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山东发现一块巨石,像极毛主席,毛新宇:大自然也在想他

2008年,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中攀爬登山路径的一名游客抬起了头。刺眼的太阳照向他的眼睛,让他感觉有些模糊不清。

这是城阳为了开发崂山北麓旅游资源所修建的山路,他所处的景点,正是青峰山一带。游客四处欣赏着美景,可一次无意间的转头,却让他发现了一块神奇的石头。

他不敢置信地揉了揉眼睛,惊声大叫起来——这块石头,怎么看起来这么像毛主席啊!

神似毛主席的巨石

这一言论很快就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的注意。大家过去没有仔细地观察过山的模样,仔细一看,的确是与主席有些相像。

2009年,经过上级领导的讨论和决定后,青峰山改名毛公山。无数游客慕名而访,只问看一看那形似毛主席站立的石头,缅怀一下那位虽然逝去,但永远留藏在我们心中的伟大领袖。

这块城阳奇石很快就吸引了全国人民的注意,甚至有人赞叹,这块石头不仅奇,而且还非常的“绝”。

(毛公山风景区)

说他奇,这的确是一块奇石。但说他绝,又绝在什么地方呢?

世人认为,此石共有三绝。第一绝,是绝在石像的浑然天成。这块石头史书从未有过记载,也未有人为雕刻的痕迹。

只是第一眼,人们就能详细地认出,这块石头是毛主席身着中山装,眺望远处的场景。

仔细观看,人们可以看到“毛主席”的额头是由一块突出的巨石组成的。其余的石头,组成了栩栩如生的鼻子、嘴唇、脸颊、下颚灯。

而头发和毛主席独一无二的大痣呢?那是由山林和大树组合成的。从远处看去,一片绿色的山林就像是毛主席特意梳成的发行,几乎与本人无二。

青岛毛公山

十多颗大树则缠绕在脸颊上,组成了毛主席显眼的大痣。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远比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来得更为雄浑!

而第二绝,则是绝在此石的独一无二。全国天然形成的,与毛主席类似的石像并不在少数。海南也有一个毛公山,山上也有一块类似毛主席的石头。

甚至平常时候,也会有收藏家发现一些天然的,与毛主席类似的石头。

可如同此石一样,形似毛主席眺望远方的石头,却只有这一块。大部分的石头,都是与毛主席卧躺的时候类似,成站立姿态的,还只有这一尊。

可以说,这块石头是全中国都找不出第二块的奇石。这正是它的第二绝,绝无仅有、独一无二。

海南毛公山

第三绝,是绝在一个巧合上。我们都知道,毛主席出生于一八九三年,逝世于一九七六年,一生活了八十三岁。

而这块石头刚好就高八点三米,气势巍峨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奇石的高度与毛主席的年龄竟然一致!可谓是无巧不成书的第三绝。

为了应和这尊天生天养的奇石,景区在毛公山道路的两侧设置了国旗一条街,同时树立了六十二块展示牌。

展示牌通过文字与图像的方法,为游客描绘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重要活动与著名诗词。

青岛毛公山

该回廊绵延四百余米,是名副其实的革命历程文化长廊。

为了方便游客游览毛公山,城阳区街道、社区三级财政投入了一百七十多万人民币修建了登山栈道。

两年来,城阳区在登山路径的投资已经超过了三千万,修建长度更是长达二百二十多公里。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游客能够更好、更轻松地登上毛公山,观看那尊神奇的奇石。

青岛毛公山

亲孙来访,抒发感怀

奇石的出现很快就引来了一个人的注意——他正是毛主席的亲孙子,也是毛主席唯一的嫡孙,毛新宇。

2009年5月25日,毛新宇携家人来到毛公山,亲眼看一看这尊由大自然雕刻的巍峨石像。

当毛新宇到达崂山北麓后,山脚下的村庄顿时开始热闹起来——他们敲着锣,打着鼓,欢迎这位毛主席的亲孙子来观看那块巍峨奇石。

他们用这种的方式来表达着自己的毛主席的思念,与对毛新宇的欢迎。告别了热情好客的淳朴村民后,一行人正式开始攀爬毛公山。

(毛新宇)

这并非是毛新宇第一次来到青岛——实际上,他在十一岁的时候就来过,而且来过很多次。

“我从十一岁以后到上大学前,基本上每年都跟父母来青岛度假!”走在山间的小路上,毛新宇显得有些激动,他似乎对能看到石像感到十分兴奋。

他健谈的与工作人员和随行记者聊着天,回忆着自己过去的时光。他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海水浴场和崂山,经常在那里游泳、登山。

毛新宇说,这两个活动是他最大的爱好:“我对青岛,对山东是很有感情的!”

毛岸青与毛新宇

而对于毛新宇的父亲毛岸青来说,青岛也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那时他小时候的事情了——那时的毛岸青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只能靠卖报、拉车为生。

一次工作中,毛岸青不幸遇到了巡逻警察和特务的毒打。也正是这次毒打,给他的头部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如果没有强烈的刺激还好,但一旦出现强烈的刺激,后遗症就会让毛岸青疼痛欲裂。

在接到了大哥毛岸英的死讯后,毛岸青一下子就病倒了。他不得不在多处城市辗转养病,这也是为什么毛新宇会多次来青岛的原因之一。

毛主席与毛岸青、邵华照

离山顶越来越近,很快就能看到那尊奇石,毛新宇也开始回忆起与爷爷发生的故事。

“我和爷爷有很多共同的爱好。”毛新宇如此说道。他说,自己与毛主席都很喜欢读书,游泳,就连喜欢的学科也一样,都喜欢历史和哲学,这种接近爷爷的感觉让他十分开心。

毛新宇的目标,就是成为与自己爷爷一样的人。他想要掌握那些爷爷曾掌握的知识,来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据随行人员所说,毛新宇曾在二零零九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了三分提案,每一份都与毛泽东思想有关,这与他对毛泽东思想的深入了解和领悟密不可分。

毛新宇

在毛新宇看来,毛泽东思想无论是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还是现实社会中都能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毛泽东思想是永不过时的。

在说谈中,几人登上了毛公山,眺望着那尊奇石。

人群一时间沉默了下来,他们望着那尊石头,似乎又回想起了那个仿佛可以支撑天地的老者,那个改天换地的主席。

这是大自然对伟人的怀念。”毛新宇说道。他看着那块奇石,久久不能回过神来,似乎又回想起了,幼时记忆里,那道模糊的身影。

或许大自然也在想念他,更何况有血有肉的人们,尤其是他的后人们。

(毛新宇在毛公山)

红色传承,永不落幕

对于毛新宇来说,毛主席是他人生中永远不会忘记的一道身影。

那是一九七零年的一个暖冬——一个小小的身影被抱了出来,他,就是毛主席二子,毛岸青之妻邵华诞下的孩子,也是毛家唯一的嫡孙。

毛主席对这个孙子的降世非常高兴,他亲切地看着眼前可爱的小男孩,为他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毛新宇。寓意新的天地,新的世界。

毛主席

这代表着主席对其深深的期盼,他希望毛新宇能够在未来,让新中国变得更好,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

毛新宇的父亲是毛岸青,因为父亲早年受伤、头疼严重,所以毛新宇的日常教育都是由母亲邵华所负责的。

在很小的时候,毛新宇就在母亲的引导下接触了爷爷毛主席的诗词。一开始的毛新宇还只是听,但很快他就在母亲的要求下朗诵、默背出来。

(毛岸青、毛新宇、邵华合照)

在读诗、背诗之中,毛新宇开始逐渐理解这些诗词中的丰富含义,对自己的爷爷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有才气的大文豪。

虽然毛新宇与毛主席接触的时间较短,只有短短的六年零八个月,两人甚至连一张像样的照片都没留下,但毛主席对毛新宇的影响却是极大的。

在毛新宇的眼中,自己的爷爷毛主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伟人,几乎是万能地“上帝”。

毛新宇对毛主席的感情是十分崇拜的,而主席在毛新宇心中的形象,更是十分复杂的。他不仅仅是亲人,更是仰慕的领袖。

毛主席

毛新宇说,以学者的角度来看,毛主席是一个十分完美的人。他是伟大的领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新中国在他的手中缔造,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而从个人的品质来看呢,毛主席毫无疑问也十分优秀。他有着高尚的品德,还有着仁慈博爱的美好性格。

从认知结构上来讲,毛主席有着渊博的知识面。

从艺术领域来讲,毛主席又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从人格魅力来讲,毛主席更是人民心中最伟大的领袖…无论从哪个方面,毛新宇都找不出爷爷的一点儿缺点。

毛主席

在父亲、母亲的教导,和伟大的爷爷的鼓舞下,毛新宇选择了自己人生的道路——他会将研究和宣传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毕生使命。

这与母亲的一个决定不无关系。那是1992年,毛新宇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之后发生的事情。

那时的毛新宇刚刚大学毕业,与普通人一样,他也在苦恼着自己该从事什么工作。

“或许,研究感兴趣的明清历史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毛新宇想到。

大学时的毛新宇

可当知道了儿子的想法后,邵华却坚持让毛新宇研究毛泽东思想。这让毛新宇十分不解——为什么我一定要这么做呢?

然而邵华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看法。她说,如果你不是毛主席的孙子,你自己愿意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但是你是毛主席的孙子,你就有这个责任来研究毛泽东思想。

如同一道闪电一样,邵华的话惊醒了毛新宇——是啊,我是爷爷的孙子,毛泽东思想的接班人。这么伟大的事情,我不来做,又有谁来做呢?

这是一份传承,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毛新宇义无反顾的接了过来。

毛新宇与父母

1993年,在毛主席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毛新宇于母亲的鼓励下成功入党,正式开始进行自己研究、发扬毛泽东思想的工作。

怎么让世人更好的了解毛泽东思想,了解伟大的毛主席呢?毛新宇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著书立作。

他出版过许多书籍,与毛主席有关的就有《沿着爷爷的足迹》、《我为爷爷唱新歌》、《会当击水三千里》等。

可最出名、最为世人所熟知的,还是2003年,毛新宇出版的《我的爷爷毛泽东》。

(图为书上下册)

那是冬天,北京王府井的书店中。足足能容纳200多人的多功能厅被挤得水泄不通,而他们的目标,正是眼前坐在椅子上,一本正经为读者签名的毛新宇。

这是他花了三年的写的书——早在2000年的时候,毛新宇就有了这个想法。那时,许多作者都劝他写一本关于毛主席的书,就连自己的母亲邵华也有这个意思。

在母亲和读者们的鼓励下,毛新宇从2001年开始准备,写出了这本有着重要价值的《我的爷爷毛泽东》,这本书生动形象的刻画了毛主席的理想追求,肯定了他的历史功绩,并从后人的角度去分析、看待那位可敬、可爱的老人。

毛新宇全家在韶山

为了写出这本书,毛新宇曾经多次返回韶山,向乡亲们搜集有关毛主席的资料。不仅是韶山,每一个毛主席曾经去过的地方,对于毛新宇来说,都如同朝圣一般。

比如武汉——这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毛主席生前曾三十六次去过武汉,既然是爷爷曾经多次去过的地方,自己也要走一走。

怀着这样的想法,毛新宇来到了武汉。他来到武汉的时间是星期六,与三十六年之前,毛主席来到武汉的时间不谋而合。

看着眼前的滚滚江水,毛新宇感觉自己的内心都充满了豪气。他坦言,自己酷爱游泳,但还没从长江游过。“我也要争取常畅游长江!”毛新宇如此说道。

毛主席游长江

说完,他看向那张毛主席在检阅时挥手的照片,似乎陷入了沉思。

临走前,毛新宇握笔写下了对爷爷的怀念:“永远怀念敬爱的爷爷毛泽东”。

除去武汉外,沙洲坝与延安也是他曾多次去过的地方。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他要走过每一个爷爷去过的地方,去看看毛主席留在那里的身影和足迹。

毛新宇站立在沙洲坝的水井旁,看着旁边的石碑,感动得落泪。石碑上所写的字,正是沙洲坝居民们对毛主席的怀念与热爱。

而延安呢?毛新宇曾四次踏上这片革命老区的红色土地。他站在一块农田上,静静的伫立着,据说,这是毛主席曾经耕种过的土壤。

延安

毛新宇的眼眶逐渐湿润了起来,在迷离的泪水和雾中,他似乎又回到了幼年时期,看到了哪个可敬、可爱的老人,听到了那爽朗的笑声。

他接过了拴在黄牛身上的犁把,在菜地上翻腾起来,两个身影似乎跨越了时间与空间,逐渐的开始重叠,交错…

在研究、发扬毛泽东思想之余,毛新宇也不忘记将革命的火种继续传递下去。

2000年,毛新宇在飞机上遇到了自己的真爱。那是一个江苏镇江的姑娘,名字叫做刘滨,2003年12月26日,毛新宇的儿子毛东东出生了。令人惊讶的是,可爱的毛东东居然与毛主席是同一天生日。

(图为毛东东)

2008年全国政协会上,毛新宇手握一摞照片,满面笑意的把它们分给了委员与媒体记者。那是两百张毛东东的照片,短短的一会儿,毛新宇的手就空了。

这也是毛新宇独特的,为人处事的哲学。他认为,公众对家人的目光是避免不了的。与其把自己的孩子过度保护的太严重,倒不如让他从小就被人所知。

2009年,一次重庆晚报记者与毛新宇的谈话中,叙述了毛新宇这么多年来对毛主席的真实看法。

毛新宇直言,自己如果不参军、不入党的话,或许会轻松很多。因为自己就可以将毛主席当作一个普通的老人,一个普通的爷爷,但这也意味着他不会读懂毛泽东思想。

毛新宇与妻子刘滨

从家庭的角度来说,毛主席是毛新宇的爷爷。可是从军队。从党的方面来讲,毛主席却是毛新宇的领袖、统帅。

无论他去什么地方,毛主席的身影与目光都会激励着他。他会感觉到自己身上沉甸甸的份量,那并非是他一个人的荣耀,而是家族的荣耀,是毛主席的荣耀。

毛新宇发自内心的钦佩着毛主席所做的伟大成就。他永远都忘不了自己的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正如他永远都无法忘记年幼时,爷爷模糊的背影一般。

“要说我和我爷爷相比,我只是他的千分之一。”毛新宇如此说道。从他的眼睛里,我们似乎还能看到时代对那名伟人的怀念。

红色的火焰,至今还在燃烧着、传承着,永不落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崂山   韶山   孙子   青岛   毛泽东思想   武汉   山东   巨石   大自然   爷爷   石头   母亲   发现   地方   毛新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