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六十,还有一万天年华,三段式活法,开心快乐长寿不是梦

#头条创作挑战赛#

人过六十岁后,前十年做点创意事,攒点保命钱;中十年做点喜欢事,保命就是钱;后十年看开人生事,无病就是钱。

~1~

人过60~70岁,这十年做点创意事,攒点保命钱,打好长寿基础就在这十年。

有志者立长志,上天给了一个生命,父母给了一个躯体,跳跃着一个心灵,没有说走就走的权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没有长寿的理想,就没有长寿的行动

放下过去,让心归零。与过去断舍离,思想上与过去的职业断开,战斗员变成观察员,看得清想得开;心态上舍弃过去的欲望追求,轻松了才能走得远;与过去的人和事离开,心中少烦恼。

做创新事,心宽体健。这十年应该做三件创新事,一是休闲度假式旅游,找一个喜欢的山青水秀的地方,每年居住一段时间休心养性;二是选择适宜的锻炼方式,强身健体;三是培养高雅情趣,看书及养花种草,陶冶情操。

攒保命钱,以备急需。这十年有决心还有条件的,可以想办法赚点钱,创业、打工、经商、劳务等,这是“开源”;手中钱要保住,不能把有限的钱“五马分尸”,这叫“节流”;一经急需也可从容而对。

~2~

人过60~70岁,学有榜样,心诚则灵,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人生60~70岁,是人生的第二春天,创业例子不胜枚举:1.做科学家的,袁隆平、钟南山,众所周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2.老外创业的,肯德基创始人桑德斯,62岁创业开了第一家“肯德基”餐厅,现在全世界11个国家和地区,有18800家“肯德基”餐厅;3.做画的,陈宏文60岁开始学画,被中国艺术国际交流中心及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评为一级画师;4.搞水果的,褚时健71岁被判刑,唯一女儿自杀,74岁保外就医并开始创业,85岁创建“褚橙”品牌成功;5.二次创业的,第一次创业“滇红药业”,36亿卖给德国拜耳,83岁带领平均年龄80岁的团队二次创业,开发保健品产业;6、老年女性创业的,吴胜明1985年因为倒卖和走私被判刑,由千万富翁变成阶下囚,丈夫和保姆私奔,唯一的女儿自杀;2003年73岁出狱,为了完成女儿遗愿创业,开养老院和餐馆十多家,如今90岁成“网红”。实践证明60~70岁不算老,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3~

人过70~80岁后,做点喜欢的事,保健是命,无病就是赚钱。

老话说:“人过七十古来稀”,真是古老的掉渣,干扰当代人的思维意识;其实,当今中国人的平均寿命2021年,已经达到78.2岁,上海、北京已经高于80岁,天津、浙江、江苏、广东、山东、辽宁、吉林已经高于76岁。

有则小故事:老和尚问小和尚:“如果你前进一步是死,后退一步则亡,你该怎么办?”小和尚坚定地说:“我往旁边去!”这应该是人过七十岁后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观念会保你顺利跃进70~80岁,迈进90岁门坎。

人过70~80岁,好事顺其自然,倾心而为;坏事,多转几个弯,以万变应不变;激流勇进强者,激流勇退智者,70~80岁要做智者,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心态好,则事事好;心放宽,则事事宽。人过70~80岁活得是心态:改变不了年迈,但可以改变态度;改变不了过往,可以改变当下;不能预知明天,可以把握今天;不能控容貌衰老,可以慈眉善目。《世说新语》中说:“由于释然,复无疑惑。”释然阴霾,下一秒就是光明。

做点喜欢的事,身心不偷懒。今年5月9日,“人民艺术家”、“最美奋斗者”,秦怡走完了100年的光影人生路;她一辈子坎坷磨难,但一辈子坚强坚韧,从没有畏惧和软弱,从来都是温柔而从容;学习秦怡,做点喜欢的事,人生不能闲。

秦怡在86岁做了大手术,但仍然活跃在银屏上,92岁时她自筹资金,拍摄电影《青海湖畔》,她和剧组人员一道登上青藏高原,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实景拍摄,这部由秦怡出品、编剧、主演的电影首映就入围第七届澳门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生活有规律,保健就赚钱。70~80岁以后,保养身心的办法是,一要有规律地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二是有节制的饮食,“吃饭留一口,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三是科学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保持适宜的运动,历来都是长寿之道。生命无价,鹤髪童颜,不是梦幻。

作者:智慧小石头 感谢阅读 谢绝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长寿   童颜   玉汝于成   肯德基   段式   天年   艰难困苦   活法   创意   高于   激流   人生   喜欢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