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外开放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积极谋求更高质量的发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任凭风浪起、勇毅而笃行,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凸显、作用越来越重要。

教育对外开放是中国对外开放、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到给中外留学人员和国际友人的回信,从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总体方向目标到具体工作措施,都有系列重要阐述和指示。这是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根本遵循。

十年来,教育各领域的对外开放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继续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要素,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活力,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教育对外开放方位更全、领域更宽、层次更多,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主要表现在7个方面:一是出国和来华留学工作不断创新发展;二是持续优化对外开放布局,完善开放体系;三是加快内外联动,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四是在教育的各领域各层次促进高质量开放合作;五是助力我国建成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六是发挥教育在中外人文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七是更加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和区域教育合作。

十年来,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安全发展,坚持两手都不松,保持开放合作的韧性,坚持构建全方位的开放合作体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牵引,积极应对外部严峻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挑战。

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为教育对外开放提供了广阔天地,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育对外开放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动荡变革。在新的征程上,首先要实践更大格局的开放合作,努力为应对人类共同的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共同福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其次要实施更加自信的开放合作,更深入地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更主动地搭建更加开放的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合作的载体和平台。同时,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开放合作,不断加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建设,切实提高防范和化解外部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外事服务与治理体系建设,提升依法开展涉外监管的水平,全面引领各级各类教育交流合作提升质量,主动参与和主持更多的国际重大合作项目,在教育对外开放新征程上行稳致远。

(作者系同济大学原副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2年09月23日第5版

作者:江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对外开放   共同体   中外   自信   主动   人类   体系   领域   质量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