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梅长苏的最大助攻,蠢萌的蒙大统领,为何能得梁帝信任

文/紫依

《琅琊榜》里我曾经做过一个角色喜爱度排行榜,蒙大统领以幽默上榜。

说实话,蒙挚作为禁军统领,曾经是赤焰军的旧部,虽然只呆过一年,但他从未被牵涉其中。

而且他还是林殊骑射的启蒙师傅,更是一个敬仰祈王的人。

这样带着浓厚色彩的人,为什么别人都被牵连洗劫一空,而他反而能成为皇帝最信赖的人之一?

梁帝不但让他掌管京城内5万禁军,还事事征询他的意见。

这样一个关键性人物,梅长苏早在进京5年前,就已经写信联络,并告知身份,提前布局了。

可生性多疑的梁帝,为何对他那么信任?

禁军统领是个什么职位?

还记得梁帝生日宴会上,莅阳长公主刚开口,请求作为赤焰旧案的首告时,梁帝就已经气急败坏地喊人来将她拖走了。

可这时,谁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是蒙大统领,他指挥禁军,把宫内的侍卫和太监等拦下,于是梁帝的指令成为一纸空话。

紧接着,他又跪下来,请求梁帝让莅阳长公主把话说完。

这事情,要是发生在十几年前,莅阳确实已经在盛怒之下,被拖出去处理了,话都没能说完三句;

但如今,禁军已经尽在掌握之中,梁帝身边已无人手可供调配。

若你还不明白,我再说一事。

还记得九安山誉王叛变一事吗?

当时,蒙大统领带着各宫的侍卫,一起守护猎宫,坚持了三天三夜,直到援军赶来。

敌军10万,禁军才1万,可最后护卫梁帝安全的,恰恰正是他们。

除了守护皇宫的安全之外,禁军还管理着皇宫的前后左右,以及京城的各个城门,只要能通到皇帝跟前的通道、大门小门,都归他管。

可以说,梁帝这是把自己的人身安全,都放在蒙挚手上了。

于是,有不少人认为,蒙大统领的存在是个bug,但实际上,他有可能一开始才是那个

霓凰择婿,大殿上,萧景睿被百里奇打败后,苏哲提出用孩子比武,梁帝首先咨询的就是蒙挚。

对他是十足的倚重。

蒙挚的家世不够显赫,只是个武夫,还有不怎么够用的脑容量,是怎么一步一步走上权力中心,站在皇帝身边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吧。

01足够蠢萌,让人不自觉地卸下心防

可以说,《琅琊榜》里的快乐,有一大半是蒙大统领给的。

他看似武大三粗的大老爷们,可全剧的人最喜欢逗他,欺负他,就连靖王也总是露出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

为什么呀?

因为他给人的整体印象就是蠢萌。

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他说话从来不过脑子。

比如,他替梅长苏物色了一处宅子,看起来很荒凉,实际上却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宅子与靖王府的后门挨着,可修一条密道,供他们秘密谋事。

当梅长苏问,你是怎么发现这个地方的?

他立马得意地说,我飞上去的呀。

那小表情啊,就像做对了事情,等着大人夸奖的小孩子一样。

等梅长苏的地道建好后,他一说要带蒙挚去见靖王,蒙挚立马就开心地答应好呀好呀。

于是,梅长苏便问,如果他们两人一起见到靖王了,怎么解释啊?

他立马吃鳖的样子,自知犯了忌讳。

每每如此,他就一脸无奈地说,小苏啊,我看你干脆就告诉靖王得了。

此时,一旁的霓凰郡主,也是一脸笑意地看着他。

那么整座苏宅,谁跟蒙挚玩得最好呢?

那自然是飞流啦。

瞧见没,飞流只跟两个人投缘,一个是豫津,一个是蒙大统领。

前者是因为都爱玩,后者则是因为打不过,便总想着要欺负。

比如有一回,飞流兴冲冲地拿了个梨,递到蒙大统领的手上,他还以为飞流良心发现,有好吃的居然只给自己,却没给苏哥哥。

结果他一咬就发现,奇酸无比,“酸的?”

“所以给你啊”

像梅长苏这样的人,一脸就看透飞流的小心思,可蒙大统领却丝毫不设防,给点阳光就灿烂,真是直肠子。

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懂转弯。

太子被幽禁东宫,却未正式倒台,梁帝其实是念旧情,心有不忍的,毕竟那是自己亲手带大的孩子。

可偏偏太子以为前途无望了,便开始自甘堕落,于是还在国丧期间,在自己的寝殿内声色犬马,饮酒作乐。

梁帝本来是好心好意去看望的,结果被不争气的儿子气得不行,却又无法下定决心夺其东宫之位,于是气愤难当之际,他只是下令蒙挚接管东宫而已。

当蒙大统领以无旨意,自己无法执行为由,再三请求梁帝明文下旨时,高公公立马明白梁帝的心思,并且一再打断他。

直到他把当时的情形复述一遍之后,梅长苏和靖王都读懂梁帝和高公公的意思了,只有他还蒙在鼓里。

这一次,是靖王费了好大的口舌,才点拨透他。

都是从不谙政事开始,靖王在梅长苏的助力下,已经可以辨清楚形势,分析利弊了,可蒙大统领呢?

他依旧是那个看不懂,猜不透君心的人。

梁帝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正是他这种让人一眼看透、心里藏不住事的弱点,让人不由自主地放心。

梁帝很喜欢咨询三个人的意见,原因却各不相同。

一个是高公公,可他轻易不表态,总在装傻充愣,但心里跟明镜似的;

一个是纪王,他总是吃喝玩乐,聊天就像话家常,看到什么事情只管跟梁帝说;

还有一个就是蒙大统领,他说话不经过大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梁帝问什么就说什么。

相比于前两者的不轻易表态,蒙大统领属于张嘴就来,从来不藏着掖着。

看出来了吧?

前两者是有大智慧的人,梁帝想从他们嘴里听到大实话,恐怕很难;

唯有蒙大统领,好拿捏,又猜不透梁帝的心思,总能起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惊人效果。

这件事情,在除夕夜赐菜的内监被杀一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喜庆的日子里,却有人能在禁军的眼皮底下杀人,梁帝觉得丢面子了,所以他气不过,虽然明知不是蒙大统领的过错,但还是打他一顿板子,还命令他一个月内破案。

谢玉和梅长苏都对形势看得清清楚楚,却只有蒙大统领蒙在鼓里,他还天真地以为,自己若真未按照要求破案,会失了梁帝的信任,丢了禁军统领的位置。

结果梅长苏一来立马说,“你破不了案,才是正常,你要是真破了案,皇上不是高兴,而是该忌惮了。”

蒙大统领像极了现实中的你我,有话直说,绝不藏着掖着让人去猜,这样的朋友值得一交。

02能力强,武力值MAX

为什么蒙大统领看起来那么无脑,但却能稳居禁军统领之位呢?

还不是因为他是整部剧里武力值MAX的人。

所谓术业有专攻,他虽然脑子不灵光,但身手却极好。

剧中有交待,他是大梁境内的第一高手,也是琅琊榜上的第二高手。

在这一点上,他和飞流就很像。

他们都是心思单纯的人,对于所谓的党争,算计人心,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玩弄手段等等,都没什么兴趣,唯独喜好练武。

人至纯,则更容易在技艺上精进。

他总能神不知鬼不觉地翻墙,来看梅长苏,“满院子的人都没发现我,只有飞流察觉了”

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他的身法确实了得。

而他最英勇的场面,就是誉王叛乱,他以一万禁军,抵抗13万叛军,守住猎宫3天3夜的时候了。

豫津命人清点各宫的人手,然后统一报给蒙大统领,一切归他指挥。

那么少的人手,那么猛烈的攻击,他却能用各种防御手段,通过精妙的排兵布阵,固守那么久,实在是厉害。

哪怕是城门将破,他依然把精锐力量排在猎宫前列,最后以7000人的损失,完成了守卫任务。

要知道,如果不是内有蒙大统领,外有靖王和霓凰郡主,那么光以梅长苏的才智,也不可能在数倍的兵力面前,坚持那么久。

誉王完全没在料到自己有可能会失败,我们也是。

只是这一役,让我对蒙大统领刮目相看。

03忠义在心,不在于名

按理说,这样一个有勇无谋的人,注定是走不远的,可他为何会如此圈粉?

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颗赤胆之心。

我曾统计过,认出梅长苏是林殊的先后顺序。

其他人都是通过一些蛛丝马迹认出的,而只有蒙大统领,他是梅长苏进京前5年,写信告知的。

梅长苏与他在雪庐里的第一次私下会面,信息量很大。

如果说他对其他人都是只说三分话,那么对蒙大统领,绝对是打开天窗说亮话。

一方面是蒙大统领这人,你要是不把话挑明了说,他可能半天都在云里雾里;

另一方面,坦诚相告才是梅长苏拉人入伙的最大诚意。

毕竟,蒙大统领要是不掺和这趟浑水,已经可以养尊处优,安心度日了;可一旦加入,“万一失败,我担心蒙家世代忠良之名,毁于一旦。”

他不像其他人,完全没必要跟着梅长苏赌这么一招。

靖王就是个闲散王爷,若能成事,他就可能继位称帝;

言侯已经是个游离在朝政之外的侯爷,若能成功平反,不但心愿得了,他自己也能再次施展抱负;

霓凰郡主,她虽然手握重兵,却从不得梁帝信任和偏袒,只是一味地防备;

这些人,他们除了信任梅长苏,相信当年的真相之外,背后都有着自己的目的。

也许没那么明显,但成功的获利是很大的。

唯有蒙大统领,他从来不涉党争,又是梁帝亲信,誉王想要拉拢,太子亦想倚仗,于情于理,他实在没必要加入。

可他却说了一句“忠义在于心,不在于名。”

他明明只在赤焰军里呆过半年,与林殊不算是有太亲厚的情谊,否则不可能那么多党羽都被铲除,梁帝还对他委以重任。

他的投诚,对梅长苏的大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他既能吹风,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梁帝的决策,又掌握着梁帝的身家性命,能够与梅长苏起到里应外合的作用。

而他之所以愿意帮忙,只因梅长苏本身要的就不多。

梅长苏只是想在梁帝在位时,心甘情愿地重审赤焰旧案,还林帅一个清白而已。

这个请求的前提,一是梁帝绝对安全,不动摇禁军的职责;二是只要真相,不求名份和其他;三是政治清明,扶持合适的太子的人选。

如此分析来,蒙大统领始终秉持的就是忠义二字,他既无私心,也无叛意;既维护梁帝的安危,亦追求冤案的真相,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利益。

这就是纯臣啊!

结语

梅长苏在事成之后,烧掉了工部和兵部的令牌时说过:

“党争就像一场噩梦,有的人永远困死在这场梦里,有些人可以醒过来。

而蒙挚,是一直清醒的那个人。”

对于蒙挚来说,只要实力够强,做好份内事,忠于国家,哪怕他有弱点,无论走到哪儿,是让领导真正器重的人。

在骨子里,他并不忠于某个特定的君主,而是忠于让国家发展得更好的那一位。

这样的忠,才是真正的忠,而非愚忠。

蒙大统领如此丰富饱满的一个人物,怎能不让人喜爱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忠义   旧案   禁军   京城   宅子   东宫   郡主   蒙在鼓里   侍卫   人手   公公   太子   皇帝   真相   心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