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22岁就二婚的儿子:我发现真正的富养,是富在眼界养在格局

提到大衣哥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2011年,42岁的朱之文身穿军大衣,在节目《星光大道》上凭借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草根歌手,还登上过央视春晚的舞台。很多人都非常钦佩靠自己努力打拼的朱之文,亲切地叫他大衣哥。

近日,大衣哥朱之文的儿子,22岁的朱单伟(朱小伟)二婚的消息引发了热议。

朱小伟第一段婚姻是和护士陈亚男,2年前,大衣哥为儿子准备了奢华的婚礼,三金彩礼婚房婚车算下来差不多500万。好景不长,去年12月,两人宣布离婚,之后朱小伟一直就在家。大衣哥因为疫情影响,大部分演出活动被取消或推迟,他靠干农活补贴收入。

新儿媳是小学老师,大衣哥十分满意:“姑娘人很好,有文化修养,懂礼貌。”据悉,俩人拍摄婚纱照花了10万,大衣哥又给儿子新买了200多平的婚房,目前只是订婚,大衣哥就送出一辆宝马。

朱单伟和妻子拍婚纱照的花絮↑

大衣哥家的新喜事,让人又感慨,又很担心。朱小伟22岁依旧还是一副废柴模样,感情的经历也有些波折,小小年纪就结过两次婚,实在太少见。

今天,我将和妈咪Jane黄静洁老师一起聊聊,在朱小伟身上被忽略的家庭教育,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朱小伟14岁时,觉得学习太苦,一开始大衣哥还愿意拿钱哄他好好读书,可朱小伟把钱拿去打游戏;请过几位家庭教师,都被朱小伟气跑了……朱小伟想着反正家里这么有钱,初中没念完就辍学了,整日沉浸在游戏、动画和零食里,大衣哥对此的态度是——不想念那就算了吧,在家种地也可以

“让他在家种地也可以,找个通情达理的媳妇,过完这一辈子就行了。”

朱小伟成年后,在大衣哥的一些日常视频中,我们能看见朱小伟出门买衣服、理发,都是由大衣哥陪着付钱,朱小伟就像个十多岁的孩子跟在旁边。到了要结婚的时候,媳妇是父亲选的,丰厚的彩礼也都是父亲准备的。

大衣哥的女儿朱雪梅,同样初中没读完就辍学了。16岁时,朱雪梅被骗进了传销组织,大衣哥的处理办法很简单粗暴——再不让孩子和陌生人接触。

朱雪梅很少出门,长到了200斤,没有什么朋友,下楼只有两件事:拿快递和买烤肠。大衣哥后来对女儿的打算是——找个近的婆家嫁出去就好了。

大衣哥曾经也想过让孩子走唱歌道路,在大衣哥成名前的30年里,每天凌晨4点都会去河堤练嗓,如今他也不忍心让孩子吃自己吃过的苦;大衣哥也试过把儿子培养成自己的经纪人,但朱小伟还是让人失望了:

“20来岁的朱单伟能做的只是拎箱子,和叫朱之文起床。”

【小花妈妈】:静洁老师,我从这些大衣哥和儿女的相处细节里,能看到他在子女教育里失败的一面:用物质帮孩子铲平人生的一切困难,无底线的满足。在物质上,目前大衣哥还有能力给两个孩子托底,让他们不上学不工作不付出,就可以过得很好。可年近60岁的大衣哥,并不能为子女扛一辈子。

【静洁老师】:一个22岁的男孩,一般情况下应该已经学有所成,或者刚踏入社会立业,再或者最起码能做到独立成长,这些在朱小伟的身上,我们都没能看到。

真正的富养,应该是富在眼界,养在格局。

虽然大衣哥自己致富成功了,但儿女双双没有学历没有工作,甚至一度连健康的体态都没有。回想起走红前的日子,一家人一星期只有十几块的生活费,面对突如其来的财富,两个孩子都变得“懒散”了起来,失去了青少年应有的学习动力和心智成长。

最糟糕的是,大衣哥出手大方地帮助老家村民时,孩子没有看到父亲的爱心和善心,相反误以为家里有钱就可以任性地花钱。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三流的父母让孩子花钱,二流的父母跟孩子谈钱,一流的父母教孩子赚钱。

在我看来,教孩子赚钱就是让孩子拥有一份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和养活自己的生存能力。

【小花妈妈】:在朱小伟的第一段婚姻中,年长他3岁的陈亚男是大衣哥亲自挑选的儿媳妇,俩人的婚礼备受瞩目,陈亚男辞掉了原来的护理工作,转向网红领域。在大衣哥的流量加持下,陈亚男凭借带货赚得盆满钵满,还开起了自己的个人工作室,投资影视公司。

婚后的朱小伟,在陈亚男飞速成长的时间里,他始终原地踏步,没有半点长进:

媳妇直播,他就坐在直播间后面玩手机,无所事事。媳妇带货介绍产品,他却只顾得吃,话都搭不上一句;

拍摄段子,一个简单的动作需要反复重拍,用陈亚男的话:你适合演一棵树;

考个驾照,仿佛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仅一句“朋友们,我考过了科目一”说得满脸通红……

直播间里,网友对朱小伟的吐槽是:“中间坐个呆子啊。”

夫妻俩的步伐越来越不一致,陈亚男当年只有20岁出头,便有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而朱小伟还是个初中辍学的“大龄孩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两人的婚姻注定走不到一起。

朱小伟前妻采访时所说↑

一味地用物质去富养孩子,忽略孩子的未来,离了物质,孩子便一无是处。陈亚男在离婚时说:“我承认,我是相中了他的家世。”离了这家世,朱小伟什么都没有剩下。

突如其来的阶级跨越,改变了大衣哥一家的生活质量,却没能改变教育思想的贫瘠,想让孩子健康成长,不是一味地给孩子铺好路,父母可以参与孩子的成长,但不能完全代替和包办。

【静洁老师】:大衣哥对待子女的方式让我想到了一个词——“Snowplow parenting铲雪车家长”,是“Helicopter parenting直升机家长”的升级版。

Helicopter parenting直升机家长是指,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头顶上空的监视者,随时准备俯冲下来,解救孩子于 “水深火热” 。

而Snowplow parenting铲雪车家长,为了确保子女一路坦途,从直升机爸妈的盘旋导航,变成子女人生的正驾驶。这种家长好比铲雪车,扫除孩子走向成功的道路上的一切障碍。

有人这样形容铲雪车家长:他们头戴探测仪,手持清扫器,随时准备采取行动。

这样孩子就可以不用遭遇任何失败和沮丧,也不会走歪。

【小花妈妈】: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中提到:康奈尔大学曾对3642名家长做了一次关于教养形态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受访家长认为“投入时间最多、陪伴最多,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加护式教养,已成为当今很多家长的教养方式。

【静洁老师】:“投入时间最多陪伴最多的,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昂贵的’教育这没错,但我们要避免对孩子过度保护,让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成为铲雪车家长,替孩子清除成长之路的所有障碍、确保孩子拥有一切最好的做法,听起来很美好,但这样是正确的吗?

我的答案是No!

家长如果总是对孩子过度保护,TA永远都长不大。

带着“不能让孩子吃我受过的苦”的执念教育孩子,特别容易用力过猛、矫枉过正。过度保护就是一种诅咒,反而会成为束缚孩子成长的紧箍咒。

我之前在《世界周刊》读到一篇来自中国移民美国家庭的投稿,#26岁的独子不工作怎么办# 里面的家长就存在着对孩子过度保护的问题。

文中提到的男孩初到美国时一切正常,学习和生活也没出现太大问题,但是毕业后,没有选择工作,除了每天打游戏无事可做……

在他身上出现的问题是:在家太舒适,导致了他停滞不前;父母供给他舒适的家庭环境,外出遇见种种挑战就不能应付了。

所有像朱小伟这样“巨婴”的诞生,都源于铲雪车家长式的过度保护。

从小就被过度保护的孩子,小到穿什么衣服三餐吃什么,大到工作结婚都需要父母的介入。当孩子不能参与自己的成长,就等于从来不知道如何成长。

是否能融入社会才是检验一个人和一对父母养育成果的最终标准,而这项检验是综合性的。社会适应包括了自我认知、生活自理、自控能力、人际交往、环境适应等等。

请让孩子参与成长,培养适应社会型的孩子,才是我们的使命。

朱小伟小时候↑

即便我们对孩子有再多的爱,也请控制好自己的感情,克制住那些无益的激情和冲动。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唤醒的过程,而不是随心所欲地雕刻。

孩子就像是一棵树,只有在自然成长环境中,不断地被环境修剪,才能长得越来越挺拔,但其中的奥妙是孩子必须能经得起环境的考验,家长必须放手让孩子进入具有挑战性的那个环境。

对于大衣哥儿子二婚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们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大衣   雪车   眼界   直升机   媳妇   格局   子女   儿子   家长   父母   老师   孩子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