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请卓别林吃饭,卓别林点评:美中不足,把美国国务卿气坏了

1954年,周总理会见了喜剧演员卓别林,结果让西方媒体如临大敌。

这一年,国际上还发生了另一件大事,中国、英国、苏联、法国,还有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多个国家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了为期将近3个月的大会,主要是关于朝鲜问题和中南半岛的和平问题。


而中国也正是从这一次会议开始,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外交官,让世界感受到一个崭新的欣欣向荣的国家形象。

而周总理和这位演员先生的会面,其实和日内瓦会议的主要内容息息相关。

当时的朝鲜半岛上,中美和朝韩都以停战,当时此次谈判,美国却想故意拖延战争的时间,以达到控制亚洲部分国家的目的;

同时,中国也希望在中南半岛能够停战,法国等殖民国家可以撤军,让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早日迎来和平的曙光。

然而,在会议过程中,朝鲜半岛的问题首先就遇到了分歧,因为南北朝鲜体制不同,双方所代表的利益也不一样,仅仅就这个问题就讨论了一个半月左右,最后当朝鲜、中国和苏联都愿意打破僵局提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建议时,美国却率先反对,并且蛮横地提出了所谓的“十六国宣言”就要结束会议。

还是周总理力挽狂澜,当场临时发言,提出至少要通过一项决议,否则我国代表团本着协商和和解的态度第一次参与到这样的会议中,如果一个建议都得不到通过,那么全世界爱好和平的民众都将会感到遗憾,并对美国的行为表示怀疑。

中国的确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但周恩来临危不乱,有理有据,发言富有感染力,影响了在场所有的代表。

和美国沆瀣一气的比利时代表强行辩解说“十六国宣言”也是以和平为宗旨的。


周恩来只问了一句话,就让对方哑口无言。他说:既然这个宣言和我国的主张一致,那么为什么只是十六国,而不能是十九国呢?

比利时代表被迫当场表态,同意周恩来的主张,而且美国政府和南朝鲜代表都不愿意表态,而正是周恩来临场发挥,让世界人民看到了美国故意拖延战争的事实。

接下来在中南半岛的和平问题上,美国仍然不做最后的表态,而法国当时国内政局发生了变化,并不想再把精力消耗在东南亚小国,因此倾向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拖延时间。

连法国都不跟着美国了,美国显得更加孤立。

最终,在美国美国表态的情况下,周恩来仍然通过调解的方式,让与会各方成功达成中南半岛停战的办法,这让中国在国际上首次亮相就大放异彩。

相比起来,美国代表团糟糕的表现,甚至让华盛顿的报纸等不得代表团回国,就刊登了无数指责美国代表团的文章,怒称这次外交是美国历史最丢脸的一次。

而美国外交部迫于压力,中途还更换过一次代表团团长。

然而周恩来大气、稳重、不疾不徐的气度和形象,已经代表中国树立到了世界各国的心中。


越南主席胡志明就曾公开评价日内瓦会议,他认为这是中国外交的一次巨大胜利,并且推动了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发展。

日内瓦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呼吁停战,期待和平;而卓别林也是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他为此还创作了好多影视作品,揭露美国四处挑起战争的丑恶形象。

而美国也早在1947年10月,就启动了对卓别林的专项调查,还命令他必须配合随时传讯。

卓别林不甘心就此妥协,他发表了一篇名为向好莱坞宣战的文章,批判好莱坞的艺术都是为了政治服务的,完全看不出来艺术本心。

卓别林和美国政府相看两生厌,他于1952年9月带着家人离开美国去了瑞士,美国当即宣布禁止卓别林再回美国,否则立即逮捕。

而卓别林则因为这几年为了反战所做的努力而获得了国际和平奖,他把这笔奖金全部捐给了同样在为了反战而努力的国家。

周总理对卓别林的正义之举充满敬佩和欣赏,既然都在瑞士,而且停留的时间也足够长,足以邀请卓别林先生到中国代表团暂居的花山别墅一聚。


事实上,卓别林和中国的缘分并不止于此,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梅兰芳去洛杉矶演出京剧,在一次欢迎酒会上经人介绍认识了卓别林,两个人一见面就充满了对对方的欣赏,卓别林还带梅兰芳参观了美国的电影公司,两个倾心于艺术的人也相约喝酒聊天,相处得十分愉快,因此卓别林对中国也有着不错的印象。

1936年,卓别林周游世界,到过中国上海,梅兰芳联合了整个上海文艺界欢迎卓别林;适逢另一位京剧大师马连良当晚要演出,他刚好带着卓别林去欣赏了当时活遍上海的《火烧红莲寺》、《双娇奇缘》等等。

而卓别林和周总理之间,其实也早有故事。

在卓别林获得和平奖时,接受中国记者的采访中就说到,想看看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电影。


周总理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专门让当时的外交部交际处处长王倬如联系卓别林,以代表团演出的方式,让卓别林等对中国友好的国际友人看到了梁祝电影。

卓别林十分激动,还亲自给周总理写了一封感谢信,提出希望和周总理见一面的愿望。

有了之前不错的印象,再加上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的表现,卓别林对中国充满更多期待,于是他欣然接受了这次邀请。

1954年5月6日,卓别林带着妻子奥娜来到了日内瓦郊区的花山别墅。

参加宴会的还有其他国家的客人,但周恩来并没有因为卓别林的演员身份而轻视,反而在卓别林夫妇下车的时候,快步走上前去和卓别林夫妇握手,先对对方打招呼,说自己是卓别林40年的影迷了。

两个人刚一见面就十分暖心,让卓别林完全放下了心里的小担忧。

他避居瑞士其实很少有朋友愿意邀请他参加宴会,更何况对方还是一国政要,还如此平易近人。

因此在宴会上,卓别林也十分放松,他主动承担了活跃气氛的工作,表演了他经典的喜剧动作,逗得宴会的客人哈哈大笑,气氛非常活跃。

而他也用一贯的幽默,和周恩来开了一个玩笑。当天宴会上的菜都是中国特色菜,其中就有著名的招待外宾的名菜北京烤鸭。

等厨师当着客人们的面表演了片烤鸭之后,周恩来就热情地招呼大家赶紧品尝,卓别林却煞有介事地说,他从来不吃烤鸭。


周恩来出于礼貌,连忙询问原因,卓别林也一本正经地解释说:因为我在荧幕上的刘浪漫夏洛尔,走出来的步伐就是鸭子步,所以我是不会吃鸭子的。

周总理一听当了真,还因为自己了解不足而造成的不愉快而表示歉意。

谁知道卓别林却又恢复了诙谐的口吻说,但是今天我要吃,因为这个肯定不是美国鸭,而是中国鸭。

一句话就重新恢复了轻松愉快的氛围。

周恩来当然也懂得了卓别林刚刚不过是开玩笑,笑着给卓别林夫妇展示了吃烤鸭的方法,卓别林吃得连连点头,期间两个人还聊起了电影,卓别林这才知道,周恩来是真的看过卓别林的电影,而不完全是客套话。

卓别林还问日内瓦会议的最终结果,周恩来回答说“都解决了”,卓别林又问中国是如何取得革命胜利的,周恩来又讲了中共的发展史,着重讲述了众人有所耳闻的大别山相关故事,还有长征时期的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等等充满勇气和冒险的故事。

卓别林对于中国红军遭受的痛苦和磨难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周恩来却哈哈大笑,说如今这一切都结束了,中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周恩来的真诚让卓别林的好感又增加了许多。

他们谈论的内容从国际形势到中国革命再到文化艺术,卓别林还真诚对中国的梁祝电影提出了意见,周恩来也郑重地听取了大师的建议。

并且用中国贵州的茅台敬了卓别林一杯。卓别林回敬了一杯,祝总理身体健康,因为中国的发展还需要总理。

席上的杏仁豆腐等菜品,精致可口,卓别林的夫人奥娜非常喜欢。


卓别林任何时候都不忘“耍宝”,他举着就被站起来说,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宴会,感谢贵国的邀请和款待,这一桌子菜我和夫人都很喜欢,我有七个孩子,最小的两个孩子知道我们要来参加宴会,别提多高兴了。北京烤鸭名不虚传啊,可就是有个小问题。

勾起了众人的好奇心之后,他又笑着说:那就还是我还没有吃够。卓别林还假装不好意思地对周恩来说:茅台酒也好,不愧是美国的香槟,可以给我一瓶留作纪念吗?

宾主尽欢的宴会就是圆满的,周恩来很高兴卓别林能对中国菜如此喜爱,马上吩咐工作人员打包了两只烤鸭,还把宴会上的茅台和汾酒等,还有席间的其他便于携带的点心等,都一并打包,也开玩笑对卓别林说:你们夫妇一人一只,不会打架。

两人还相约等卓别林到北京之后,周恩来再请吃烤鸭。

有了这次愉快的相处之后,卓别林对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喜爱更甚,每当有中国的艺术团到巴黎演出,他总是会带着全家人去观看,而他去了世界不同的地方,也会刻意提到中国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向世界宣传中国。


而周恩来邀请卓别林等各国国际友人的事情被西方各国大肆报道,还放在头版头条上,美国最坚定的反华国务卿杜勒斯气得要死,他非常厌恶中国出风头,更厌恶中国代表团竟然能如此受欢迎,在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时候,他甚至非常没有气度地,禁止美国代表团和中国代表团的任何成员握手。

乔冠华还因此写了一首打油诗嘲笑杜勒斯:卓别林喜欢烤鸭,周公馈送成佳话,可笑杜氏白忙活,卓别林名气更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卓别林   美国   日内瓦   周恩来   朝鲜   国务卿   美中不足   烤鸭   代表团   中国   和平   点评   会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