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飞中国航班,与台湾省“建交”,把美日当靠山的帕劳怎么样了?

“帕劳,这里是天堂,这里充满了七色海。每当我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就如同被囚禁的鸟儿飞出了禁锢的牢笼,彻底得到了解放。”

一位去过帕劳旅游的中国游客曾这样感叹到。

其中所说的帕劳,正是位于西太平洋、关岛以南700英里处的小岛国。该国的主要经济支柱为渔业和旅游业。

这里有碧蓝如洗的天空,棉花糖似的朵朵白云,还有这梦幻般的七色海以及奇幻的水下世界。曾吸引了无数国人前来观光旅游。

然而以景色纯净著称的帕劳,其发展历史却极为复杂,自独立以来,一直依附于美国、日本等国家谋求发展,至今未与中国建交。

曾擎起帕劳旅游业的中国游客,却被帕劳诟病,甚至停飞航班,将中国游客拒之门外,着着实实上演了一出农夫与蛇的故事。如此“忘恩负义”的帕劳,如今又是何种状况呢?

帕劳独立的辛酸史

说起帕劳的独立,大半部都是血泪史。这个国土只有4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只有2万多人的国家,最早的历史可追到400年前。

400年前,有人开始居住在这里,最早时期这里还不叫帕劳,称之为贝劳或是帛琉。

1710年,国外的航海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当时西班牙一支探险队开往海域探索未知的世界,途中发现了帕劳这块土地。但他们并未就此驻足此地,只是被纪录了下来。

直到18世纪末,这支探险队的探险记录在欧洲广为传播,一些欧洲人慢慢开始涉足于帕劳。原本帕劳的土著,非常落后,自然就成为了被征服的对象。

1885年时,帕劳这块土地便被西班牙占领。至此,帕劳开启了它长期殖民地的生涯,期间也是“几次易主”。

在西班牙统治了13年后,被西班牙转手卖给了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崭露头角,后占领了帕劳。

日本对于帕劳这个小殖民地,倒也显示了一些人性化管理,放弃暴力压制的方式,而是选择了温和的安抚模式,实则就是在帕劳实行文化渗透。

日本在帕劳帮助他们恢复建设,开设学校,将本国文化和语言播散在这片土地上。

如此一来,让帕劳人对日本生出了好感,甚至为此感恩戴德。殊不知日本正是以此方式,来实现对这块殖民地的控制。

或许这对于帕劳人来说,也不尽然就是一件坏事,毕竟依附对他们来说,也可能是当前最好的选择。但从之后,帕劳独立后的所做作为来看,日本的殖民对帕劳确实影响很深。

此后,随着日本的战败,帕劳又成为了美国的囊中之物。1947年,联合国将帕劳交由美国托管,又开启了另一轮的殖民生涯。

看到这个或许大家会奇怪,为何一个小小的帕劳,为何会引来这么国家的争抢呢?说白了就是它的战略位置,是从太平洋进入东南亚的门户之一。

美国对于帕劳的控制可谓是非常彻底的。在帕劳流通的货币是美元,而官方语言除了帕劳方言,还有英语,当然此前日本文化的渗透,日语也有少部分帕劳人传承了下来。

帕劳没有自己的军队,据统计到了1992年,该国只有60名维持秩序的警察,而他们的国防、甚至包括法律都是源自美国,俨然帕劳成为了美国在大洋洲的“马仔”。

但即便是做“马仔”也有一颗“独立”的心。虽说经历了长期的殖民统治,帕劳依旧是向往自由的。

1969年,帕劳便开始与美国交涉独立之事,但美国当时并没有很快作出回应,过了十多年后,才允许帕劳成立了自己的政府,这才有了现在的帕劳共和国。

1981年美国过足了当殖民者的瘾,正式终止了对帕劳的托管,但这也只不过是表面上的独立。

之后美国又与帕劳签订了《自由联系条约》,其中表明帕劳政府自己治理内政外交,但防务和安全依旧是由美国负责,而且有效期高达50年之久。

帕劳大多数民众对此条约表示反对,但这并不能影响条约的签订,最终于1994年10月1日生效。而讽刺的是,那一天,也成为了帕劳的国庆日。

无论怎样,帕劳也算是从长期殖民生涯中走了出来,迎接他们的挑战自然很多,或许长期受到日本、美国的影响,最终还是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依靠,俗话说得好“大树底下好乘凉”。

为什么说帕劳在此后一直依附于日本、美国之间呢?

依附美国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帕劳的国防都掌握在美国手中,而国防是一个国家的根基,这就等同于自己的根基都被美国牢牢拽在手里,根本没有一丝反抗的余地。

那为何帕劳也依附于日本呢?这就是前面说的,日本在帕劳多年的文化、思想经营,这些已经在帕劳人心里根深蒂固了。

不妨看看帕劳的国旗,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改改颜色,那就是日本国旗。或许灵感本身就来自日本国旗吧。

当然远不止这些,1999年2月在日设立大使馆并派有常驻大使,同年3月,日本也在帕设立大使馆。

在帕劳虽然日语不是官方语言,但依旧还存在着大量懂日语的居民,甚至有一个州还将日语写进了当地的宪法中。

在帕劳各地,都能寻到日本文化的蛛丝马迹,更甚者就是帕劳政府为日军修建的“西太平洋阵亡者纪念碑”。

所以说帕劳虽说明面上走向独立,但实际上还是依附于日本和美国。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层历史背景,帕劳和中国,上演了一出“农夫与蛇”的故事。

“农夫与蛇”的故事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对于周边、乃至世界各国都是以礼相待,秉承着互帮互助的外交理念。即便对于帕劳这样的弹丸之国,也是一视同仁。

早在1996年时,帕劳首都K-B大桥坍塌,给帕劳带来了严重损失,当时中国便积极伸出援手。

其中中国红十字会向帕劳政府捐赠了5万美元,而江苏、安徽等省则与帕劳进行经济技术上的合作,据中国海关统计,截止到2001年,中帕两国贸易总额就达到了163万美元。

可即便如此,帕劳方面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和中国大陆建交,反而在之后选择和中国台湾省建立所谓的“外交关系”。

但即便如此,中方依旧秉承着大国理念,以坦荡的胸襟容纳之。可最后得到的又是什么呢?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的发展,飞速增长,很大一批中国人富了起来。物质得到了满足,自然就是对精神上开始有所追求,去看看这世界的大好河山便是很多人的首选。

帕劳虽说面积不大,但其地处太平洋海岸,独特的地理优势,造就了优越的自然景观。而帕劳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便是旅游业。

在旅游宣传和独具优势的景观下,帕劳吸引了无数人前来旅游,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中国游客。

据统计,自2013年来就已经陆续有数万游客到帕劳旅游,到了2014年,更是成几何倍数增长,达到了14.1万人,比前一年增长了34%,其中主力军便是中国游客。

对于帕劳旅游业也的支持,中国同胞可谓是尽心尽力,到了2015年2月,中国大陆游客激增到了5倍之多,人数达到了10955人。要知道当时的帕劳的总人口也就在2万左右,这涌入帕劳旅游的人数达到了他们总人口的一半多。

这是什么概念,据统计,这些中国游客带来的收入占据了帕劳GDP的近85%。这样的数据,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游客撑起了帕劳的GDP。

然而面对带来巨大收益的中国游客,帕劳方面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当年新加坡《海峡时报》作了一份报道,标题便是:中国游客涌入偏远的帕劳群岛,当地人招架不住。

在这个地处密克罗尼西亚的度假天堂,并不是人人都很高兴,帕劳一些人却担心起于长期的损失太大。

旅游局常务董事马内·辛吉奥说:

“来得非常突然,我们正着力了解情况。以前我们从未见过这么多游客,规模之大真的带来很大压力。这是个很小的国家,资源稀少,游客突增对我们是未知挑战。”

而以往帕劳的最大游客群体是日本人,但对此帕劳方面从未有过微词。

在此后,帕劳政府开始设法阻止涌入的中国游客潮,并且将来自中国的包机数量减半。

帕劳时任总统表示:

“此举不是歧视任何国家,而是为了防止该国旅游太过依赖某个市场。我们想要控制增长,还是让增长控制我们?放任这种趋势不管,就是失职。”

后又将拒绝中国游客的缘由归结于,中国游客给当地带来了困扰,包括扰民、不尊重当地环境等种种“不当”行为。却忘记了几个月前被中国游客预定一空的酒店,座无虚席的饭店。一本正经的说着不歧视任何国家,却处处“诟病”推动当地经济收入的中国游客,处处透出一股着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气味,讽刺至极。

摊开一看,原来当时日本正在钓鱼岛问题上无事生非,依附于日本的帕劳,虽说不具备任何实力,但“主人”在挑事,自己总得上去叫两声。

当然你说旅游不让去,那就可以少去,但在台湾省方面,帕劳也可谓是煞费苦心。

先是在1999年与中国台湾省建立“外交关系”,意思就是不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背着中国与中国一个省搞“亲密关系”,这明显就是一种不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

如此跟在日本、美国屁股后面,亦步亦趋,难不成就真能给中国施加制裁?

经济萧条,门可罗雀

显然,这是想多了。面对帕劳方面的“麻木不仁”,中国政府虽说素来讲究以礼相待,但面对不公正现象,也从不选择退让,中国人民自然也都挺身而出。

2017年11月,中国大陆游客纷纷以帕劳未与大陆建交为由,去帕劳旅游的中国游客开始不断减少。

随着中国游客数量的减少,帕劳的旅游业明显受到了冲击。此前在帕劳投资的中国同胞,也纷纷撤出帕劳。

据路透社报道,自2017年底,中国旅游团已经很少再去往这个热带群岛了。

根据帕劳旅游局的官方数据显示,在2017年最后一个季度,中国大陆游客已经锐减到1.4万人次,而此前来自中国大陆投资者也曾建立酒店,开发和保护大片优质沿海房地产,不过目前大部分项目已经暂停。

由于中国大陆游客下降幅度非常大,帕劳太平洋航空公司作为主要的旅游包机业务提供商在7月底宣布已经终止飞往中国大陆的航班。

空荡的酒店、空闲的游轮、关门歇业的旅行社。这便是中国游客退出帕劳的引发的现象,酒店和餐馆门可罗雀,一片萧条。

对此帕劳总统表示:

“即便如此,依旧不会与台湾省‘断交’,并承诺旅游禁令不会对当地经济造成威胁,还能增加观光业的多元性。”

然而事实证明,帕劳总统还是盲目自信了,很快就迎来了打脸时刻。

2018年11月,帕劳的旅游业已经不堪入目了,总统雷门格绍于当月10日访台,企图寻求台湾帮忙拯救旅游业。

此次访台雷门格绍透露,此并未签署新合作计划,但和蔡英文讨论了如何提升帕劳观光业,例如台湾能作为其他地区旅客到帕劳的转机点。

但单凭一个台湾省,根本无法扶持起帕劳的旅游业。

因为在此前,台当局蔡文英大肆渲染“打压论”,宣布力挺帕劳,称台籍航空除每周两个定期航班外,6月至8月将加开两个航班,每周共计四班次从台湾省直飞帕劳。

但那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统计显示,台湾游客到帕劳观光人次在2004年达到顶峰,但也仅4万人次,近年节节下滑,2017年仅9000人次。

眼看形势愈发不利,帕劳总统汤米·雷门格绍才发觉中国的重要性。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帕劳而言,支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是我们的选择。”

面对曾经繁荣的度假村,再看看如今萧条的旅游业、被暂停的中国大陆建设项目,帕劳前驻台“大使”和帕劳游客管理局前主席杰罗姆·亨利表示:“帕劳希望成为台湾和中国的朋友。”

帕劳作为目前世界上与台湾省“建交”的18个国家之一,拒绝承认“一个中国”,导致帕劳的旅游业受损严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同样的在国际主流社会中,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所谓的台“友邦”与台“断交”、并选择与大陆建交是大势所趋,毕竟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台湾省   中国   美日   靠山   日本   美国   中国大陆   旅游业   航班   中国游客   独立   游客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