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吉林一化学博士看望生病男友,喝了一口水后吐了:水有问题

2015年,在吉林某权威化学研究所里,年轻有为的化学博士小李正在兢兢业业地做着试验。

刚刚晋升为小组长的他充满了干劲儿,迫切地想要向领导和同事证明自己的实力。

他拿起试管,手却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脑袋也昏昏沉沉,差点吐了出来。

稍稍缓和后,小李不禁有些担心,年轻的他身体一向很好,怎么最近总是感觉头晕乏力,记性也大不如前。

于是他周末去了趟医院,看到一切正常的化验报告单,小李舒了一口气。

他心想可能是最近自己压力比较大,加上加班的时候多,有时需要没日没夜地做试验,肯定是把自己累坏了。

但小李的女朋友还是觉得放心不下,便在某天下班后来到小李的单位探望。

刚到男友的办公室,口渴了一路的她拿起桌上的水就喝了一大口,但水刚刚入口就被她吐了出来。

同为化学博士的她警觉地发现,男友的水比平常的水要粘稠一些……

有志青年发奋图强,一朝终得实现梦想

小李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男孩,被黑土地养育的他积极阳光,坚忍不拔。

在读中学时,第一次看到化学老师在讲台上给大家演示化学实验时,他就被奇妙的化学反应深深吸引住了。

小李当时就立志要刻苦学习,有朝一日踏入奇妙的化学世界,在其中闯荡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学时期脚踏实地的努力为他赢得了名牌大学化学系的入场券。

凭借对化学的一腔热血,加上自己机智聪慧的头脑,小李在大学期间成绩名列前茅。

受此激励,他更是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科研之中。

最终,小李获得了保送研究生的资格,一路硕博连读。

也就在这时,他遇到了同样热爱化学的博士同学小林,两人志同道合,相谈甚欢,不久便坠入了爱河。

他们可以说是一对天造地设的学术伉俪,既在学业之树上摘得了硕果,又在爱情之河中收获了甜蜜。

2013年,小李在博士毕业后因为学术成果颇丰,被导师推荐进了吉林最权威的化学研究院做实习生。

初来乍到的他非常幸运,研究院安排在所里工作了一年的孙亿带小李熟悉工作。

孙亿在前一年博士毕业,看到毕业后刚来单位的小李就像看到了去年刚刚毕业时的自己,因此对小李格外关照。

而小李也用东北男孩特有的豪爽大方回应孙亿,一来二去,两人成为了要好的朋友。

在实习期中,小李保持着对化学的热爱,他认真对待工作,勤学好问,领导同事都对这个好学上进的实习生颇有好评。

加上孙亿在领导面前为小李美言了几句,在半年的实习期结束后,小李顺利地成为了研究院的正式员工。

孙亿得知好友被单位录用,也替他感到高兴,当天晚上还请小李下馆子去庆祝了一番。

因为小李和孙亿工作内容相似,两人关系又非常友好,单位领导便将他们分配到了同一间办公室,同一间寝室。

自此,两人更是早上一同去办公室工作,中午一同去食堂吃饭,下午一同去实验室做实验,晚上又一同回寝室休息,真正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就这样过了两年,小李和孙亿都变成了研究院里有些资历的老员工。

随着研究院里新来的同事越来越多,领导决定选出一个小组长带领大家开展工作。

领导首先想到的就是资历较深又热情友善的孙亿。

但孙亿为人非常谦逊低调,他自认能力并不出众,且单位里还有比他更有经验的同事,因此希望领导把机会留给更合适的人。

但他没想到,最终小组长的公示名单里赫然写着小李的名字。

明明是想把机会留给更厉害的同事,好让大家在优秀组长的带领下把工作越做越好。

可现在却让资历不如自己的小李钻了空子,孙亿只觉得气不打一处来。

但平静下来后,他安慰自己,好朋友当了组长总会给自己更多便利,这样也不算太差。

博士爱情事业双丰收,身体状况却堪忧

这段日子对小李来说简直是开心至极,刚刚工作两年的他就已经成为了管理二十多个同事的小组长,前途不可限量。

而且,他又和相恋多年志趣相投的女朋友快要走到谈婚论嫁的地步。

按理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可事业爱情双丰收的小李却总觉得浑身乏力,严重时甚至感到头昏脑胀,双腿发麻。

一开始他并没有将这放在心上,只当是自己刚刚当上领导,压力太大。

再加上最近院里做的实验需要熬夜记录数据,日夜颠倒的工作让身体有些吃不消。

但令他慌张的是,他开始频繁出现这样的症状,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很难集中精力思考问题,记忆力也明显下降。

于是在一个周末,他踏进了医院的大门,给自己做了一套全身的体检,还加上了一些化验项目。

经过了漫长紧张的等待,小李拿到了自己的报告单,医生告诉小李报告单上的数据显示他的身体非常健康。

平常出现的不良反应可能是因为长期没有活动脊椎和肩颈,因颈椎问题而导致的。

也可能是压力太大,生活不规律造成的,总之,医生表示只要小李增加运动,多加休息,很快就可以恢复健康了。

闻言,小李总算是放下心来,又回到了单位。

同时他开始注意锻炼身体,也减少了自己的工作量,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康复。

但他发现,这些尝试都没能缓解他的症状,于是他干脆向单位请了半个月的病假,回家休养去了。

回家十多天,小李确实发现自己逐渐好了起来,症状都消失不见了,人也变得更精神了。

他觉得自己肯定是运动、休息好了,身体也就好了,于是心系工作的他病假一结束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但回去后不久,病痛的折磨就又开始反复。小李感到既难受又疑惑,但想到医生的判断,他一筹莫展。

在一次实验中,小李突发症状,难受得要扶着墙才能缓过来。

得知此事的小李女朋友小林心急如焚,提前下班赶往了男朋友的研究院。

刚一赶到,口渴的小林就端起小李的水杯喝了一大口,但发黏的口感却引起了她的怀疑。

同为化学博士的小林赶紧将可疑的水吐了出来,联想到男友一回家就好转一到单位就恶化的病情,她心下冒出了一个可怕的猜想。

她悄悄告诉男友:“你的水有问题,喝起来比一般的水更黏,是不是单位里有人在水里给你下毒……”

小李听后惊吓不已,正好单位上有专业的仪器设备,他当即把杯子里剩下的水倒进了培养皿里。

在进行烘干处理后,培养皿里竟然出现了一层薄薄的白色结晶体。

化学专业的两人自然知道水蒸发后还有结晶体意味着什么。

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小李赶紧把结晶拿去化验,当化验结果被打印出来的那一刻,小李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检测结果上白纸黑字地写着“中文名:叠氮化钠;危险性:剧毒”。

小李对叠氮化钠这种化学药品再熟悉不过了,他们研究院就会用叠氮化钠做实验。

但因为叠氮化钠毒性甚强,人吸入或误食后都会被其毒性损伤,就连皮肤接触到叠氮化钠都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研究院把叠氮化钠列为严格管制的剧毒药品,外人根本无法获取。

回想起自己这段时间的感受:四肢麻木、头晕乏力、视线模糊的确都和摄入叠氮化钠的副作用一一对应上了,小李感到一阵恶寒。

他知道,他只是小剂量摄入了叠氮化钠,如果摄入5克左右,那就可能会一命呜呼了。

小林看到结果后又气又急,想要快点让男朋友脱离危险环境,也想要早点还男朋友一个公道。

她拿起手机就要报警,却被小李拦了下来。

两人一合计,发现自己既不知道投毒者是谁,手头又没有相应的证据,就算报警也只能打草惊蛇。

眼下当务之急是要找出凶手,搜集证据,到时候再一举铲除威胁。

两人随即去了电子商城,挑选了两个微型摄像头,一个安在办公室门口,一个安在办公桌的上方,正对着水杯。

做完这一切,小李陷入了沉思,能知道叠氮化钠性状,并且得到叠氮化钠的人只可能是单位的同事。

但他自从进入单位以来一直任劳任怨地埋头做科研,和同事也相处得比较客气,并没有和谁结仇。

究竟是谁要费尽心思地长期给他下毒呢?小李百思不得其解。

微型摄像抓真凶,投毒者是好哥们

到了月底,小李把视频传入手机,看到就在前几天,一个头戴防毒面罩,身穿红色外套的身影趁着没人偷偷潜入了办公室。

他小心翼翼地搬下饮水机上的水桶,在里面掺入了一些白色粉末。

之后那人轻轻把水摇晃均匀,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水桶安了回去。

虽然那人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但小李一眼就看出了这就是他的“好哥们”孙亿!

他们两人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孙亿就算是化成灰小李都能认得,但他此时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喃喃到自己肯定是看错了。

和女朋友商量了一番,小李决定先沉住气,多掌握一些证据,于是在往后的几个月,小李又捕捉到了三四次孙亿下毒的画面。

他发现,孙亿几乎是每到月底就会按时给自己下毒,他只觉得这个朝夕相处的朋友变得非常陌生。

他每天都活得心惊胆战,生怕孙亿还有其他的方法对付自己。

在证据充足后,小李带着手机里的视频和水桶里的剩水来到了派出所报案,办案民警也在第一时间将犯罪嫌疑人孙亿逮捕归案。

令大家没想到的是,孙亿刚到派出所就坦然地交代了自己的罪行,但他申辩到:“我这样做也有我的苦衷。”

原来孙亿原本就嫉妒备受领导器重的小李,领导让三十出头的小李负责了好几个大项目,工资也比其他同事高出了许多。

小组长风波后,孙亿对小李更是心怀不满,但他想到两人过往的情谊,还是压抑住了自己的情绪。

可是小李年轻气盛,工作顺风顺水,平步青云的他自然有些飘飘然了。

当上小组长后,他便不自觉地在昔日同事面前摆起了领导架子。

在孙亿眼里,两人从朋友关系变成了上下级关系,心中有了隔阂。

但不知是出于对哥们的信任还是想炫耀职权的心理,小李总是将耗时更多、更艰难的工作分配给孙亿。

并用小组长的身份压着孙亿抓紧完成,这让孙亿每天都要单独留下来加班,时间一长,他自然是满腹怨气。

一天,孙亿在做实验之前没有检查好防护面罩的气密性,在实验过程中误吸了一口叠氮化钠。

他顿时感到头晕目眩,坐在凳子上休息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气来。

那天晚上,孙亿躺在床上回忆起白天误吸有毒物质的痛苦感受,一个邪恶的想法渐渐浮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他知道小李有喝热水的习惯,每天早上和下午,小李都会在办公室的饮水机里接一杯热水,喝完之后才开始工作。

因此,他只要算好计量,把毒药投进饮水机里,小李便会在不知不觉中中毒了。

“我真的没想杀死他,我算了计量,他喝那么多只会不舒服,过段时间药品就被代谢掉了。”

孙亿嘟囔到,“我只想让他难受了,想让他休息一下,去请病假,那样我就可以按时下班,也不用总被他压一头了。”

但孙亿没有了解清楚叠氮化钠的性状,叠氮化钠根本不能被身体代谢,它会储存在人体中,积累到一定计量就会致人于死地。

如果小李再晚一些发现,那孙亿可就要背负一条人命了。

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接手了此案,考虑到孙亿是化学从业者,对叠氮化钠有毒一事有着清楚的认知。

最终裁定孙亿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后记

十年有期徒刑,结束了孙亿这个年轻知识分子最宝贵的青春岁月和科研之路;

半年来的毒害,伤害了小李这个科研新秀的健康体魄和心理健康。

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在生活中,我们既要平衡心态,不可被愤怒和妒忌迷了心智,做出害人害己的事,又要保持警惕,保护自己,谨防被暗箭所伤。

-完-

作者 | 钟漫琪

编辑 | 阿琰

编辑 | 不误小星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博士   化学   氮化   小组长   病假   吉林   资历   研究院   症状   证据   口水   同事   男友   身体   办公室   单位   领导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