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素材积累100篇

5.梁启超信守承诺

1884年,12岁的梁启超中了秀才。主考官广东学政叶大绰接见了被录取的学子。梁启超很有礼貌地说:“叶大人,学生有件事恳请您帮忙。”

一个12岁的小小学子,竟敢在三品大员学政面前提要求,叶大绰先是吃了一惊,然后笑着说:“你有什么要求,请说来听听。”他态度和蔼可亲。梁启超听后,十分激动,说:“学生临来考试时,对祖父许下了诺言。如果我这次考试被录取,就请求主考大人给祖父写一幅诞辰寿言。”“你为什么想这样做呢?”主考官想弄清梁启超的想法。梁启超深情地说:“我的祖父虽然一生没有中举,但他用全部的精力辛勤地培养我。我今天能够考上,全亏祖父的培育之恩。今年,祖父刚好70大寿,作为孙子,我应该感谢他,最好的礼物就是写一条寿言,既肯定他的一生,又表扬他的精神。我想来想去,觉得只有学政大人写的寿言才能满足这两层意思。如果您能写一幅赠言给他,这是他最大的安慰和礼物。因此,我冒昧地求大人帮忙。”叶大绰听了梁启超的话,觉得他是个诚实的孩子,说的是真心话。他被梁启超的诚信感动,于是欣然地接受了梁启超的请求,挥笔为梁老先生写下寿言。


6.晏殊敢讲真话

晏殊小时候就诚实、正直,并且聪明过人。他7岁能作文,14岁时大臣张知白向皇帝推荐他为“神童”。皇帝召见他,要他与1000多名考生同时参加考试。考场上,晏殊沉着冷静,卷子答得又快又好。皇帝十分高兴,赏他“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第二天是复试,题目是《诗赋论》。他一见题目就说:“这个题目,我曾在10天前做过,草稿还在,请求另外出题。”皇帝听了,觉得这孩子很诚实,特别喜欢他,后来被破格任用为翰林。一次朝中大小官员到京城郊外游玩,举行盛大宴会,晏殊没有参加活动,而在家里和兄弟们读书作文。

一天,皇帝要为太子挑选老师,但没让大臣推荐,而是直接点名要晏殊担任。大臣们很惊讶。皇帝说:“我听说晏殊经常闭门读书不参加宴会,这样一个忠厚谨慎的人,放在太子身边最合适。”晏殊拜见皇帝谢恩时却说:“我不是不愿意游玩,不愿意参加宴会,而是因为我家贫穷办不到。我要是有钱,也会去的。”皇帝见他如此肯说实话,对他更加赞赏,更加信任,后来让他当了宰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诗赋   孙子   京城   主考官   祖父   大臣   宴会   太子   学子   素材   诚实   皇帝   题目   大人   礼物   孩子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