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这样给地球做“体检”,全国还是第一次

地震是怎么发生的?

这其实和“活断层”有关

活断层是指:

距今12万年以来有过活动的断层,包括晚更新世断层和全新世断层

活断层决定着多数

破坏性地震的发生位置

活断层的规模大小

运动性质和活动时代等属性

决定着地震震级的大小

全国首次“全省域地震探查”

9月18日上午,福建省地震局举行了“福建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深地震反射探测项目》L2线和L1线野外工作验收会”。

福建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是2022年“福建省人民政府第一次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重要任务。其中深地震反射探测项目总投资3368万元。该项工作主要通过深地震反射法,探测我省地震孕震构造和发震构造,排查大震风险,对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福建省地震局如此一次性、大规模、系统性地开展区域性深地震反射探测工作在国内尚属首次。也为区域地震构造环境探查标准化技术体系建设提供了“福建样板”。

3条探测线精准获取数据

这次我省启动的深地震反射探测也是中国地震局系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深地震反射探测类项目。为了获取数据,科研人员在福建省共布置了3条总长815km的地震测线,涉及7个地级市,25个县(区),86个镇(乡)。

【布设3条地震测线】

主要任务是获得探测剖面的形态、地壳精细结构和构造,确定探测剖面经过的主要断裂位置和空间展布特征,揭示断裂的深浅部构造关系,研究福建省的地震构造及其深部构造特征等

为科学认识福建地区的深部构造特征、断裂活动性、地震构造环境研究以及地震危险性分析等提供可靠的资料。

克服高温暴雨,数据有效率99%以上

为高质量的完成本项探测任务,福建省地震局科学谋划,从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到野外工作专家团队审核验收。该项目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承担单位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组建实施团队,应对疫情抢进度,克服连日持续暴雨天气和罕见高温酷暑天气挑战,通过规范的组织管理,到位的安全措施,顺利完成3条测线的数据采集工作。

该项目采用道间距 30m、密集炮炮间距 600m、大炮炮间距 15km、中间激发 2400道双边对称接收的观测系统,3条测线共取得了1388张单炮记录,有效率达99%以上,优良率高。单炮记录信噪比高,壳内反射波和莫霍面反射清楚,为完成最终项目任务提供了可靠的原始地震数据。

下一步,项目承担单位将开展数据处理与解释工作,福建地震构造探查与构造模型科技团队也将对本次探测获得的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处理和构造物理综合解释。

该项目获得的成果可以为福建省摸清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和查找大震风险源提供可靠可信的基础数据,为建立区域三维地震构造模型奠定基础。

随着科技的发展

我们对地震这一自然现象的

了解愈发深入

防灾减灾水平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也在不断提升

让我们向奋战在

一线的科研人员

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福建   野外工作   福建省   地震局   断层   间距   灾害   反射   地球   风险   数据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