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谈:团结一心积极作为应对“风险时代”

合作还是对抗?迎战还是躲避?突如其来的“黑天鹅”“灰犀牛”,不仅是对一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同样是反思和革新全球治理的契机。任何“消极主义”甚至躺平比烂的做法,都只能换来教堂里的阵阵丧钟,以及积重难返的治理赤字。

  “这是一场深刻的悲剧,也是一场多层次的全球性抗疫失败。”近日,《柳叶刀》杂志发文,批评许多国家应对新冠疫情的动作过于迟缓,导致了数百万本可避免的死亡。“环球同此凉热”,这份权威医学期刊的报告,再次对世纪危机面前的“消极主义”做法进行了抨击。

  时间的指针跨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人类社会却进入了“风险冲击模式”。我们所面对的,不只是传统的台风、地震、洪水等自然风险,新冠疫情的持续冲击,不断加速并裂变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俄乌冲突激化地缘危机,能源危机拖累经济复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持续动荡,再加上“人类世”活动加剧全球气候危机……联结为“地球村”的世界,带来了发展红利的共享,也提升了风险与挑战的传导效率。多种风险跨领域联动,正如国际问题专家总结,全球风险社会已经生成,“世界进入了一个充满风险的失序时代”。

  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二战以来各国曾协力构建了一系列制度机制,初步形成了目前的全球治理体系,种种类型多元、主题多样的国际组织、体系、倡议,覆盖全球问题与区域热点,跨越安全合作与经贸磋商,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起到了不小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国际力量对比发生结构性变化,变局之下一些本该在全球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大国却愈发走入以邻为壑的窠臼,陷入甩锅卸责的偏执。一会儿拉帮结派,一会儿毁约退群……变本加厉“脱钩”“筑墙”,造成大量“次生灾害”,不仅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更进一步把世界推向失序。

  合作还是对抗?迎战还是躲避?突如其来的“黑天鹅”“灰犀牛”,不仅是对一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同样是反思和革新全球治理的契机。

  “智者虑事,虽处利地,必思所以害;虽处害地,必思所以利”。只有不回避风险,才能战胜风险,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才能趋利避害、化危为机。就拿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史来说,鼠疫、霍乱、天花、麻疹等,都曾肆虐无忌、荼毒生命,但终究被人类所征服。从“跪着祈求星星的照看”,到站起来用科学方法应战,迎难而上、积极作为是人类战胜各种传染病的最大法宝,也是攻坚克难的当然姿态。面对各类风险挑战,任何“消极主义”甚至躺平比烂的做法,都只能换来教堂里的阵阵丧钟,以及积重难返的治理赤字。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全球性挑战愈紧迫,越需要精诚团结、携手以对。纵观历史,每次大的危机过后,往往会激发出人类合作的澎湃动能。二战后,各国通过缔结多边条约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经济全球化得以再次加速;协力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代表更广大新兴经济体利益的G20应运而生,个别西方国家也再难以垄断一切国际事务。一次次共克时艰的努力,反复证明团结向善、和谐共兴才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逆流而动、“关起门来”只会给发展设置更多障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身处“风险时代”,一个国家也好,人类社会也罢,只有常备危机意识,才能从容应对不确定性而保持可持续发展。就目前来看,各国需要尽快行动起来,优化和革新全球治理,沿着全球化的轨道,拿出更多公平的、普惠性的公共产品,让国际秩序能够兼顾到各个国家的诉求,引导好整个世界的合作。从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弘扬“共商共建共享”,在力倡合作、追求共赢方面,中国是务实的行动派。“中国成为不稳定世界的最大确定性”,不仅在于世界享受到了中国的发展机遇,更在于那些心心相通、命运与共的生动故事,彰显了命运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力量。

  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曾这样写道:“评判每一代人时,要看他们是否正视了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风险多元复杂,尊重生命、尊重科学,团结一心积极作为,尽最大努力去争取胜利,才能始终掌握主动权,也才谈得上争取让更多人更好地生存。

(原标题:团结一心积极作为应对“风险时代”)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鲍南

流程编辑 刘伟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风险   积重难返   丧钟   大考   消极   团结   危机   人类   体系   时代   全球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