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坛皇后”李玲蔚:曾夺得世界冠军13次,对丈夫儿子一直有愧疚

28号晚,第27届羽毛球世锦赛圆满落下帷幕。2金1银1铜,国羽队再次展现了他们无与伦比的统治力。这一话题再次登上热搜,也让00后们认识了李玲蔚、林瑛、吴迪西等羽坛名将。

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羽坛皇后”李玲蔚,上世纪80年代打遍天下无敌手,如今她是否还在继续她的体育事业?现在过得怎样?

1964年,李玲蔚出生在浙江金水的一户普通人家。

与大众印象中高挑有力的身材不同,刚出生时的李玲蔚因为早产气息微弱,健康状况极差,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小女孩活不了多久。但李玲蔚的姥姥不信邪,尽力想让外孙女活下来。

李玲蔚身体弱,姥姥就将鸡蛋碾碎一点点喂给她,还拜托隔壁的体育老师带着李玲蔚跑跑跳跳,增加运动量。

没有跑鞋、没有专业跑道,李玲蔚就穿着塑料凉鞋在煤渣地上跟着体育老师锻炼。瘦小的李玲蔚不想跟别人踢球,她就学着不要太大力气的羽毛球,每天联系挥拍不亦乐乎。

而时间就在李玲蔚一次次挥舞球拍中度过,也许是因为经常的跑跳运动,李玲蔚厚积薄发,从瘦弱矮小逐渐变得比同龄人还要高一头,身体也强壮起来。

运动带来的好处不止于此,在李玲蔚11那年,因为天赋异禀,她被选入浙江省羽毛球队开始集训。

在浙江省羽毛球队,李玲蔚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这位未来的“羽坛皇后”还未修炼出沉稳大气的性格,就被迫离开家进行艰苦又枯燥的训练。

体育训练中受伤是常事,集体生活也没有家里照顾的事无巨细,但与生俱来的自尊心让李玲蔚不愿向教练开口求助。

教练也明白这个年纪的小运动员不能一味打骂,也是要哄着,注重心理需求。有时候李玲蔚偷偷掉眼泪不想训练,他就亲自把饭打好送到李玲蔚宿舍。当李玲蔚的胳膊因为长时间打球变得红肿时,教练又找来红花油为她小心按摩。

可以说教练是又当爹又当妈,成功让十一岁就离家训练的小李玲蔚感受到家的温暖,也为她未来走上教师道路扎下种子。

放平心态的李玲蔚球技突飞猛涨,并在1980的全国羽毛球锦标赛中一举夺得女单冠军,同年入选国家队。

球路多变的李玲蔚很快在国家队崭露头角,她速度快、力量强,善于分析对手每一步动机,经常用眼花缭乱的假动作骗过对手。

很快,李玲蔚就作为国家队主力参加了羽毛球世锦赛。

这次世锦赛是中国羽毛球队参加的第一个世界大赛,在此之前,中国羽毛球协会一直被国际羽联无理拒之门外。

就算之前在许多国际大赛中夺得头筹,中国羽毛球队也只能被称为“无冕之王”。

我们是否能在这届羽毛球世锦赛中取得“开门红”,成了中国羽毛球队制霸国际球坛的关键节点。

从加拿大的法拉尔到英国的特罗克,这场世锦赛名将云集,各种球路的羽毛球运动员悉数登场。

半决赛中,李玲蔚遭遇名将特罗克,开局不利。

特罗克球龄长技术强,能攻善守变化多端,甚至身材都要比李玲蔚大一圈。

在主场观众一片嘘声的劣势下,李玲蔚8比10起手落后对手。按照规则,如果对方再拿一分,李玲蔚就要丢掉这一局了。

李玲蔚擦了擦手心的汗,想起教练陈富寿当年教导她的话:“作为一个优秀运动员要用脑子打球,开始发挥不好是正常现象,端看你如何处理。

冷静,自乱阵脚反而会给对方可乘之机。李玲蔚在心中不断告诫自己,对方力气大,她就拼步法,对方擅长进攻,她就用网前技术应对。

在李玲蔚的冷静布局下,她一分一分地将比分追平,用灵巧的脚步和罕见的速度以12比10反败为胜,夺下第一局。

第二局开始,李玲蔚不给对方适应的时间,再次改变战术,引诱对方上网同时快速抽杀后场,顺利拿下这一盘进入决赛,最终打败队友赢得本届世锦赛冠军。

冠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一次比赛中李玲蔚不幸半月板撕裂,队医给她打了封闭后,她又再次上场比赛夺得金牌。

而这只是她多次受伤中的冰山一角,在李玲蔚25岁退役时,医生根据她的颈椎骨质推算,她的骨头已经跟50岁的人一样脆弱了。

从1983年到1989年,大大小小共计61枚金牌被李玲蔚收入囊中,在赢得数不尽的鲜花与掌声同时,李玲蔚看着自己的诊断报告,明白是时候告别赛场了。

1989年的春天,李玲蔚怀着不舍与遗憾办理了退役手续,但她没想到等在办事处门口的是她相恋两年男友阎庆毅的求婚。

阎庆毅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从小就热爱羽毛球,李玲蔚就是他的羽毛球女神。

两人由李玲蔚的前队友介绍相识,在羽毛球方面特别有共同语言,很快就坠入爱河。

恋爱后的阎庆毅为了不影响女朋友的训练,严格约束自己去羽毛球队探望李玲蔚的频率,只为让她全身心投入训练之中。

就在这年夏天,李玲蔚和阎庆毅在北京领证,正式结为夫妻。

退役后的李玲蔚不愿彻底离开心爱的体育事业,她选择进入大学深造,想着以后还能从事相关工作。对于妻子的计划,阎庆毅自然是举双手赞同,成了一个完美的“贤内助”。

深造后的李玲蔚回到国羽队当教练,每天早出晚归。在文化单位上班的阎庆毅就肩负起照顾孩子的责任,不让李玲蔚两头跑。

有时国羽队需要去外参赛或者训练,阎庆毅就帮李玲蔚收拾行李。一句“不要担心,家里有我”,让李玲蔚的心非常踏实,仿佛回到全身心在国羽队训练的时候。

丈夫支持妻子的事业,儿子也不遑多让。

一次阎庆毅和儿子同时感冒,李玲蔚又出差在外训练,父子俩病得起不来床谁也不想动,就这样在床上躺了一天,只吃了半碗米粥。

也就是这一大一小都热爱运动,病来得快去得也快,才能在李玲蔚回来之前病好。

感冒退去的父子俩严守口风,半点没跟李玲蔚讲这件事,反而疼惜她膝盖不好还要在外奔波。

直到有天儿子再次感冒,为了安慰担心的母亲开玩笑说:“这有啥,有次我跟老爸都感冒起不来,我俩都在催对方起床做饭。

李玲蔚得知父子俩的辛酸,她愧疚地流下泪水:“我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

一听这话,阎庆毅赶紧握住她的手:“你是我的羽毛球女神,能为你减轻负担我心甘情愿。”

旁边的儿子也表明心迹:“你是干事业的妈妈,我们理解你更爱你。

家里有坚实后盾,李玲蔚的事业自然节节攀升,在她执教的这几年,张宁、龚睿娜等一批国羽队中流砥柱逐渐成长起来,开启制霸国际羽坛的征途。

后来的李玲蔚在采访中提到此事感慨万千,如果没有这一大一小鼎力支持,她不可能取得如今的成就。

李玲蔚的感慨也与96年国羽队改革有关,当时她与其他几位教练集体辞职,陷入了人生低谷。

从蹒跚学步开始,李玲蔚就与体育结下不解之缘,后来的人生更是被羽毛球占满,现在离开了国羽队,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干嘛。

就在这迷茫时期,是丈夫和儿子给了李玲蔚走下去的力量。

不上班的时候,阎庆毅就陪着李玲蔚听音乐、回娘家散心,利落安排好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儿子闫鹏则找各种话题让李玲蔚转移注意力。

闫鹏喜欢游泳,他就经常分享游泳馆趣事,分享今天游了多少米。在儿子的鼓励下,李玲蔚不再颓废,她要给儿子树立好的榜样。

下定决心的李玲蔚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开始学习。03年北京申奥成功,凭借几十年体坛经验和出色的外语水平,李玲蔚顺利进入奥组委工作。

重新回到体坛的李玲蔚没有停止学习步伐,同年她又到北京体育大学攻读博士,并在两年后顺利取得学位。

这些年有别的国家邀请李玲蔚出国执教,但都被她拒绝了。

李玲蔚在2016年成为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后工作更加繁忙,平日与丈夫和孩子聚少离多,又怎么舍得出国留下父子俩?

更重要的是,李玲蔚觉得自己是国家培养出来的,自然也要回报国家。

去年,李玲蔚来到杭州师范大学任教。在欢迎会上,李玲蔚表示希望能培养出更多的体育老师,“没有体育老师,就没有现在的李玲蔚。

在丈夫和儿子的支持下,58岁的李玲蔚再次扬帆起航,这次的她着眼于更大的舞台,要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体育教育人才,让体育的火种从她这里传递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羽坛   儿子   名将   世锦赛   中国   愧疚   羽毛球   皇后   羽毛   球队   教练   家里   丈夫   李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