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产业沸腾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尹小剑 翁应峰 通讯员 盛鹏 向宣垣


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信阳市主会场所在地一一光山县东岳村。谢万柏摄

民俗表演、农事体验、特色农产品展销……9月23日,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信阳市主会场庆祝活动在光山县东岳村举行,活动营造成果展示晒丰收、电商直播促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的节日氛围,全面展示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到光山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老区发展产业优、生态美、百姓富的新画卷,老区人民感恩奋进、自信自强的新风貌,用丰收的喜悦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近年来,光山县立足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在稳定粮食生产和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持续做大做强“米、茶、油、菜、菌、药、牛、羊”八大特色产业,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规范产业发展,扩大特色产业规模,培强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培优产业链条,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实现“多彩田园”提档升级,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选准路子 迈开现代农业新步子

初秋,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内,高低起伏的山坡上,风中飘着油茶果的香味,成片的油茶林郁郁葱葱,一颗颗油茶果挂满枝头。

陈世法站在茶垄间,抚摸着油茶果,脸上充满笑意。作为河南省联兴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世法用了十几年时间让荒山披绿,“我给公司起名‘联兴油茶’,就是想联合父老乡亲一起兴业致富。”陈世法说。

5年才挂果,10年才回本,油茶成长周期长、回报慢,这让陈世法也曾有过动摇。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光山考察调研,在司马光油茶园,充分肯定了光山县利用荒山荒坡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脱贫致富的“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总书记的话,让我坚定了信心,这条路子没选错。”陈世法说。

陈世法带着百姓致富的梦想成真了。“现在在油茶园工作一年能挣3万多元,周边村里很多人都来这儿干活。”68岁的农民黄友德告诉记者。如今,该茶园为1000多名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周边300多户村民依托产业脱贫,人均年增收4000余元。

近3年来,光山县油茶产业迅猛发展,油茶种植面积达29.2万多亩,5万户群众参与油茶经营,带动30多万农民增收致富。

“看看今年四方景家庭农场的莲蓬子,由于天气干旱特别漂亮……”在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四方景家庭农场的荷花塘里,致富带头人杨长太正拿着手机直播带货。通过几年的现代农业发展,杨长太也完成了他从贫困户到脱贫户,再从致富带头人到村里直播带货王的华丽转变。

“3年前,我的农场种植绿色水稻380亩,现在我们产业联盟抱团发展,有3家家庭农场和3家农业专业合作社,面积达到了2010亩。”杨长太说,“另外,我们还种植芡实、莲藕等,从开始的年收入15万元到现在一年线上线下已

经达600多万元,父老乡亲不出家门有活干,生活越来越好。”

文殊乡东岳村驻村第一书记潘瑛矗告诉记者,这几年,借助引入的云书网、邮乐网、金融e站等电商平台,东岳村开通了中办和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在内的4条农产品帮扶销售专线。

在中原出版传媒集团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东岳村还成立了“东岳实业公司”和“东岳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中心”两家以服务文旅项目为核心的集体经济企业,注册“东岳村”农特产品品牌,打造品牌农特产品和文创产品,并在村内开设“光山十宝展销大厅”,在网上开办网店和微店,2021年实现销售60多万元。

“2022年,全县种植油茶29.2万亩、茶叶24万亩、中药材4万亩、果蔬15万亩,补齐了产业发展短板。农副产品销售呈现井喷状态,仅2021年就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达6.43亿元!”光山县县长李伟介绍说。

融合发展 开启生态农业新模式

稻浪滚滚,机声隆隆。9月22日,光山县罗陈乡青龙河合作社社员们正在抢收水稻。

“今年我们种植水稻5000多亩,其中再生稻种了1500多亩。”青龙河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正礼说,“虽然今年干旱少雨,但产量还是相当可观的。”

今年,光山县共建成再生水稻种植基地48个,种植面积10.6万亩,现在全部喜获丰收。再生水稻种一季收两茬,头茬再生水稻比常规水稻提前25天收割,第一茬亩产平均可达1280多斤,两茬亩均比常规水稻增收600多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光山县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光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全兴说,光山县现有耕地面积121.9万亩,基本农田面积109.4万亩,其中水田90万亩。在全国率先试点水稻“粮饲双优双高”种养结合模式,秋粮丰收在望。

在光山县北向店乡清北牧业、九方牧业肉牛养殖基地,工人们正将玉米、花生、稻草秸秆制成饲料用来喂牛。

据介绍,清北牧业和九方牧业是两家以肉牛育肥、种牛繁育为主的现代化、数字化畜牧企业,建有标准化养殖区、青贮池等配套设施,拥有涵盖繁育、肉牛养殖、饲料生产

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存栏能力达8000头,对全乡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

清北牧业养殖基地负责人张凤喜告诉记者:“我们今年已经回收秸秆680多吨,料源已辐射北向店乡周边乡镇,农民不需要再去投入劳力、资金处理秸秆,既提高了村民收入,解决了养殖场冬季饲料不足的问题,又减少了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可谓一举多得。”

如今,在北向店乡政府的引导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当地大大增加了玉米、稻草秸秆综合利用率,让绿色、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近年来,光山县积极培育肉羊、肉牛、生猪、蛋鸡等特色主导产业,在市场需求与政策引领的双重合力下,全县肉牛规模养殖场已发展到16家,肉羊规模养殖场发展到9家,已建设肉羊、肉牛、生猪、蛋鸡等规模较大的养殖基地10余个。

截至2022年8月,光山县生猪存栏9.48万头,出栏4.8万头;牛存栏2.2万头,出栏0.49万头;羊存栏6.56万只,出栏3.2万只。2022年利用财政整合资金1780万元建设项目5个,其中肉牛肉羊产业项目4个、畜禽粪污集中收集处理中心建设项目1个、水产养殖面积12万亩。

光山县副县长戴永恒说:“光山县在农业产业布局方面,通过龙头带动、典型示范、财政奖补等多种形式,培育形成了以罗陈、砖桥等乡镇为主的稻虾共作示范区,以斛山、北向店、罗陈等乡镇为重点的再生稻及‘粮饲双优双高’示范区,以仙居、十里、文殊、晏河、泼河等乡镇为主的油菜连片示范区,以南部山区和西部浅山丘陵区乡镇为重点的茶叶、油茶和中药材林药间作示范区,以城镇近郊十里、弦山、槐店及沿河沙地仙居、泼陂河、斛山为核心的无公害蔬菜食用菌产业园区,以斛山、北向店、孙铁铺等传统养殖乡镇为基础的肉牛肉羊特色养殖区,以马畈、文殊、砖桥、斛山等乡镇为主的小杂果生产基地。”

“不论是油茶、大米、蔬菜还是肉牛肉羊养殖等,最终要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只有这样,产业才能做大做强,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戴永恒说。

抢抓机遇 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司马光油茶园新修1条全程电子监控的旅游线路,东岳村新建的东岳古街即将接待游客,长征文化公园(光山段)建设如火如荼……

目前,光山县正抢抓机遇,在全市率先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农业产业集群,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光山县乡村振兴示范区主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光山调研路线谋划,覆盖‘两乡一区’,即槐店乡、文殊乡及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区,规划面积272.5平方公里,共包含44个行政村,总人口9.463万,常住人口4.964万。”光山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曹强说,光山县以红色为引领、以油茶为引擎,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塑造“红色光山、原乡生活”品牌,将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成河南省特色产业发展引领区和鄂豫皖高品质农文旅融合示范区。

同时,光山县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在推进“厕所革命”户厕改造工作中,全县于2018~2021年间完成改厕59278户。2022年在全县开展农村户厕专项整治行动,集中进行旱厕拆除改造工作,改造完成并验收5501户;在10个乡镇24个村开展“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已完成改厕2755户。

“我们持续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实现‘四起来’,扭转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的局面,对各乡镇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开展实行周考评、月排名、季评比。”王全兴说,目前已组织全县1~5月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观摩推进会,迎接市1~5月份的综合考评。

光山县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扎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到光山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台阶,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满意度和幸福度显著提升。

“现代农业做大做优、工业发展加速转型、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红色精神赓续传承、传统文化继承创新。”曹强说,按照总书记考察重要指示精神,光山县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同时,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坚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建立健全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防止返贫致贫底线;持续推进“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政策,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大力促进产业就业,实现困难群众稳定增收;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结合“回头看”,扎实做好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工作;围绕2021年后评估考核反馈问题,扎实做好问题整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光山县先后荣获全国产粮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中国名茶之乡、全国茶业百强县、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中国油茶之乡、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等十余个国家级荣誉称号,成为全省乡村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光山县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砥砺奋进,奋力书写新时代加快老区振兴、实现‘两个更好’的农业农村答卷!”光山县委书记王建平说。

丰收节开幕式上,市、县领导为信阳市优秀乡土人才代表颁奖。向宣垣摄

▲位于光山县斛山乡的河南福牛牧业有限公司饲养的西门塔尔牛。向宣垣摄

丰收节现场,个头硕大的冬瓜。谢万柏摄

稻谷喜丰收,农民笑开颜。谢万柏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光山   光山县   乡村   产业   油茶   东岳   肉牛   示范区   水稻   总书记   活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