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登,前(美国中央情报局)人员,为什么要出卖美国?

2013年6月,斯诺登将美国国家安全局关于PRISM监听项目的秘密文档披露给了《卫报》和《华盛顿邮报》,随即遭美国政府通缉,事发时人在香港,随后飞往俄罗斯。6月21日,斯诺登通过《卫报》再次曝光英国“颞颥”秘密情报监视项目。8月1日,斯诺登离开俄罗斯谢列梅捷沃机场前往莫斯科境内,并获得俄罗斯为期1年的临时避难申请。

斯诺登通过媒体揭露美国政府广泛监听国内外电话并监视互联网通信内容,在国际社会引发轩然大波。美国政府随后以间谍罪、盗窃罪和未经授权泄露国防及情报信息的罪名对斯诺登发出通缉。此后斯诺登获俄罗斯避难许可,在俄居住多年。

2020年11月,斯诺登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将申请俄罗斯国籍。

莫斯科2022年9月26日电(记者李奥)俄罗斯总统普京26日签署命令,决定给予包括美国前防务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在内的多名人士俄罗斯公民身份。

关于斯诺登为什么要出卖美国这个问题:

我认为这不是出卖美国,网上也有他接受采访的视频,可以从话语中听出,他是讨厌这种窃取别人信息的行为,而不是报复美国,其实棱镜计划的关键不在于监听,反而引申出现在的云数据算法。他站出来的主要原因是,大规模采集人们生活的数据(通讯视频聊天记录网购记录等)这些数据的关键问题在永久保存。

而美国当时的问题是这些数据的最高权限不是政府,不是法律,而是第三方情报机构。其实就好比今天,我国能拿到你银行流水微信聊天记录和电信定位及语音监听的数据的不是我国政、法部门,而是花钱就能买到,那对于人民来讲,就是一岌岌可危的事情。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互联网传输数据的加密技术,和现在的云一切的安全运营。当然理论上是加密了,也就是拦截是没意义了。但是现在各产业都有自动备份数据到云端的功能。我们已经光明正大地把自己的隐私交给国家了。大部分国家现在也都是这样所以,真正威胁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的就不是数据本身了,而是拥有这些数据的机构。

法律也是要随着犯罪去完善的互联网技术也是一样爱德华斯诺登也算是英雄之举了他的顾虑是客观存在的但现在已经成了大部分人都接受默认的了所以,真正的问题在于数据的利用方向上。常说的大数据就是很好地体现现在的一切现状也不过是君子制约这段我发出去估计就会开始被重点采集了但事实如此,既然离不开网络,无法控制的产出个人隐私数据,那么就想办法去理解接受,同时聪明鬼们不断的修复互联网带来的那些安全隐患,才能勉强算是,也不会造成大面积不满。

事情都有两面性,在别国眼里看斯诺登是正义之士。而在美国眼里那就是叛徒。

关于这件事,您的理解是怎样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美国   华盛顿邮报   国政   颞颥   爱德华   美国政府   莫斯科   俄罗斯   聊天记录   情报   眼里   事情   秘密   关键   人员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