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巨头被赶出中国,垄断市场长达30年,曾说:绝不培养中国员工

虽然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整体的发展起步较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在我国抢占市场并形成了垄断。

就有这么一家美国企业,垄断市场长达30年,其创始人还曾表态说:“绝不培养任何一个中国员工。”但如今这家美国企业却被“赶出”了中国,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事呢?


这家企业,就是大名鼎鼎的甲骨文公司。甲骨文公司英文名叫“Oracle”,曾是全球最大的企业软件公司,被称为“纯软件公司的先驱”。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红木滩,其创始人是拉里·埃里森。

1979年,埃里森推出了“甲骨文2号”,作为计算机软件史上第一个由纯软件公司开发的商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这套软件被卖给了美国军方使用。80年代,甲骨文公司上市,上市的第二年就收入就高达1.31亿美元——那可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啊!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甲骨文公司也进入了国内市场,凭借“数据库”技术上的优势和雄厚的家底,甲骨文迅速垄断了国内市场。

在“大数据”技术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数据库技术就是让无数计算机公司都痴迷的对象。建立起数据库,就意味着掌握了大量用户信息和用户数量,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指南针一般的作用。

那个时候,我国的互联网信息技术都很薄弱,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而掌握了完整数据库技术的甲骨文,就轻松拿下了100%的国内市场份额,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垄断!

这一垄断,就是30年!

根据以往的公开资料显示,和甲骨文公司合作,除了被要求购买它的技术之外,还需要每年向它支付20%的数据库费用作为服务费。而且即便是长期合作的大客户,甲骨文也不会给出一分钱的优惠。

如此高昂的价格,让不少公司都无奈摇头。但是没办法啊,市场就这一家有这样的技术,不买还能用谁的呢?

甲骨文垄断国内市场的那几年,当真是作威作福,赚了个盆满钵满,而且丝毫不掩饰对中国的敌意。

2008年,甲骨文公司还想“惩罚”我国三大运营商之一的联通公司,试图让联通一次性缴纳高达6000万元的服务费罚款,并以停止服务作为要挟。联通心里那叫一个憋屈啊,但是苦于没有可替代的产品,只能出了这笔钱。

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地位,甲骨文公司还实行“去中国化”策略。埃里森明确表示,不能让中国培养出比美国更多的工程师,所以公司不能对中国员工进行培养,也不会让中国人进入公司高层。

所以,中国员工在甲骨文公司始终处于企业的最底层,也基本没有晋升的机会。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现了变化。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对甲骨文的横行霸道越发不满,大家都意识到如果不能抢过主动权,就只能一直受甲骨文的欺负。于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纷纷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

2009年,阿里巴巴成立云计算公司,以每年高达10亿美金的研发费用为代价,耗费4年,终于研发出了第一款OceanBase数据库产品!2013年7月,甲骨文的数据库正式退出淘宝的核心广告系统,中国企业开始“摆脱”甲骨文。

另外,华为也研发出了GauusDB分布式数据库,安全性和产品力都非常出色。到目前为止,有超过1000家金融政企行业的大客户正使用华为的技术,包括四大行之一的工商银行。

甲骨文不仅也失去了客户,同时有了竞争对手,而这些仅仅是它为自己的傲慢所付出代价的开始。

中国企业开始“去甲骨文化”,各类政企也纷纷前往阿里云、华为考察参观,甲骨文公司逐渐走上没落的道路。

起初,甲骨文还只是零星地裁员,后来发展成越来越多的员工主动离职。因为在甲骨文得不到任何升迁的机会,反观国内其他互联网公司有着更广阔的空间。云计算的出现,让甲骨文“僵化”、“守旧”的弊端暴露无遗。

2019年,甲骨文公司于5月份大裁员,北京研发中心900多名员工被裁,他们按照N+6拿到了高额赔偿。这也意味着甲骨文公司在中国彻底的溃败,它最终被迫离开了中国市场。

如今的阿里、华为、腾讯、百度甚至是酷派,这些国内互联网大厂都没有停止过自主研发的道路。甲骨文虽然还是一家美国巨头企业,还有着较大的市场存量,但在回归中国市场这件事上,已经看不到任何希望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美国   中国   华为   员工   甲骨文   中国市场   国内市场   巨头   数据库   市场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