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最后,比拼的是内心的力量

很多人过了四十岁后会发现,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明显的差距。曾经一起玩耍的同学、朋友,以前的亲密无间,现在见面却突然有了巨大的鸿沟和隔阂,有人位高权重、说话做事有板有眼,而有人则泯然众人,还是当初的模样。即使当初同一个宿舍的同学,或者同时进公司的同事,经过时间和经历的冲刷,都会变得差距巨大。

为什么大家起点都差不多,却会产生这么大的区别呢?到底是哪方面的因素在发挥着作用?是命运?还是自己的能力?

也许《人民日报》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命运有三个转折点:原生家庭、夫妻伴侣和觉醒的自己。

命运的转折点

而人生的变化,有时就是抓住了一些人生的转折点,不管这个转折点是你努力得来的,还是家庭或者贵人相助,只要抓住了,就有可能跨越阶层或者超速发展。当然,这有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那个时间,你恰好站在这个转折点上。这就需要你的运气、实力、能力的加成了。


每个人都有硬件和软件

我们每个人都有硬件和软件两种能力:硬件,是我们身上可以看得到的拥有的东西;软件则多是我们内在的东西,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才能有所了解。

就像【@小鹰与玫瑰】所说的,人生有实有虚!实的方面有房子、车子、票子、地位、家族、荣誉、学历...,这是我们的硬件;而虚的方面有关系、性格、认知、口碑、利益、敬畏、人情世故...,这是我们的软件。


人生成功的要素

人生到底靠什么才能成功?是靠硬件,还是靠软件?靠家庭、人脉、团队、学历....,还是靠感情、关系、认知....?就像手机的硬件和软件。到底是去追求硬件的性能,还是追求软件的提升?

从短期看,家庭、学历很重要,但从长期看,家庭和学历带来的硬件影响逐渐变小,而带来的软件作用会越来越大。高学历带来一个人的认知、人脉、自信、坚定、优越感...,是比学历本身的名校价值更加重要的东西。

在职场中,学历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敲门砖,一个是过筛子。当一扇门紧闭起来的时候,别人敲不开门时你拿个清华北大985毕业证,门就会对你敞开;当一堆简历放在面前,面试官对谁都不了解,只能看学历,大专、职业学校的首先被筛掉,而你可以留下来。

在职场中,最终看的一定是贡献和能力、是性格、是关系、是智慧、是人情世故....,而不是学历、荣誉。而往往高学历的人在这方面,受到的儒家思想越重,限制也就越多。

职场就像是爬山,一步一个脚印往上爬,一靠体力,二靠毅力,就像软件和硬件。能爬山的基本上都是正常人,硬件有差别但是不会太大,所以最终决定的因素,就是毅力。

但是很多有着优秀身体条件的人,并不一定是最终能够爬上去的人,也可能半路放弃,也可能走走停停,耽误了时间。

我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有着更好的身体条件,但却输给了条件不好的乌龟,是因为乌龟有着更坚定的意志和清晰的目标。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决定我们人生高度的,硬件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软件水平。

但也不是说硬件水平没有用。硬件水平决定了我们在哪个平台,而软件水平决定了我们在这个平台的高度。

举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硬件条件好的人一般容易做凤尾,而软件条件好的人一般容易做鸡头,当然软硬件条件都好的人,肯定是凤头。


要培养一套好的软件系统

1、定期反省自己

我们每个人出生时没有自带BGM,但是自带着BUG,无论是谁,都避免不了有很多毛病和缺点。而我们是通过生活的困难和挫折,一点点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然后一点点改掉。

“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的方式,读书、交友、思考、领悟、旅游...,像我最喜欢骑单车和写日记,记录和复盘自己的经历和过往,有哪些地方是做的不好的、应该如何改变,从而变得更好。

【一个人,三十岁之前的成功主要是家庭的因素,而三十岁之后之后的成功来源于自身】。但不可否认的是,原生家庭带给了我们很多的东西,是刻在骨子里面的。例如性格,老话说“本性难移”,就是因为自身的性格,来自于基因和童年,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骨子里面。

但是,我们依然要努力去改变,因为只要有改变,总会慢慢向好。我们可能无法改变恐惧的性格,但是可以增加突破的勇气;我们可能无法改变愤怒的本能,但是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变化;我们可能无法改变逃避的本性,但是可以想办法沉下去面对一些事情。


2、推动内心的觉醒时刻。

觉醒时刻】很重要,类似有些得道高僧的【开悟】,面对世界万物,有了一种超自然、超脱物外的上帝视角,能够脱离性格、物质、社会、规则...的限制;以前的价值观会被彻底推翻,以前信奉的信条也会被彻底改变,成为了一个不被情绪、世俗、条条框框限制的人,也就愈发强大。

有的时候一旦觉醒,就会发现自己身上背负的压力,会变得没那么重;过于看重的事情,也没有那么重要;原来容易被情绪绑架,现在可以置身情绪外用心观察。

曾经信奉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在职场中却需要坑壑一气;曾经的濯清涟而不骄,职场却告诉我们要懂人情世故;曾经羡慕大隐隐于林,实际上高手都是大隐隐于朝,在红尘中披荆斩棘;曾经以为孔融让梨是道德楷模,现在发现司马光砸缸才是更大的智慧。就像《天道》中的丁元英,宁可背上不孝的骂名,也要给父亲拔氧气管,正是因为他跳脱出世俗价值观,不畏惧别人的闲言碎语,只关注老人家的痛楚和未来家庭的幸福。

多么透彻的领悟


3、不要让情绪轻易被绑架

这世界上,解读一件事情有很多的角度和立场,站在A的位置上,这个事情做得很漂亮,而站在B的角度上,可能这个事情一塌糊涂。所以很多事情信息传递的时候,要么有筛选,要么有引导性。

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很容易被绑架:一句话怒从心起、一条信息心花怒放、一个眼神内心恐慌、一个片段泪眼摩挲....。

真正的高手,一定是情绪钝化的人,一定是个长情和慢情的人。遇到事情,先搞清楚状况,再思考措施,而不是马上释放情绪,哪怕是情绪释放也是有目的;不会遇到点事情就惊慌失措、领导安排个任务就屁颠去做、一句奉承就飘飘欲仙。真正的高手,一定是波澜不惊、宠辱不变、临危不惧。


硬件能力同样重要

说了那么多,好像硬件实力没那么重要。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软件很重要,硬件同样很重要,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加乘。基数只有0.1,乘上一万倍也不如基数是一万厉害。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构建优势、补齐短板,让硬件变得强大才是根本。

以前起微信名都是叫什么“天一、山高我为峰...”,尽显张狂;年纪大了就开始“容易、静水流深、问道...”,显得很有深度;再老一点可能看得更透,就开始“蓝天、大海、黑云...”,以物铭志又不着痕迹。年少轻狂的时候总以为人定胜天,只有经历后才知道,胜天可以,但是背后的付出不是一句话就可以的,而是需要脚踏实地一点点的积累和突破才行。

不要轻易地搞运动式的活动、打鸡血、背水之战、破釜沉舟、望梅止渴...,来达到小宇宙爆发的效果。

发挥主观能动性,这种方式没错,但是不能经常使用。【背水一战】最多也就是把800个人的力量发挥到1600人的效果,加上一些运气和投机,还要加上类似996和福报的手段,偶尔使用还行,长期使用赢面很低。

真正的高手,一定是一步一步的构建,通过谋划、算计、组团队、挖墙脚、掺沙子..,构建起来强大的实力,大部分只用八成力,只有在关键的时候出全力。


套用最近挺火的一句话:“决定你命运的,不是某一分钟,而是每一分钟”。人生的成功,不能靠家族、靠运气、靠鸡血、靠忽悠...,人生真正能够依靠的,是实力、是努力、是觉醒、是毅力、是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人生   转折点   情绪   内心   学历   性格   事情   条件   力量   硬件   家庭   软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