休养几个月,可是年轻的他,并未把医嘱放在心上。没过多久,他就又开始唱歌。



不听医嘱的后果就是嗓音变成了“烟嗓”,虽然这个嗓音让他在乐坛的辨识度很高,可是当时的杨坤大受打击,为此还消沉了好长一段时间。


好在杨坤很快就接受了这个现实。自从上次去北京后,他就心心念念想要做一名北漂,追寻他的音乐梦。


不顾家人的反对,杨坤辞去文工团的工作,毅然地踏上开往北京的列车,开始了北漂的寻梦之旅。



初到北京,人生地不熟,再加上消费高,他带来的2000块钱几个月之后便所剩无几了。此时工作依然没有着落,住处没着落,温饱成问题。


北京的寻梦之旅,并没有预想的顺利,甚至是狼狈不堪。杨坤最开始白天找了一份电焊工的工作,晚上去酒吧驻唱。


驻唱歌手流动性很大,收入不稳定。杨坤经常缺吃少住,那时候的他睡过澡堂,汽车站,桥洞,甚至防空洞。



面对如此艰难的生活,杨坤依然没有放弃音乐,这些经历都成为他创作的宝贵素材。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杨坤的歌一经面世,才能迅速走红。


可以这样说,杨坤的经历是他创作音乐的灵魂所在。他的音乐,我们现在称为“有故事的音乐”。


直到杨坤遇到他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女人白雪,他才结束了居无定所的日子。杨坤在三里屯酒吧驻唱时,遇到白雪,他突然发现这个女孩就是他心心念念了几年的女孩。



那是在内蒙古文工团,一次活动时他们四目相对,杨坤当时就对这个爱说爱笑,古灵精怪的女孩心动了,只是未能有机会交流,就这样错过了。


这次的偶遇,杨坤觉得这是他们的缘分,他一定要抓住机会。一向内敛含蓄的他,主动与白雪搭讪。



交谈中,杨坤了解到白雪两年前考入北京某部队的文工团,是一名独舞演员。得知白雪也没有男朋时,杨坤欣喜若狂,当即开始追求白雪。


白雪对这个害羞的大男孩很有好感,她很欣赏杨坤的才华,认定他会火。


后来白雪把杨坤带离了地下室的防空洞,不足十平的宿舍变成了他俩的“爱巢”。



然而,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开花结果,走到最后。


杨坤和白雪也一样,再多的温情都终将败给贫穷的物质生活。两年的时间,杨坤专心做音乐,经济上靠白雪接济,但是他的事业未能有起色。


此时,白雪一直有不少有钱人追求。看不到希望的白雪提出分手,杨坤也只能同意。



杨坤继续住潮湿的地下室,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周旋于各个可以驻唱场地。杨坤在北京闯荡,完全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他看不到前路,更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杨坤后来自己说,在成名之前的这八年中,他搬了55次家,因为工作不稳定,父亲来北京看他,只能让父亲吃5元一碗的面,他心中特别难受。


父亲也劝他回去,执拗的杨坤,不愿放弃自己的梦想,拒绝了父亲的提议,继续艰难地北漂生活。


他驻唱时认识了沙宝亮,满文军,不久他们都凭借个人专辑,一炮而红,成为了真正的歌手。杨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杨坤就这样辗转于不同的歌厅、酒吧之间,翻唱着别人的歌曲,磨练着自己的唱功和技巧,还积累了很多创作灵感。


用心积累的经验必然会产生质的飞跃,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有了之前的经验和灵感,他开始创作自己的歌曲,等到积累了十几首歌的时候,出专辑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杨坤的第一张专辑《无所谓》是在洗手间录制完成的。他投出去的小样,不是被退回,就是石沉大海。



一次次无情地拒绝,一次次期待都变成失望,杨坤的内心备受煎熬。


2002年,杨坤终于遇到了人生中第二个贵人,她就是歌手陈琳。


陈琳听到了杨坤的歌,觉得声音很独特,词曲一听就是很有故事的,她不仅把杨坤推荐给唱片公司,还帮他出个人专辑,可以说是杨坤的伯乐。



杨坤总算苦尽甘来,这张浓缩了他北漂8年辛酸经历的专辑 -《无所谓》一炮而红。同名歌曲《无所谓》被广为传唱。


突如其来的成功让杨坤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想创作出比之前更好的音乐,又担心让粉丝失望。



越焦虑越没灵感,越没灵感越焦虑。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杨坤几乎崩溃。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05年,他在香港被诊断重度抑郁症,之前的种种行为才找到了原因,杨坤淡出乐坛,开始了漫长的治疗过程。



不知内情的观众觉得杨坤就是昙花一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乐坛也是一个人走茶凉的圈子,大众只记得杨坤的《无所谓》,有谁会去深究他消失的真正原因呢!


杨坤让大众记住的除了《无所谓》,还有他引火烧身的“毒舌”。



说起杨坤的“毒舌”,还得从刀郎开始说,那时杨坤出道没多久,对刀郎的评价只是附和那英,虽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可是“毒舌”却初露端倪。



杨坤以一首《无所谓》和其独特的嗓音火出圈,各种奖项拿到手软,也许就是这样的成功让他飘飘然了。


那时的他已经30岁,在这个圈子里算是大器晚成。年龄的成长,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个人心智的成熟,杨坤就是如此。


按理说他面对这来之不易的成功更应该好好珍惜,继续专注做音乐。为啥他非要去点评别人?



刀郎凭借一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出圈,出道即是巅峰,红遍大江南北,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时候,唱片的销量直冲200多万张


许是这样的成绩动了某些人的蛋糕,让圈内不少成名的大咖纷纷抵制,提出各种质疑。杨坤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有记者采访杨坤,问他如何看待刀郎的音乐,他直言不讳地说“他那也是音乐吗?”


要说评价刀郎,那英不管怎么说都是乐坛的大姐大,还有汪峰和其他圈内人都是老人。


可是刀郎仅比杨坤晚出道一年,同是创作型歌手,而且后劲比杨坤还足。杨坤对刀郎的质疑,或许并没有那么客观,更像是跟风站队而已。


杨坤的“直率”绝不限于对刀郎一人。


有一次,杨坤在参加活动时,被问到对杨幂假唱行为的看法,他“耿直”地说:“杨幂只能假唱,她不会真唱。”


他随后觉察到自己这样说一个女生不好,就又解释道:“杨幂的演唱只是为她的形象做辅助的,如果唱不好会影响她的形象。”



杨坤老师点评过的后辈可不止是杨幂,第一届超级女生的冠军李宇春也曾“有幸”被点评。


当杨坤被问到如何看待李宇春时,他公开嘲讽说,李宇春压根不会唱歌,她们那一届唱的最好的是张靓颖。这让李宇春的粉丝极为不满。



所谓众口难调,不是每一个歌手的风格都能被所有人接受,李宇春获得冠军总是有她亮眼的地方。


杨坤并未意识到“祸从口出”,而是要将“毒舌”进行到底。




在音乐圈说起尴尬,歌手杨坤排第二,估计没人能抢第一。为什么这么说呢?杨坤在自己的主场,却要顶着别人的名字出场,这样的场面是绝无仅有的。


杨坤因病隐退几年之后,在2012年开播的《中国好声音》重回观众视野。这个舞台让他的事业再次达到巅峰。导师身份让他习惯点评后辈,以至于越来越飘。



后来杨坤退出《好声音》的舞台,人气开始慢慢减弱。然而人气减弱,“毒舌”的功夫却丝毫没有减弱。


杨坤在他的直播间痛批“惊雷”,说它“不能称为音乐,要歌没歌,要调没调”,是音乐的败笔。



难听至极的言论在网上快速传播,引来很多评论。


《惊雷》的创作者MC六道气愤不已,在直播中回怼杨坤音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存在即是道理。一场后辈和前辈的隔空“辩论”拉开帷幕。



《惊雷》因为本身的内容和曲风比较个性,并不能为大众所接受,只是受一些个性的社会青年群体所喜欢,确实没有感官和情绪上的价值。


杨坤的这段点评说出了大众的心声,这场隔空“辩论”会,以杨坤的胜利落下帷幕!



不知是不是这场“辩论”的胜利让杨坤有些得意忘形,不久之后,他竟然开始评价起刘德华,不得不说,杨坤真是“勇气可嘉”!只要你问,我就敢评。


他在直播中说:“刘德华不算是一个真正的歌手。”言论一出,犹如捅了马蜂窝。



要知道刘德华是四大天王之中人气最高的,据统计,他的演唱会已经达到700多场,而且场场爆满,绝对是娱乐圈的前辈。


面对这样的成绩,杨坤也敢说刘德华不是真正的歌手,那要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歌手呢?


刘德华出道40多年,是当之无愧的全能艺人,无论是作为歌手,还是演员,都给观众呈现了无数的经典作品。


杨坤觉得刘德华的演唱会人气高是因为他演员的身份,是在用演员造诣弥补歌手的不足。杨坤做为后辈,这样评价一个前辈,丝毫没有觉得不妥。



刘德华本尊对于音乐创作有很清晰的认识,他说有节目邀请他去做音乐导师,他不敢去。一个人贵在自知,这句话讲出了天王的优秀人品。


刘德华越是这样的坦诚真实,越是让人觉得他可敬可佩。他在娱乐圈可以长久的屹立不倒,归根结底还是他的人品,一点点地奠定他天王的地位。



在杨坤评价刘德华这件事中,他像一个跳梁小丑一般,希望得到关注,可是引来的全是怒火,来自天王粉丝的压力让杨坤不得不道歉来平息此事。


人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活得明白的聪明人总是能找准自己的位置,然后精修自己的专业和人品


而杨坤不仅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还管不好自己的嘴。


杨坤以为他的随意点评,也和之前一样要么争论一番,要么悄无声息就过了,但是这回点评可以说是踢到了钢板。


去年五一,杨坤应主办方邀请在甘肃天水参加一场活动。他是这次活动咖位最大的嘉宾。



宣传海报上,杨坤占据着整个海报的C位,非常抢眼。


主持人在杨坤上场前,对他也是进行了充足地宣传和铺垫。却不料捧得越高,摔得越疼。


当主持人邀请观众一起呼喊杨坤出场时,全场却出现一个声音:“刘德华,刘德华”


振聋发聩的声音让杨坤尴尬无比,此刻他也知道,这些人确实是冲着他来的,不过不是因喜欢而来,而是来砸场子的。


即便如此,杨坤也只能尴尬上台。曾经患过抑郁症的他,未能处理好情绪,表演有失水准,不仅跑调,连声音都失去了控制。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一句六月寒。


这场活动让杨坤很受打击,可是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


9月初,杨坤再次发声要改名“杨德华”,说话时表情很痛苦,很无奈。



音乐圈曾经流行一句话:“苦不苦,累不累,想想杨坤老前辈”,可见杨坤在成名前对音乐的执着和钻研,绝对是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


杨坤以实力出道,所以对音乐的态度和要求都是比较高的。他看到那些快餐音乐时,忍不住就要点评。


有实力,不能成为随意点评他人的理由。任何一个行业,做好人,才能做好事,尤其是做为一线的公众人物,更要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



结语:


杨坤虽然有一张令人厌恶的嘴,但却不能抹杀他的实力,还有他在追寻音乐的路上的坚持和付出。


柴叔觉得,他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对音乐太过看重,同时情商太低,容易得意忘形,口无遮拦,毁了自己的口碑。


但愿杨坤能守住嘴,继续创作出有温度、有灵魂的音乐。


-END-

【文 | 菲比

【责编 | 语非年 】

关注@柴叔带你看电影更多精彩不迷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文工团   后辈   大众   乐坛   北京   嗓音   无所谓   声音   点评   歌手   音乐   杨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