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杭州宝妈产后3个月子宫“掉”下来了?这件事姐妹们千万别忽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通讯员 戚小芬

小邱产后3个月,身材已经恢复至怀孕前,但产后腰酸一直困扰着她。最近,她腰酸越来越严重,肛门还有坠胀感,实在难以忍受。

她来到杭州临平区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盆底疾病门诊,找到了胡芳菲主治医师。经检查确诊为子宫脱垂,也就是说,小邱的子宫“掉”了下来,这其实是盆底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医生告诉小邱,需要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同时指导她日常进行凯格尔运动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

“医生,我身材已经恢复到生孩子前,不是说明产后已经恢复好了吗?怎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问题?”小邱很纳闷。

医生告诉小邱,许多女性会以身材的恢复来判断产后恢复情况,其实身材的恢复只是产后恢复的一个指标。女性的盆底像吊床一样,在会阴肛门处托起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器官。妊娠、分娩的过程,不可避免会对盆底造成不同程度损伤,导致盆底功能障碍,出现漏尿、脏器脱垂、性功能障碍等症状。

现在,像小邱这样对盆底康复存在误解的人,门诊中碰到不少,医生为大家一一盘点误区。

误区一:剖宫产,不需要盆底康复治疗

产后42天门诊时常会听到一些剖宫产的妈妈向医生提出疑问“剖宫产还需要盆底评估吗?”

女性在怀孕时子宫逐渐增大,重心前移,盆底肌连续10个月驮着一个沉重的子宫,同时受妊娠时体内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轻者盆底肌肉、韧带松弛,重者压力性尿失禁(打喷嚏,咳嗽,大笑,或者举重物等负压增加时会不自主的漏尿)、反复阴道炎、尿路感染等,所以所有产后女性都需要进行盆底评估。

误区二:等生完二胎和三胎,再去做盆底康复

许多妈妈在生完一胎后发现盆底肌问题,却没有治疗,认为现在治疗浪费,以后二胎三胎还是会损伤,不如生育任务完成了一次性治疗。

妊娠和分娩对盆底产生的损伤需要及时修复,如果没有及时修复,那么下一次生产就相当于在前一次盆底肌损伤的基础上再一次损伤,到时候想要再来做恢复只能说是难上加难。

误区三:宝宝还小呢,等孩子大一点再做吧

女性盆底肌的恢复有一个“黄金期”,产后6个月内机体各方面都处于恢复期,这个时候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已经错过了最佳修复期,盆底修复也是有必要的,只是早做可以减少疗程,恢复效果好。

误区四:姐姐们都没做过盆底,我也不需要做

这些情况往往发生在一些新手妈妈当中,因为缺乏经验,喜欢听取长辈们的意见。但长辈们往往给出一些错误的指导,导致早期的盆底损伤被忽视,从而延误病情。

误区五:只有生完孩子的女性,才要盆底康复

除了妊娠和分娩,衰老、肥胖、便秘、盆腔手术等也会造成盆底功能下降,如果出现尿失禁、排尿困难、大便失禁、便秘、性功能障碍、不明原因的盆腔疼痛等问题,需要及时就诊。

以上这些错误的认知,可能会使女性朋友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医生提醒,女性朋友请重视盆底健康,出现漏尿、阴道松弛等症状尽早治疗,不要等到更年期激素下降、各种盆底疾病接踵而至时,才后悔当初没有早早进行康复治疗。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产后   子宫   盆腔   肛门   杭州   损伤   误区   身材   疾病   医生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