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最“危险”的游乐园,骨折伤亡年年都有,为何还有人去?

你玩过最刺激的游乐设施是什么?垂直过山车?蹦极?这些刺激的游乐设施固然刺激,但是他们都有防护措施保护着游客的安全。但有个游乐园你可能无法想象。它以危险是真为理念而建立,没有任何安全保障,有的只有刺激,刺激,还是刺激。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人从空中飞出座椅摔在地上,可以看到圆形空地上激烈碰撞的“坦克碰碰车”……这就是Action Park,三十年前美国的刺激战场。在这里流血骨折都是家常便饭,每个80年代的美国小孩都以在这里受伤为“勇气的勋章”。

上世纪最“危险”的游乐园,骨折伤亡年年都有,为何还有人去?

Gene Mulvihill是经营这家疯狂游乐园的老板,他是个比“懂王”还要“懂王”的偏激人士。在经营Action Park之前常常用剑走偏锋,出其不意的方法赚到钱。而最后因为没有股东的支持而退回乡下搞起了游乐园。

有趣的是,特朗普和他确实是对老相识。特朗普甚至曾经考虑投资该游乐园,但是经过实地考察后认为可能连他自己都把握不住。可见Mulvihill是有多么的疯狂。凭借着对原始危险的热爱和冲动,对游乐设施一窍不通的他厌烦传统的游乐园设计,认真那种有安全保护的是虚假的刺激。

而他背道而行,聘请一些同样疯狂的设计师设计游玩项目,审核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特别!要的就是别人没有的东西。凭着这些危险而又特别的滑梯,过山车,Action Park在开业之后,一下子成了全美青少年心目中的历练之地。

园内的标志性建筑名为“大炮循环Canon Ball Loop”。它的设计其实相当简单,就是十几米高的大滑梯加上一个圈。然而它的威力却真的有大炮般猛烈。据工作人员表示,这个项目从想出到建造完成只用了一天时间,没有任何安全性的考虑。

初次用假人实验从洞口出来的时候,假人已经身首分离,就像大炮轰炸过一般。于是他们增大圆圈,让员工用肉身实验,并说只要有人实验就给100美元。一名员工为钱卖命,出来的时候已经头破血流,掉了几颗牙齿……后来还因为容易太多人卡在上面而特地增加一扇门用来把人从里面捞出来。

这门“大炮”运营了一个月后才被政府叫停,永远的成为游乐园的标志建筑。而这只是可怕的开始,正在运营的设施更为可怕。

其中最为流行的波浪泳池Wave Pool在今天各大水上游乐园都有。但是作为该类项目的元老,其危险性被大大的忽视了。因为没有控制好波浪的大小,其在游乐园导致游客死亡的人数占到第一位,又被人称为墓地泳池Grave Pool。据说到了后来,泳池要配备12个救生员,每天需要救30多个人。而当时的海滩,每天最多也就需要救一个人。

游乐园内最有名的应该是Alpine Slide,它是坐着一辆小车从很高的山坡顺着滑道往下滑。但是由于没有固定滑轮,小车通常会飞出滑道或是被后面的车撞飞出去,然后重重的摔在地上。而且滑道是水泥做的,且周围都布满了坚硬的石头,后果可想而知。

还有一个叫“人猿泰山”的设施,其实就是人们荡秋千跳进水里。可是为了节省成本和追求原生态,游乐园没有专门建造泳池,而是直接用了旁边雪山流下的冰凉河水。游客们都没有提前热身准备,一头扎进这寒水中,肌肉紧缩,心脏病突发,当场一命呜呼。

还有很多危险的设施和环境,比如河水里游着不少的蛇,可以开到80千米每小时的卡丁车等等。

然而,更可怕的是Mulvihill为了节约成本,主要雇佣十几岁的青年当工作人员和救生员。且不说他们的救人和技术能力如何,不趁机跑去玩就已经不错了。还有所谓饮料区,卖的都是酒精饮料,很多游客喝得酩酊大醉就去开卡丁车。没人管吗?员工也都还是个孩子呀。

如此恐怖的游乐园,却直到1996年才被关闭。在营业的20年间,死伤的人不计其数。当地近乎一半的救护车都在开往游乐园的路上。

为何这样的游乐园能运营这么久?其实Mulvihill的游乐园作为当地为数不多的游乐区,吸引了不少的外地人少来游玩,带动了这个小乡镇的旅游业,餐饮业。同时Mulvihill与政府关系密切,因此,政府在这件事上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总结:Action Park闭园后成为了都市传说,活在80年代的小孩的记忆里,以及那一句“你也许会死,但你肯定会爽!谁在意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游乐园   飞出   危险   假人   滑道   救生员   滑梯   大炮   泳池   伤亡   游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