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能“忽悠”的人都有谁?(一)

在《庄子·应帝王第七》中,“忽”和“悠”分别是北海帝和南海帝的名字。如今,忽悠是一个词,经由舞台演绎而成为流行语。纵观中国历史,各个朝代都不乏忽悠人的事件,有的令人痛恨,有的令人叹惋,有的令人大笑,有的令人称颂,是是非非,纷纷扰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最能忽悠的人都有哪些人?以及他们各自的“忽悠术”。


最昂贵的忽悠:周幽王


周幽王对美人褒姒宠爱有加。可是褒姒终日闷闷不乐,幽王悬赏道:能博美人一笑者赏千金。有个叫虢石父的家伙出了个馊主意,幽王听后认为很棒,第二天,便带着褒姒上了骊山,把骊山上的烽火点燃。诸侯们看见烽火燃起,以为犬戎入侵,赶紧领兵前来救驾。褒姒看见骊山脚下兵马纷乱的样子,觉得很滑稽,不由得抿嘴一笑。


幽王见褒姒真的一展笑颜,立即赏给虢石父千金,而遭到忽悠的诸侯们则揣着一肚子怨气回到封地。后来,犬戎真的进攻镐京,幽王下令点燃骊山烽火,可是诸侯们再也不相信。结果,犬戎兵到,镐京失守,褒姒被掳,幽王、虢石父被杀,平王继位,迁都洛邑,西周结束,东周肇始。后人有诗云: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


动用国防军事设施,调动诸侯兵马,仅为美人一笑,以至于国破身死,从“投入”与“收益”的比例来看,此忽悠的成本堪称历史最高了。


最炫的忽悠:烛之武

烛之武是春秋时期的郑国人。一次晋国和秦国联合攻打郑国,烛之武受托出使秦国,开始忽悠秦穆公,他说:秦晋两国围攻我们郑国,我们知道我们很快就要灭亡了,可是大王想想如果灭掉了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呢?如果好处多多,那就请您自便,可是郑国离秦国很远而离晋国却很近,你们这么做只能对晋国有利,会让晋国的领土得到扩展,而晋国的实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您放弃灭郑的打算,让郑国作为您秦国的友邦,这样秦国使者往来路过郑国,郑国还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倒是百利而无一害。


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可是他却出尔反尔,朝辞夕改,既没有信誉野心又大,如果他再把郑国据为他东部的屏障,那么离侵占您秦国也就不远了。总之这事对你秦国没有半点好处相反却能帮了晋国的大忙,这里面的厉害,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穆公一听,对呀,这事还真得细琢磨,幸亏你提醒,要不就便宜了晋国了,秦穆公一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还派兵帮郑国守卫,不和晋国玩了。晋国一看秦国撤兵了,也就放弃了攻打郑国的念头,班师回朝。这是在《左传》上有记载。


最会诡辩的忽悠:张仪

拆散齐、楚联盟是张仪的“忽悠”杰作之一。他对楚王说:当今七雄之中,以秦、楚、齐最为强大,三者之中,又以秦国最强,齐、楚两国相当。如果楚国与秦国联盟,则楚国就比齐国强大,反之,如果齐国先与秦国联盟,则齐国就比楚国强大。所以,楚国最好的出路就是与秦联盟。


他又许诺在楚国与齐国断交同秦国结盟之后,秦国会把占领楚国的六百里土地归还。楚王一看有利可图,就与齐国断交,并且派一名将军随张仪回秦国商量收回土地事宜。谁知张仪回秦之后,佯装摔伤脚,三个月不露面。楚王得知之后,竟以为是因为自己与齐国绝交不够,于是又派人到齐国大骂齐王,齐王大怒,决定与秦结盟。这时张仪告诉随行的楚国将领,自己答应归还楚王的不是六百里地,而是六里。


楚王得知此事气坏了,起兵十万攻秦,却被齐、秦联军击败,秦王提出换取楚国黔中之地的条件,楚王竟然答复说只要让我亲手杀了张仪。你不用换我奉送了。张仪到了楚国买通楚王上下,又开始“忽悠”楚王说:我可以向秦王建议不要你的黔中之地,两国太子互为人质,永结亲盟。楚王觉得这事可行,再加上下属替张仪说好话,气也消了。就这样,齐楚两国都背离了“合纵”而与秦国结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晋国   秦国   秦王   楚国   楚王   齐国   兵马   诸侯   中国古代   烽火   联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