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制造业迁移报告出炉 整体迁移企业逾七成留在广东

中国发展网、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王晓涛报道 日前发布的《深圳市制造业迁移全景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深圳市制造业外迁企业选址首选省内。整体迁移的企业中,74.5%迁移至广东省内;局部迁移的企业中,36.3%迁移至广东省内。除广东外,浙江、江苏、江西和湖北是承接深圳制造业企业外迁最多的省份。

由深圳赛迪方略咨询顾问有限公司编制的《报告》,以近十年来深圳市制造业企业迁移活动为研究对象。《报告》中的“整体迁移”,即企业注册地址变更;“局部迁移”,即企业注册地址保持不变,但通过新设、收购、合作等方式在深圳市外其他地区成立子公司或关联企业。

整体迁移方面,经统计,2016-2021年间,深圳市累计有556家制造业企业注册地址变更至市外其他城市。局部迁移方面,《报告》统计了深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等1520家重点制造业企业直接控股50%以上的子公司数据。《报告》中深圳市制造业企业迁移数据均来源于赛迪顾问研究监测。

产业转移是指产业从发达地区或产业成熟区向欠发达地区或产业潜力区转移,是产业在地理空间布局上的变化,表现为要素流动与企业迁移的过程。

广东省以合作共建为抓手,统筹谋划推进省内产业梯度转移。在省产业转移园的带动下,部分珠三角地区产业加快向外转移扩张。河源、梅州、汕尾等地有效融入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阳江、清远、韶关、云浮等地有效融入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产业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环珠三角区域逐步嵌入珠三角产业分工体系。截至2021年,深圳市在全省内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河源、汕尾2个地市合作共建了7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有序推动产业转移和扩张,跨区域协同机制成效显著。

《报告》认为,深圳企业迁移具有五大新特征:一是外迁首选省内。二是传统制造业外迁增多但增速放缓。三是外迁行业集中在电子信息领域。四是外迁企业规模较大。在整体迁移的企业中,有95.6%的企业注册资本超千万元,其中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至1亿元的企业占比75%,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迁移至市外的深圳市制造业多为大中型企业。五是注重生态聚合。珠三角地区成为深圳市制造业企业外迁主要承接地。整体迁移方面,有81.4%的企业迁往珠三角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山市、东莞市和广州市;局部迁移方面,有87%的企业迁往珠三角地区,主要集中在东莞市、惠州市和珠海市。此外,粤东和粤北地区是广东省内除珠三角地区外的主要转移地。

在《报告》中,赛迪顾问分别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有序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两个维度,分别面向深圳市及其他城市提出对策建议。

对深圳市而言,在当前生产要素制约问题突出、外部地区在深招商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应正确看待企业外迁现象,着力构筑产业发展“护城河”。赛迪顾问建议,深圳市一是应明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向与布局,持续提升产业能级;二是推进企业外迁监测预警工作精细化,扎实做好企业服务;三是探索产业转移合作共建新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共进发展;四是不断完善制造业发展要素支撑,持续巩固优化发展环境。

对其他城市而言,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经济超常规发展的重要手段,应牢牢把握新时期发展机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构区域经济发展“新优势”。赛迪顾问建议,一是加强自身产业基础研究总结,明确区域发展方向和目标;二是精准对接适宜产业和重点企业,持续优化地方产业结构;三是因地制宜做强特色产业载体,提升产业基础配套能力;四是着力提升产业要素支撑能级,优化产业转移发展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粤北   广东   粤东   制造业   报告   企业   深圳市   深圳   省内   产业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