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河南菜农捡到一怪鸟,这种鸟曾拍出500万,专家:幸亏没放生

2017年6月的一天,河南省中牟县姚家镇闫家村的一个普通菜农出名了!

一大早四里八乡的人都赶到他家凑热闹,他还没醒,就被两个大哥从床上拽了起来。

“老闫,别睡了,有人给你送锦旗来了。”

“快快快,人就在外面等着呢,再不起500万的旗子就要飞了。”

此话一出整个院子笑声一片,老闫顿时睡意全无。

他揉了揉眼睛,拖拖拉拉地走到门外,人群也顺势让出了一条道。

在村民们的后方,两名林业局的工作人员正捧着锦旗,庄重地朝他走来。

做了简单的合影后,工作人员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感谢你为大自然做出的贡献!”

老闫害羞的脸都红了,低下头半晌才憋出一句:“没什么,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待工作人员走后,村民们立刻围住老闫议论起来。

其中一个大爷小心翼翼的摸了摸旗子的边,随后不满的说道:“我还以为是金子做的呢,这个能值多少钱呀?”

“对呀对呀,你亏了,那只怪鸟据说价值500万呢!”

听到这老闫赶紧打断他们的话:“不是都说了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那怪鸟是属于大自然的,保护它们就相当于护住了我们的山水!”

“我觉得老闫说得有道理,我们应该像他学习。”旁边有人附和道。

村民们都点了点头,这时不明所以的外乡人也挤了进来,想要听听老闫与怪鸟的故事。

大家席地而坐,听他开始娓娓道来,一段人与猛禽的奇遇就此展开。

蒜苗地奇缘

先来说说闫家村吧,这个村子里大部分都是同一姓氏的人,前两年为了集体致富,在村领导的带领下,家家户户都种上了大蒜。

随着大蒜收成不错,闫家村逐渐出名,很多青壮年也赶回来帮忙。

老闫就是其中一个,他家有几亩地,也全都投入到种植生产中来。

2017年6月15日一大早,他照常戴着草帽拎着锄头来地里检查。

看着今年的大蒜长势喜人,按捺不住窃喜的他,打算掏出手机拍张丰收的照片纪念一下。

突然,一阵风吹来,大蒜地里就响起了“窸窸窣窣”的声音,老闫刚想放下手机查看,声音就戛然而止了。

他没当回事,又举起手机继续拍照,却发现镜头里的大蒜地深处有些奇怪。

老闫放大那片区域,结果看到蒜苗居然莫名其妙地倒了大片,还不时有动静从那传来。

难道遭遇偷蒜贼了?光天化日之下,还敢做出这种事,老闫气不打一处来,捡起一块石头就往那个地方抛去。

却不料随着石头落地,动静越来越大,这时他才确定:“那不是贼,是野鸡或者野兔。”

为了赶走这个不速之客,老闫大着胆子往前走去,结果刚扒开蒜苗,就看到一双漆黑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瞪着他。

还不等他反应过来,黑眼睛的“怪鸟”就张着嘴朝他袭来,他躲闪不及,差点跌倒在大蒜地里。

可奇怪的是,“怪鸟”并未继续向他发起进攻,只是仰着头,张开巨大的翅膀,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老闫被看的心里发毛,嘴里骂骂咧咧地说道:“我还以为是什么,就是一只鸟呀。”

他承认,这鸟的确不吓人,但长得却属实有些怪。

老闫从没见过长着这样灰褐色羽毛的大鸟,也没见过鸟有如此坚硬的嘴巴和爪子。

看上去有点像《神雕侠侣》中那只大雕的缩小版,又像翱翔蓝天的雄鹰。

老闫见识不多,根本无法确定这“怪鸟”到底是什么?想到不能让它继续嚯嚯自家的大蒜,就决定先将它赶出去。

可老闫刚扬起手,“怪鸟”立刻就扑腾起来,奇怪的是,不管它怎么使劲,那双翅膀好似折断了一般,就是飞不起来。

察觉“怪鸟”可能受伤了,老闫也犯了难,留它在地里吧,大蒜就得遭殃,将它抱出去吧,又害怕它会咬人。

凶狠的怪鸟

思前想后,老严还是救“怪鸟”一命,毕竟它也不能飞,地里蛇虫鼠蚁又多,它侥幸不被咬死,也有可能会被饿死。

说干就干,挽起袖子,老闫就准备下手去抓。

结果他的手刚伸到“怪鸟”嘴边,“怪鸟”就伸长脖子,狠狠对着他的手臂来了一口。

老闫吃痛的将手缩回去,嘴里还不禁放狠话:“不识好歹,我这是在救你呢。”

过了半晌,受到惊吓的“怪鸟”才停止了嚎叫,趁它喘息的机会,老闫瞅准机会一把揪住了它的翅膀。

鸟是抓住了,可它却害怕地不停挣扎,锋利的爪子抓在老闫的手臂上,也留下了一道道长长的血痕。

老闫疼得差点骂出了脏话,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只得抱着鸟,迅速往大蒜地外走去。

来到平坦的田野边,他将“怪鸟”放在了地上,“怪鸟”跌跌撞撞走了几步,又倒在路边上。

看来一时半会,伤是无法好转了,老闫决定,将它带回去再做考虑。

一路死死抱着鸟,老闫才算有惊无险地回到村里。

坐在村口的几个老头大老远看到他,就高兴地招呼道:“老闫,你抱着什么宝贝,拿过来我们瞧瞧。”

都这么说了,老闫也不好走开,只能抱着“怪鸟”走到他们面前。

年纪较长的一个老头看到,立马四下看了看,神秘兮兮地说道:“抓老鹰是犯法的,你赶紧放了去。”

老闫刚想解释,另一个人就抢先开口:“你老糊涂了吧,老鹰哪有这么小,我看应该是只未成年的猫头鹰或者雕。”

几人指着“怪鸟”就争论起来,老闫连句话都插不上。

吵了好一会,他们才统一意见:不管是什么鸟,看样子像是野生动物,应该把它给放了。

老闫也是这么想的,但鸟现在飞不了,他只能先把鸟带回家,免得被不怀好意的人惦记。

几个老友嚷着要去老闫家,到时候再仔细分辨一下这鸟到底是什么?

没办法,老闫只好带着他们一同前往,路上大家又遇到好几个村民,都忍不住好奇地过来打量“怪鸟”。

有人还建议老闫:“回去就给炖了,肯定是个美味的下酒菜。”

还有人说:“不能炖,应该拿去集市买,这么好的品相,应该可以卖个大几千。”

在这些人看来,“怪鸟”要么就是美食,要么就是“飞来横财”。

老闫懒理这些无聊的说辞,带着“怪鸟”就回了家。

不吃萝卜和青菜

一到家,大黄狗就兴奋地摇晃着尾巴,直到看着主人将一个灰褐色的鸟放进它住的笼子,尾巴这才耷拉下来。

察觉自家狗的异常,老闫憋不住笑意开心地说道:“就给大鸟住一会,待会就有人来带它走了。”

说完,他就拿出手机自顾自地搜索起来,他决定给林业局打电话求助。

接到电话的中牟县林业局,当即就派了两名工作人员往老闫家赶去。

而老闫,担心“怪鸟”撑不到他们来,还贴心地给“怪鸟”准备了水和饲料。

只可惜这鸟不知是挑食还是什么情况,水倒是喝了不少,白菜和萝卜却连看都不看一眼。

正当老闫为此感到心急时,工作人员恰好找到了老闫家。

老闫赶紧热情地招呼他们进来,喝了一碗水后,两人提出要先检查一下“怪鸟”的伤势。

颇有经验的他们戴着防护手套,轻轻松松就将怪鸟抱了起来。

扒开羽毛全身上下看了一遍后,两名工作人员都没在“怪鸟”身上发现伤口。

所以对于它为何飞不起来,还得等带回林业局交给专家仔细检查后,才能有定论。

这时老闫忍不住好奇,开口询问道:“这鸟到底叫什么名字?”

一名工作人员认真地说道:“其实我们也不知道,在河南,这种鸟很少见。”

看上去应该大致属于老鹰和雕这一类猛禽,不过体型小很难确认,就算说它是另外一个物种也有可能。

留了一个老闫的电话后,工作人员告诉他:“你放心,我们带回去后,有结论了,会和你说的。”

老闫欣慰地点了点头,看着工作人员将鸟带走,心里还产生了一丝的不舍。

但一想到鸟能有个好归宿,也不枉他被啄的那几口。

而为了尽快让“怪鸟”得到救助,两名工作人员丝毫不敢停歇,很快就将它带回林业局。

其他同事纷纷聚拢过来,围着这只“怪鸟”观察许久,还是没人能够确定“怪鸟”的身份。

于是,在查询的同时,大家决定先帮这个小家伙看看,到底是伤在了哪里?

二级野生保护动物

兽医来来回回检查了一个遍,发现这只鸟没有外伤,只不过有些肠炎,加上长期饥饿,才导致没有力气飞翔。

得知是这个原因,工作人员立即准备了大量的水,并根据鹰类爱吃肉的特性,切了不少生肉推到“怪鸟”面前。

“怪鸟”看到肉后终于有了精气神,大口大口对着肉条就狼吞虎咽起来。

吃饱喝足后,小家伙总算恢复了一点体力,虽然只是偶尔来回踱步,但眼睛就没离开过每个靠近它的人。

从它凶狠的眼神里能看出,它似乎在警告大家:“谁敢惹我我就要啄谁!”

自然,即使体型小,在这幅凶狠的外表下,还真没人敢轻易去逗它。

现在吃饭的问题是解决了,只剩下“怪鸟”的身份还没解开了。

考虑到专业水平不够,林业局这边打算求助一下郑州的野生动物园。

那边经常救助一些野生动物,对野生动物的种类认识得也比较多,想必应该能有好的验证方法。

结果不出所料,将“怪鸟”的照片发给站长董朝伟后,董朝伟立即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研究起来。

仔细做了甄别后,董朝伟得出结论:这怪鸟是一只猎隼。

猎隼,蒙古国的国鸟,在我国的青海、内蒙古、西藏、新疆等地,均有分布,这种鸟是世界自然联盟的濒危物种,在我国也是二级保护动物。

不过,捡到的这只猎隼翅膀张开只有八十厘米左右,体重只有1.5千克,由此可以确认,它还未成年。

由于林业局从未有过救助猎隼的经验,最终相关负责人决定,将猎隼送到郑州救助站,让它得到更好的救治。

很快,当天下午的四点半,没有任何的耽搁,这只鹰隼就被送到救助站的专家那里。

兽医第一时间为它进行了全面检查,确定只有肠炎后,当即就给它注射了头孢一类有利于恢复的药。

随后又单独隔离出一个小房间,认认真真冲洗干净,让它舒舒服服的住进去。

有了新房子,又吃得饱饱的,这只猎隼终于不像最初那样,见到谁都剑拔弩张。

而做完这些工作后,董朝伟也立即联系了老闫,想要解开猎隼为何会出现在大蒜地的原因。

“幸亏没放生”

知道这是保护动物,电话那头老闫露出了骄傲的笑容,随即他也将发现猎隼的来龙去脉叙述了一遍。

话毕,他还高兴地说道:“早知道只是肚子饿了,当时我多喂它吃一些东西,等它好了就放生,还省得你们这样辛苦的跑来跑去。”

“幸亏你没放生!”董朝伟脱口而出,感觉有些不礼貌,他又解释道:“这鸟不能随随便便放生。”

首先是因为在河南,猎隼并不算本地动物,就这样放生了,会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

其次是猎隼生性凶猛,常以飞鸟兔子一类为食,有时还会攻击本地的老鹰和大雕,放生出去会对其他动物造成一定的危险。

就像鳄雀鳝这类鱼一样,就这样放到湖里,它不但会捕食本地鱼,导致食物链断裂,还会给水体生态系统带来灭顶之灾。

所以在这里也提醒所有人,不管是发现野生动物或者外来物种,不要擅作主张,应第一时间求助相关部门解决。

最后就是猎隼霸气的外形深得人心,加上又有很多追求刺激的人喜欢饲养,也导致偷猎盗猎的事情常有发生。

尤其是在中东那边,饲养猎隼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很多中东土豪不计成本,也只为寻到一只放到身边。

但这种鸟数量十分稀少,就这样在欲望的操控下,过去短短的几年间,猎隼直接就被炒出了几十万甚至百万的天价。

前些年,在一个黑市上,有只极品的猎隼甚至被卖出了500万的高价。

蒙古国为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还会以1.2万每只的价格,每年卖出1000多只,但依旧供不应求。

由此衍生的盗猎组织也没有停下动作,天天四处寻找猎隼的下落。

获赠锦旗

董朝伟猜测,老闫捡到的这只猎隼,很有可能就是坏人非法饲养的,原本打算用来牟取暴利,却不料因为管理不当,小家伙逃了出来。

可由于它根本不会捕食,只能一路饿着肚子飞行,最终体力不支,才掉到了老闫家的大蒜地里。

如果这只猎隼再随随便便放生,被有心之人盯上,难免又会变回被圈养的“金丝雀”。

所以,当时没放生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听到这老闫总算明白了。

董朝伟当即鼓励了老闫及时求助的行为,并保证,一定会为猎隼寻个好去处。

当然,猎隼是不属于任何牢笼的,它应该回归大自然,回到蓝天白云上去,那里才应该是它施展拳脚的地方。

救助站这边大家抱着这样的决心,每天仔细照顾着小猎隼。

为了让它恢复野性,工作人员可没少吃苦头,被抓伤都是常有的事情。

但看到它每天一个样,也让大家打心眼里高兴。

很快,在所有人的精心照顾下,小猎隼恢复了健康,救助站也为它在内蒙古,找到了一个食物充裕,生态极佳的栖息地。

各方面都没问题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小猎隼扑棱着翅膀,朝着高空飞去。

它没有回头,却依然让工作人员感动不已,这个当初奄奄一息的小家伙,终于变成了天空一霸。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老闫,也知道了猎隼放生的消息,他的事情也传遍了村里村外。

当地县林业局的人为表彰他做出的贡献,特意送来一面锦旗,

虽然村民们笑他错失了500万,可他一点都不后悔,他认为:保护野生动物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他不过是尽举手之劳。

他说:“以后要是再次遇到同样的事情,他还是会继续这样做的。”

锦旗鲜艳的红照在他的脸上,印在了闫家村每个村民的心里,大家暗下决心,要像老闫学习,携起手来共同守护我们的生态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中牟县   林业局   大口   蒜苗   菜农   锦旗   河南   老鹰   凶狠   物种   大蒜   野生动物   小家伙   仔细   翅膀   工作人员   发现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