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跪在中国的4个日本人雕像,日方要求拆除,中国:三个条件

上世纪末,为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了中国的改革开放策略,政策一经实施,就吸引了大批外资前来考察。

1997年,就有一批日本人来到了云南腾冲,他们手握十亿资金,但是来中国的目的却并非为了投资。

对于这十亿资金投资的谈判,他们只提了一个条件,那就是拆除腾冲墓园的四个日本人雕像,对此,中方不置可否,只是淡淡的提了三个条件。

那么,究竟是那三个条件?这四个雕像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事情还要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说起。

中国远征军

二战期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后,部分东南亚国家看到了希望,他们与虎谋皮,希望借助日本摆脱自身殖民地地位。

此时,作为东南亚唯一没有被占领的国家--缅甸,以其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了日本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为了控制印度洋,进一步扩大战争果实,日军兵锋直指缅甸。

此时,中国和越南往来的通道已经被日军切断,国际社会也意识到了缅甸,尤其是中国和缅甸的通道--滇缅公路的重要性。

对英国来说,中国可以牵制日本,保全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对美国来说,拉拢中国这一盟友,可以消耗日军力量,减少自身损失,对中国来说,滇缅公路是物资运输的重要途径。

大家利益一致,一拍即合,1941年,中国和英国签订协议,组成军事同盟,同年,中国组建援缅远征军,准备入缅作战。

然而就在远征军刚刚抵达缅甸,就传来日军已经攻占仰光的消息,这就意味着,滇缅公路实际上已经被日军切断,远征军由于英国方面的严重失误,错失了防守缅甸的最佳时机,中国危矣。

现在,只剩下缅甸南部的同古,可以为中国提供一线生机,远征军在同古艰难作战,面对几十辆飞机坦克的轰炸,悍不畏死,战况一度十分惨烈。

但就在远征军冲锋之际,盟军英国却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他们担心,一旦中国打败日军,会占领缅甸,那么英国从此就会受到中方的威胁,缅甸,宁愿给日本,也不能给中国。

于是,在远征军孤军奋战的时候,英国悄然掐断后勤供给,导致远征军粮草弹药严重供给不足,不仅如此,在最关键的时候,英国竟然丢下远征军,开始筹划撤退印度。

孤立无援的远征军在日军的重重炮火下已经岌岌可危,日本方面又派来了新的援军,师长戴安澜心如死灰,万幸的是,就在日本突袭的时候,中方援军赶到,在援军的助力下,远征军得以逃出生天。

远征军主动撤退,同古失守,虽然战局失利,但是长达12天的作战过程中,远征军英勇作战的精神令天下汗颜,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战争失利后,蒋介石下令远征军撤退回国,最高长官杜聿明带领士兵,计划由野人谷撤退回国,但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一错误判断,让数万远征军命丧黄泉,客死他乡。

就在远征军撤退回国,途径胡康河谷时,爆发山洪,长途跋涉的远征军弹尽粮绝,死伤无数,沿途尸骨遍地。

此时与军部失去联系的戴安澜还不知道前方等待他的是何等惨像,他得到的命令就是跟随杜聿明,前往野人谷。

5月18日,就在戴安澜前往野人谷的路上,装备齐全的日军早已等候多时,突然发起猛攻,经过一番苦战,才得以逃脱,此时剩余军官已不足3000人。

最后,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剩余的远征军才安然撤退,十万远征军,最终只剩四万余人。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收复腾冲

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以失败收场,滇缅公路也彻底落到日军手中,此时,抗日战争进入关键时刻,缅甸,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之地。

因此,痛定思痛下,蒋介石联合美国,再次组建远征军,1943年,由陈诚任远征军司令,在云南,对远征军进行集训。

10月,中国、美国、英国再度联合,向缅甸发起反攻。

总司令陈诚做出战略规划,收复腾冲,由腾冲方向,攻向腊戍,配合英美联军,对在缅甸的日军发起围剿。

做好战略部署后,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才能收复腾冲,腾冲面积不过三四平方公里,但是却号称滇西第一坚城,城墙之坚固,让远征军十分头疼。

在腾冲边上,有一座300多米的来凤山,站在山顶,腾冲城尽收眼底,远征军非常清楚,要想打下腾冲,来凤山才是关键。

但是日军早已在来凤山上修筑了坚固的碉堡,不仅易守难攻,碉堡下还有小路直通腾冲城,拿下来凤山,谈何容易。

在长期研讨后,远征军敲定计划,开始向来凤山发起攻势,空军从怒江上空扫射,美军轰炸机负责炸毁日军碉堡。

由于日军对空军的疏忽,并且砍光了来凤山上的树木,导致轰炸机所到之处,日军无处遁形,在上百枚榴弹的炮轰下,日军节节败退。

来凤山上,炮弹像雨点一样落下,日军尸横遍野,血战三日后,7月底,日军终于抵挡不住猛烈的炮火,放弃来凤山,远征军取得了第一步胜利。

7月27日,来凤山,文笔塔上,战士们挥舞着胜利的臂膀。

拿下来凤山后,远征军彻底对腾冲城内日军形成包围,兵临城下,日军与远征军兵力相差30倍,拿下腾冲指日可待。

远征军派出几十架轰炸机对城墙发起冲锋,然而令所有人意外的是,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城墙竟然如此坚固,面对猛烈炮火,竟然岿然不动。

因此,远征军只能采用最古老的爬城墙方式进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日军枪口,只是这样下来,远征军死伤惨重。

直到几天后,城墙才被空军炸开一个小小的缺口,看到这个缺口,远征军奋勇当先,不惧枪炮涌入腾冲,然而等待他们却是更为艰苦的巷战。

腾冲城内,住宅密集,日军以腾冲市民和房屋为屏障,让远征军寸步难行,他们只能依靠血拼肉搏,一寸一寸夺回腾冲,每一寸土地,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战斗后期,日军已经弹尽粮绝,但是总部,坚决否定指挥官出城作战的要求,命令城内剩余日军严防死守。

绝望下,剩余的几百名日军以死相拼,远征军再次陷入苦战。

根据战后士兵回忆,当时,腾冲城内遍地尸骸,已经分不清哪个是日军哪个是远征军,炮火连天,厮杀声不绝于耳,坚固的房屋在炮火的冲击下四分五裂。

战斗进入僵局时,蒋介石突然下令,让远征军务必在九一八国耻日前攻下腾冲,最后,日军仅剩一百余名士兵,全部聚集腾冲领事馆内,向远征军发起自杀式袭击。

鏖战数日后,美军派出飞机,向领事馆急速投出18枚火箭弹,才终于结束了这场战争。

从发起反攻,到战争结束,这场得来不易的胜利一共耗时127天,远征军伤亡士兵一万八千人,全歼日军六千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打败日军收复的第一座县城。

为了纪念这段惨烈的过往,霍揆彰发起捐款,于七七事变纪念日,在腾冲建立了国殇墓园。

国殇墓园

腾冲国殇墓园位于腾冲市西南一公里处的小团坡,占地约80亩,沿着台阶走过。

第一层台阶为国民党元老李根源书写的碧血千秋石板,沿着台阶上去,第二层就是庄严肃穆的忠烈祠,进入忠烈祠,映入眼帘的就是孙中山像及其遗嘱--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两侧墙体上悬挂着远征军阵亡将士的题名碑石,一个个曾经鲜活的名字被刻在石壁上,也深深烙印在国人心中。

在往上走,有一个小坡,这就是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将士们的墓碑,丛林茂密,英灵永存,葬于高山,遥望故乡。

出于人道主义精神,远征军墓门旁,还立有一座倭冢,阵亡的日军便被埋葬于此。

举目远望,坡顶处便是光复腾冲纪念碑,塔体四面刻有民族之光、忠肝义胆等碑文,与忠烈祠遥相呼应。

墓园里,最令人瞩目的便是跪在墓地的四座雕像,他们双手背在身后,冲着远征军墓碑方向低头跪地。

他们就是腾冲血战中阵亡的日军将领,建造墓地的时候,李根源先生为了警惕后世,特意打造了这四座雕像。

一方面让他们永世忏悔自己所犯下的罪行,另一方面也告诫百姓,胜利得来不易,勿忘国耻。

今天,来往国殇墓园参拜的游客们都能看到这四座雕像,有情绪激烈的人,还会对这四座雕像拳打脚踢。

改革开放后,有日本游客来到国殇墓园,看到这四座雕像,深感耻辱,回到日本后便立即上报。

战士墓碑

日本方面对此高度重视,他们派出一批企业家,以投资的名义来到腾冲,腾冲市热情接待了这些企业家。

10亿资金注入腾冲市,绝对能让当地经济腾飞,但是当日本人谈起他们的条件时,腾冲市地方政府当即变了脸色。

原来,日本此行来腾冲的唯一目的,就是希望政府拆除国殇墓园里的四座雕像,为此,他们愿意无偿捐赠10亿资金。

所谓投资,不过是个幌子,实际上,是想在国仇家恨基础上,做一笔交易。

对于这个条件,腾冲政府当然断然拒绝,远征军无数将士以鲜血换来的胜利,区区十亿资金,就想让腾冲背弃历史,简直痴人说梦。

碰了一鼻子灰的日本人不肯放弃,仍然坚持要求中国拆除雕像,对此,中方不置可否,只是淡淡地提了三个要求:

第一、拆除靖国神社。靖国神社内供奉了大量二战时期,侵略中国的日本将士,对他们的每一次祭拜,都是在中国人伤口上撒盐。

尤其是以东条英机为首的14名甲级战犯,他们每个人手上都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日本可以扭曲历史,但是中国,绝不会忘记这笔血债。

第二、重修日本教科书。日本打着不进行政治干预的名义,肆意篡改历史教科书,将惨无人道的侵华战争,美化成正义之举,甚至把日本扭曲成战争的受害者。

他们堂而皇之的否认南京大屠杀,错误的种子从小在日本民众心中生根发芽,歪曲历史,仇视中国,如果不加以制止,迟早会重蹈覆辙。

第三、公开道歉。包括中国在内,日本应该向所有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国家,公开致歉。

除了国殇墓园,中国还有着无数纪念馆、雕像,每一尊雕像背后,都是一段掺着血泪的惨痛回忆,至今他们也没能得到一句道歉,要想拆除四座雕像,请先向英灵忏悔。

三个条件一出,日本顿时哑口无言,这是中方最后的让步,相比于他们犯下的罪行而言,这三个条件简直太轻了。

但是日本却还是拒绝了这三个条件,不愿意正视过去,拒绝承认自己曾经的卑劣。

谈判就这样不欢而散,腾冲国殇墓园仍旧保留着这四座雕像,到今天,国殇墓园已经开展了无数次纪念活动,并被列入重点保护单位。

2011年,云南省民间组织还自发启动“忠魂归国”行动,几万远征军客死他乡,他们的尸骨至今还在缅甸、野人谷等地,经过时间的冲刷,早已被黄土覆盖。

为了接这些英雄回家,中国组织了大量人力物力,前往缅甸搜寻,落叶归根,是每一位中国人的信仰。

经过不断地寻找,首批19位赴缅远征军的尸骨被运送回国,安葬于腾冲国殇墓园,归国,还将继续。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抗战过程中,像远征军这样的将士不在少数,百万川军出征,山河震荡,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一寸河山一寸血,是他们的牺牲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生活,战争,从来没有赢家,慷慨赴死的将士们,一路走好。

历史不会遗忘,英雄应当被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腾冲   雕像   凤山   中国   缅甸   国殇   远征军   墓园   日方   日本人   日本   日军   条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