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历史的一种态度

1. 欲要亡其国,先要灭其史。

清朝学者 龚自珍 《古史钩沉二》: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龚自珍

2.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3. 钱穆先生《国史大纲》:一种对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钱穆

四句话:

第一句:当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第二句:所谓对其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第三句: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第四句: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纲纪   虚无主义   国家   已往   钩沉   水平线   国史   历史   知者   敬意   偏激   顶点   温情   国民   以往   态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