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了个羊”让人抓狂的背后,我看到了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原因

这几天,咱们的身边都充斥着“羊了个羊”这个看似简单、实则磨人的小程序游戏。第一关简单,第二关的通过率不到0.1%,但很多人都为了当这不到0.1%的幸运儿,一次又一次地挑战通关。随着挑战次数的积累,越重复越让人“念念不忘”,以至于“才下手头,又上心头”。

很多人都觉得很难理解,明明是很简单的堆叠式消除游戏,为何却能让人越玩越上头,欲罢不能?但如果你也亲身体验了一把游戏,那你很可能也会像其他人一样,捧着个手机,不停地“羊了个羊”。

探究本质,“羊了个羊”是有成瘾机制的,这个机制就叫做“老虎机效应”。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佐治·K.西蒙曾这样解释“老虎机效应”:这是一种心理效应,产生于虐待和操控的关系中,使受害者即使经常想过要离开也还是会保持现状。

就像玩“羊了个羊”,你明明知道第二关很可能就是过不了,也知道玩这个游戏很浪费时间,但你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想要玩了一盘失败又继续,甚至大半天的时间都宅在沙发玩这个游戏。

而游戏的制作方,也是颇费了些心思的。

看到这,你是不是有些恍然大悟了。往往正是这种简单易上手的游戏,时时给你反馈,适时地给你鼓励,让你有一种“努力不会白费”的错觉,总相信着下一次一定会时来运转,屡败屡战,为游戏贡献了无数的流量。

而孩子沉溺于电子产品,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比如刷视频,操作很简单,打开app就可实现,并且你刷的每一个视频具有随机性,你好像手中拿的不是手机而是一部百科全书,能让你学到非常多的知识,让你体会到“不断学习”的喜悦和快感。虽然,这只是一种假象,你学到的只是碎片化的知识,无法成为一个体系。且短平快的视频强烈冲击着你的大脑,让你缺乏甚至慢慢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特别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积极探索着这个未知的世界。同时,他们也需要被认可,当父母不能给予他们足够的陪伴和乐趣,手机很好的迎合了这些性格——陪伴、关注、鼓励、提供乐趣。

换言之,我们家长的角色正被手机慢慢地取代。而这,也是信息化时代不得不正视的“时代之殇”。

同样身为家长,竹妈每天的时间也是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工作、带娃、码字、阅读、交际……也有很多时候,我就想着我要摆烂了,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陪伴着神兽上蹿下跳。比如这次火爆全网的“羊了个羊”,我就花了好多时间在玩。而竹也小朋友看到妈妈没有理他,就主动跑上来跟我一起找游戏里的各种图标,铃铛、桶水、火苗、叉子……试想一下,如果长期以往,那娃一定也会跟着沉迷于具有神奇老虎机效应的手机而无法自拔。

希望我自己,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家长们,咱们在照顾好自己的同时能够忙里偷闲地陪陪孩子,陪她去户外运动打打球,陪她上个亲子课多体验,陪她看绘本涨知识,并且尽可能地关注她,实时地鼓励她,咱们自己也化身为具有老虎机效应的“神奇家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西蒙   孩子   上手   老虎机   电子产品   效应   乐趣   神奇   家长   机制   原因   简单   时间   知识   手机   游戏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