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虚”,口渴、消瘦、尿多?这一仲景名方,巧妙化解

我们前面有说到,糖尿病的发生离不开五脏六腑的损伤,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肾虚型糖尿病”。

什么是肾虚型糖尿病,就是通过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来看,主要是由于肾虚引起的。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患者张先生,54岁,刚开始看到他时,身材消瘦,面色灰暗,随身带着一个很大的水壶,一直在喝水。当然,喝多了尿就多,在看诊的这段时间,他就跑了3次厕所了。

见诊时患者自述口渴多饮、尿频多、睡觉不好、精力不济、畏寒怕冷,小便浑浊。血糖值特别高,20mmol/L。

看他舌苔,舌质淡、苔白。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在中医上,“消渴”分为三消,分别为上消、中消,下消。《景岳全书·杂证谟》中写到:“上消者,渴证也,大渴引饮,随饮随渴,以上焦之津液枯涸,古云其病在肺,而不知心脾阳明之火皆能熏炙而然,故又谓膈消也。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饥,不为肌肉,而日加削瘦,其病在脾胃、又谓之消中也。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黄赤,为淋为浊,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渐消瘦,其病在肾,故又名肾痟也。”,这位张先生的糖尿病就属下消,主要是由于“肾虚”引起的。

肾被称为人体的“水脏”,负责代谢身体内的水液,是人体的3大水官之一。

肾阳虚弱,那么就会导致体内的津液不能正常地运转,那么就会感到口渴,没有得到利用的水只能下行,因此尿液就会增多,这就是张先生一直感到口渴、尿频多的原因。

另外,“肾主封藏,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虚则导致了身体内的精微物质得不到封藏而外泄,那么人就会消瘦。

肾主黑色,如果肾虚则会引起肤色发黑、黄

看到这里,再对应患者的症状,我们不难看出,张先生的主要问题就是“肾虚”,而且还以“肾阳虚”为主。

患者情况已经了解完了,于是给患者开出一方。

熟地,淮山药,山萸肉,桑螵蛸,金樱子,骨碎补,茯苓,制附子,杜丹皮,泽泻,肉桂粉。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服用半月后,尿液浑浊,口渴,身体乏力的症状有所改善,血糖10.3mmol/L,效不更方,继续给患者开了14剂服用。

半个月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体重也增加了,血糖6.5mmol/L。

让患者服用“六味地黄丸”加以巩固疗效。一年后随访,患者症状稳定,没有反复。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方子的用药思路。

此方中“制附子、肉桂、骨碎补”滋补肾阳。“牡丹皮、泽泻、茯苓可泄肾浊。金樱子,桑螵蛸”能减小便,固摄精微物质。“熟地,山药,山萸肉”具有滋补肾阴的良好功效

这个方子主要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主要在此方上进行加减使用。

中医讲究一人一方,从古至今,对于病症的医治,大多中医都是根据古方再结合病人体质进行加减用药,如果你也有糖尿病的问题,可以留下你的症状,我会给你进行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口渴   消瘦   桑螵蛸   糖尿病   泽泻   附子   津液   巧妙   症状   患者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