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县城看发展|生态桑植绘就共同富裕画卷

“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姐带,郎去当兵姐在家,我三五两年不得来”……很多人知道桑植,是因为这里是一片红色热土。不过来到桑植,首先引入眼帘的是满目翠绿。

青山连绵,碧水蜿蜒。近年来,张家界市桑植县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过程,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以绿衬“红”,用绿养“绿”,桑植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共同富裕之路。近年来,桑植荣获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先进县、首批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县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以绿衬“红”,围绕生态强旅打造红色旅游“增长极”

洪家关是贺龙元帅故里,湘鄂边界有名的红色小镇,也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一个重要节点,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点之一。瞻仰贺龙铜像,在伟人故里追忆红色往事,再吃一顿“红军餐”,这并不是在洪家关旅游的全部。登上贺龙桥,脚下是玉泉河在流淌。“到张家界看山,来桑植看水”,随处可见的清澈河流,轻快欢唱,让每一步都变得轻盈舒畅。

近年来,洪家关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绿色生态游、乡村休闲游,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目前,全乡已建有机蔬果采摘园、绿色有机茶园、泉峪山体公园等多个集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好去处。

在洪家关回龙村的思家农庄,草莓、火龙果、西瓜等水果长得俏、卖得欢。“农庄种植了白雪公主、越心、红颜、越秀、香野5个品种草莓,主要利用高架种植方式,让草莓在特殊的基质中成长,不施药,环保又卫生。”思家农庄创办人李仕胜表示。

还有水田坪村,一片片茶园绿意盎然,游客可以感受采茶乐趣;小平原南岔村的蔬菜地里,紫茄子、红辣椒,长得正茁壮……

以绿衬“红”,桑植围绕生态强旅打造红色旅游“增长极”,以高质量的生态资源为红色旅游赋能。以洪家关红色旅游景区建设为例,桑植县坚持严厉治违、严管建房、严控风貌、严治污染,推进核心景区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加快推进景区厕所、游客步行道、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给游客提供红色魅力、自然魅力的双重体验。红军体验园、红色教育培训暨研学基地、柳杨溪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竹坪乡村旅游精品景区和一批集生态教育、生态科普、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景区成为新的打卡热点。

用绿养“绿”,围绕生态兴农鼓起绿色农业“钱袋子”

桑植是全球200个重要生态区之一、全国17个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全国三大国药库之一”,湖南四大水系之一的澧水从这里起源。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8%,地表水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区空气优良率达98%以上。桑植靠优质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绿色产业——桑植白茶。

“我们从零开始建设标准化的桑植白茶加工厂房,大胆进行产品创新,指导当地茶企采用新工艺标准加工白毛茶,并全部进行收购,盘活了桑植毛茶加工企业,使茶农年均增收60%。”湖南湘丰桑植白茶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骁说。

现在,“桑植白茶”已经成为了桑植的响亮名片,桑植县成为中国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和湖南省8个茶叶重点县之一。目前桑植茶叶种植面积7.95万亩,其中2万亩是原生野茶,从事茶业人员7.45万人,现有规范加工主体56家,规模以上企业6家。

桑植以白茶为主导,打造“三叶两材”(茶叶、烟叶、粽叶和食材、药材)特色农产品基地,实现桑植白茶产值5亿元,粽叶产值3.5亿元,稳定产烟10万担,中药材2.9万亩,推动桑植蜂蜜、桑植萝卜等生态食材及药材规模化、链条化、安全化、绿色化发展。峰连天际处,茶翠沁心脾,棕香绕山间,乡村振兴之路上,桑植迎来了“千倾澄碧”,书写了一幅“茶山绿、粽叶香、农民富”的新画卷。

潇湘晨报记者李姝 实习生覃赟 通讯员甘政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桑植   桑植县   生态   白茶   农庄   景区   画卷   县城   红色旅游   乡村   红色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