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大名府丨品味大运河饮食文化

#河北身边事#​#今年国庆去哪玩##秋日生活打卡季#​#邯郸头条##旅游#​在河北省邯郸市东南端有一座历史文化古城一一大名府,是历史上的大名鼎鼎的魏州,魏郡,曾为邺都,称过邺城,为宋朝的第二大城市,是《水浒传》中故事最多的地方,作者用了十八个章节,可以说是浓墨重彩:生辰纲,火烧翠云楼,三打大名府,元宵节…章章精彩;卢俊义、燕青父子,师徒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

明1401年靖难之战中,城池周长四十多华里宋北京大名府的毁于漳卫河水患;同年都护史吴成在原宋大名府城东南八华里处重建大名府城,即今日的明清大名府。

公元1645年(顺治六年),曹州李化鲸举义反清,顺治皇帝下令以大名府为中心设置了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辖直隶、山东及河南,以督剿捕,任内平定义军。

民国二年(1913年),民国政府废府存道,改州为县。直隶省将全省分为渤海道、范阳道、冀南道、口北道等四道。

冀南道辖原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及冀、赵二州共计38县,冀南道观察使驻大名县

民国三年(1914年),冀南道改为大名道,驻地、辖县不变。民国17年(1928年),南京政府将直隶省改为河北省,撤大名道,辖县直属河北省。

大名自宋改府至1936年一直为路、府、道、专区所在地。元为大名路,辖三州五县,明为府,领一州十县,清仍为大名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改道,辖47县,邯郸市的大名、广平、肥乡、曲周、鸡泽、成安、邯郸、磁县、永年等九县属之。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建大名专区,直到1937年日寇陷大名,大名才不再为县以上治所。

这座地处黄河故道之畔、大运河之滨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她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运河也孕育了运河美食文化,大名府饮食吸取鲁菜,津菜,淮扬菜等精华,结合本地饮食文化与习惯,经过历代厨师们的努力,创造出大名府特色饮食文化。

一、汉族传统菜

干炸丸

宫爆肉丁

溜腰花

香肠

烧腐竹

排骨

干煸肥肠

芥末拆骨肉

拆骨肉

麻酱拌鱼肚(猪皮)

素千子

皮冻

扣碗



扒猪头

五百居香肠

三不沾

全肘

烩火烧

炒饼

肉片汤

烩饼


大名县还没有商业化,全县无一处收费场所,明清古城内商铺林立,民国的老房子随处可见。

走进明清古城,时间瞬间停滞的感觉,仿佛穿越到上个世纪,百年建筑是时间带不走的记忆,依旧是记忆里充满的烟火气。

马上十一,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来大名吧,百年老街,藏着时光带不走的记忆。







二,回族特色美食

羊排

扒肉条

醋溜木须

孜然羊肉

孜然羊腰

烧牛尾

扒牛肋条


羊白

红焖羊肉

炖牛肉

酱牛肉

牛肉拌黄瓜

炖羊白

羊排

肉杂拌

烧羊头

软烧肉

拌肚丝

烧牛鞭

饸饹面

烧麦

羊肉饼


大名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大名人热情好客,小城故事,静谧醉人,大名是一个美食聚集区,不用刻意寻找,只要你来,美食就在。

运河古城大名府欢迎您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大名县   府城   广平   大名   邯郸   河北省   大运河   运河   明清   羊肉   民国   饮食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