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江西一男孩因叫“赵C”,被公安局勒令改名,结果如何?

你听过最奇怪的名字,有多奇怪?

有人起名“支付宝”,有人名叫“谢主隆恩”,还有人叫“王者荣耀”,甚至有人给孩子起名“周末快乐”。

相信父母给孩子起名的时候,都寄托着自己对孩子的期待。

但有些名字,也会给孩子带来困扰。

江西的“赵C”就是被名字所困扰的那个人。

赵C的一代身份证

2006年,“赵C”去鹰潭市公安局更换二代身份证时,被告知他的名字无法录入系统,要想换身份证,必须改名。

赵C只以为是当时的民警技术不够娴熟,可连续几天登记后,还是被告知“无法录入,必须改名”。

好好的名字用了二十年,说不能用就不能用,这样的结果谁也无法接受。

一怒之下,赵C的律师父亲将民警告上法庭,希望法院能来主持公道,这便开创了中国法院历史上“姓名权第一案”。

那么,这个案件的判决结果如何?

赵C是否改名,如今现状如何?

这一切,都要从赵C这个名字说起。

“赵C”名字的由来

“赵C”这个名字,如今来看,也有些许奇怪之感,让人不禁觉得,这个名字似乎是随口所取。

但其实,赵C父母之所以让孩子叫这个名字,是有深刻含义的。

赵C的父亲赵志荣,是一名律师,在当时那个年代,律师身份的人,是一位真真真正的知识分子,有自己的想法和人生追求。

他也在之后,将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寄托在了儿子身上。

赵C与父亲

赵C出生的时候,作为家中独子,深受父母宠爱,单单起名这件事,就让父亲赵志荣苦思冥想很久,生怕给儿子起的名字不够好,让孩子输在了起点。

于是,当赵C还未出生时,赵志荣便每天都翻阅新华字典,甚至想从各种古籍中给孩子起一个寓意好的名字。

然而翻来翻去,赵志荣也没有一个满意的想法,要么是和别的孩子名字类似,要么是缺少一些特定寓意,这让赵志荣忧愁很久。

一次,赵志荣在工作过程中,无意瞥到了一句英语,这让赵志荣灵光一闪,他想“起名这么难,就是因为太局限,那为什么不能给孩子起一个中英结合的名字呢!”

有了这样的想法,赵志荣回家后立刻和妻子商量,他对妻子说:“孩子的名字我想好了,特别且有深意。”

妻子追问后,赵志荣认真地说:“不如叫赵C。”

对于这个名字,赵志荣是这样解释的:首先中西结合更有出息,要让孩子能走出国门;其次C代表‘China’别有一番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意味;最后,英文中以‘C’开头的单次最多,他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人丁兴旺。

听了赵志荣的话,妻子最初以为他在开玩笑,可看到赵志荣的兴奋劲后,妻子开始思索这个名字的靠谱程度。

最后决定,不然就让孩子叫“赵C”,身边没有这样叫的孩子,更能说明自己的孩子以后不一般。

两个人一商议,“赵C”有了自己的名字。

那时还在90年代,户籍制度并不严格,所以老两口去给孩子上户口时,登记员也只是打趣了几句,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就这样,“赵C”有了自己的名字,一个不仅特别,也承载着父母希望的名字。

老两口在赵C小的时候,动不动就会给他解释自己名字的深刻含义,希望孩子以后能更有出息一些,赵C将父母的嘱托铭记心中,自小对自己的名字十分满意。

毕竟,小孩子上学最怕的就是写自己的名字,尤其是一些写起来比较麻烦的名字更是让人无奈,可赵C从来没有类似的困扰。

那个时候的老两口也没想过,自己给孩子身上寄托的希望,会成为孩子未来面对的阻碍。

“赵C”惹争议

其实,如果不是后来户籍管理升级,“赵C”这个名字,可能会被他用一生,因为这个名字并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多少困扰。

最大的困扰,也许就是和别人刚认识时,他要仔细解释一番。

每次介绍自己时,赵C都会认真地说:“赵是赵钱孙李的赵,C是A、B、C、D的‘C’,这个‘C’很有深意,我爸当初....”

赵C每次介绍完自己,大家都会投入羡慕和好奇的眼光,可时间久了,大家逐渐接受了他特殊的名字,还有人亲切地把他称为“西西”。

可以说,若不是换取二代身份证时出了问题,赵C对自己的名字十分满意,也没有一丁点想要换名字的想法。

正如他说:“我的名字不仅寓意好,也比较好写好记,不容易重名。也得益于有半个英文名字,我的英语成绩一直不错,总觉得不能丢名字的脸。”

赵C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有藏不住的笑意,不难看出他对自己名字的满意程度。

这个时候的赵C还没想过,也许有一天自己会被逼着改名,甚至在“改名”时间发生的前一年,赵C都认为自己会与名字相伴一生。

2005年,赵C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家人因为赵C不错的成绩而高兴,赵C也对自己的成绩十分满足,赵志荣更是觉得,儿子这么有出息,和自己给儿子起了一个不错的名字有很大关系。

赵C也同样认为,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独特的名字,成绩很难如此令人满意。

上大学前,赵C按流程去公安局领取了自己的第一代身份证,当时的民警并没有对这个名字提出异议,只是打趣赵C早早走向了“国际化”。

对于类似的打趣,赵C早已经习惯,他知道大家没有恶意,所以从来不介意别人拿他的名字说事。

可这样的生活没有维持多久,次年,他的名字就带来了“麻烦”。

2006年,国家进行户籍管理升级改制,公安机关斥巨资修建了电子管理系统,并下发通知,要求全国人民积极配合工作,主动更换“二代身份证”。

更方便、快捷管理居民信息,这是电子管理系统的好处,赵C一家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积极配合政府的要求。

当时,一家人都觉得,只不过是拿着旧身份证换新身份证而已,没想到这次网络的升级,让“赵C”这个名字,闹得人尽皆知,换二代身份证这件事,也变得处处都是坎坷。

无法录入的“赵C”

2006年,江西省鹰潭市公安局的民警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

拿着一代身份证的“赵C”来换二代身份证时,身份信息无论如何都没办法采集,不是因为他的身份有问题,而是因为他的名字无法被成功录入。

当时,工作人员尝试很多遍,也没有办法在“姓名”一栏中将“C”输入进去。

无奈之下,工作人员只好告诉赵C:“你明天再来看看”。

赵C一家人没有当回事,只以为是系统临时出了问题,或者哪里有漏洞,第二天再来办理就好。

为了避免麻烦,第二天一早,赵C早早来到派出所,户籍科的民警一番操作后摇了摇头说:“不行啊,你这名字录不进去”。

这样的流程,赵C走了许多遍,从一开始以为是网络不稳定,到最后他隐隐约约觉得,自己的名字可能要出事。

果然,跑了几趟后,户籍科的民警对赵C说:“你这种情况太特殊了,全国都没有和你名字类似的人,国家也不允许这样录入,你得自行去改名,改了之后再来办理,我们才能给你换发二代身份证。”

赵C一家人听了这话,不愿意了。

他们不是不愿意配合政府工作,也不是对户籍科的民警有意见,只是觉得,这个名字我用了二十年,曾经被国家认可,为什么网络升级后,就要求我该名字。

且不说这是父母起的名字,而且已经用了二十年,单单是各种资料上填的名字都是“赵C”都会给他带来各种麻烦。

毕竟,名字可以换,可之前的那些“证书”、“学籍”上的名字要是都要换,的确要麻烦许多。

于是赵C质问民警:“名字我用了二十年,身份证也是这个名字,考大学也是这个名字,凭什么说不能用就不能用。”

民警无奈地说:“我们也不想这样,系统录入不进去,你只能改名字。”

回家后,赵C和父母说起这件事,几个人越说越气,不少次前去公安局进行理论,想要让“赵C”沿用这个名字。

可公安局也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接待人员拿出《姓名登记条例》,指出其中的一条规定,规定中写道:“已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形字、外国文字、汉语拼音、阿拉伯数字等字样不能使用”。

单单一个条例,便限制了“赵C”这个名字继续使用。

一家人无奈之下,只好先行作罢,等着系统重新升级,想着也许几年之后,儿子的名字就能录入。

这一等,又是两年,“赵C”仍然没有二代身份证,办事时不仅处处麻烦,面临毕业的他,也开始因为自己的名字为难。

一气之下,一家人将鹰潭市公安局告上了法院。

姓名权“第一案”

2008年1月8日,鹰潭市月湖区人民法院接到一起行政诉讼。

原告“赵C”,状告“鹰潭市月湖公安分局”侵犯了自己的姓名权,请求法院责令月湖公安分局核准“赵C”这个姓名,并给自己换发第二代身份证。

赵C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

月湖公安分局不允许他使用自己的姓名,要求他改名后才能换发第二代身份证,这已经侵害了自己的姓名决定权。

作为证据,赵C提供了自己的一代身份证和常住人口登记证,包括银行存折。

他想用这些资料证明,自己的名字有辨识度,而且不会给别人的工作带来麻烦,银行都能存款,平时也能用来使用,不存在任何问题。

可被告月湖公安分局认为,公民的确享有姓名权,但需要有一定的约束。

换句话说,不是他们不给赵C换发二代身份证,而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赵C”这个名字属于禁止使用的范畴,没有办法顺利登记,所以他们拒绝向“赵C”这个名字换发二代身份证。

一审结束后,法院给出判决结果。

月湖区人民法院认为:

首先,“赵C”这个名字,符合国家标准的数字符号,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没有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麻烦,可以继续使用。

其次,2005年,公安局向“赵C”下发了一代身份证时,等于认可了“赵C”的身份信息,那么之后只能挪动,不得违背“赵C”的意志进行更改。

总之,法院认为公安局应及时向“赵C”换发二代身份证,并且要求月湖区公安局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换发。

这件事原本至此应该告一段落,法院有了判决结果,月湖区公安局对照操作便可。

没想到,月湖区公安局并不认可这个结果,过了不久,提出上诉,要求法院重新进行判决,并递交了新的资料。

一波三折的“姓名权”案

月湖公安局并非不愿为“赵C”换发二代身份证,只不过他们认为:

公安部在《关于启动新的常住人口等级表和居民户口簿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已经明确要求姓名登记要使用汉字填写。

而且,倘若真的允许“赵C”这个名字继续沿用,那么之前的改革会被全部推翻,之后会给居民管理带来更多的麻烦,这意味着需要对规章制度进行重新修订。

更重要的是,倘若“赵C”成功落户,那么全国会有不少人开始争相模仿,一起“赵C案”会变成无数起“赵C”案。

当全国很多人叫“赵C”的时候,就算登记过程不困难,那么之后的管理也会变得难上加难,这是在给社会添麻烦,在给制度加累赘。

面对这样的冲突,法院也犯了难。

他们想保证“赵C”的姓名使用权,又担心之后会引起更大的麻烦。

于是,要求“赵C”改名似乎不符合法律法规,可不要求“赵C”改名却又对居民的身份管理会造成一定麻烦。

百般衡量后,法院另辟蹊径,想要寻求一个能照顾到两边的做法。

我国法律有过类似规定,行政诉讼中,法官可以通过调解来办案,于是月湖区人民法院的法官开始在“赵C”和公安局之间进行调解。

二审期间,主审法院和院长不止一次与“赵C”商量,最后经过耐心地劝导,“赵C”同意主动配合改名。

毕竟,单从这件事来看,谁都有错,谁都无错。

月湖区公安局不给“赵C”换发身份证,的确侵犯了姓名权,可这也是为了保证更多人的权益,以及为了维护社会秩序。

而“赵C”只是想沿用自己的名字,也的确没有给国家、社会、他人添麻烦,但也真的会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不过,若是“赵C”同意改名,很多问题就能被顺利解决,幸好“赵C”经过一番思索后,也明白了公安局的苦心,这才自愿改名。

2009年,这场姓名权第一案落幕时,二审的法槌正式落下,“赵C”案宣告结束,本案通过法官的调节,当事人与月湖区公安局成功和解,至此对于这个案件的讨论之声逐渐远去。

如今的“赵C”

那么,如今的“赵C”生活又如何呢?

改名后的他,并没有继续拿着自己的名字说事,也没有想过要用“赵C”这个曾用名大做文章。

他按照自己原本的规划,一直走着人生的路,并没有因为改名这件事影响自己多少。

在接受采访时,赵C的父亲赵志荣曾说:“我的本意,不是为了胜诉,也不是为了得到多少赔偿,而是想要推动我国法制的进程。”

的确,单从“赵C”这件事来看,很难判断对错的背后所反映的,是某些制度的不完备。

正如江西省资深律师刘锡秋曾在分析这一案件时说:“这次姓名权官司对完善中国公民权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案件的受理、办理和审理结果,不由得让人深思:当公民的权益与法律发生碰撞,到底谁该让位?当法官都无法判断一件事情的对错,那么由谁来决定?

月湖区法院副院长毛晓光曾表示:“此案折射出的实际上是制度的冲突。”

“赵C”姓名权一案,看似简单,却证明了很多人的自我意识正在觉醒,只有我们不断对制度进行更新换代,对自己进行认知升级,才能在发展这条路上,走的更远。

幸好,法院的人性化宣判,让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能发现制度中的漏洞,能看到实际中的冲突,才有可能修补漏洞,解决冲突,这是让我国越来越强大的途径。

相信在国家的带领之下,类似的冲突会变少,我们必然会发展地越来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鹰潭市   公安局   湖区   江西   这个名字   民警   身份证   法院   麻烦   姓名   男孩   名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