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和于洋离婚14年后,她嫁商人获幸福,他娶圈外人再做爸爸

就在上个月,“羽坛女皇”张宁在网络平台上放出一套夏日自拍。照片中的她身穿黑色无袖连衣裙,看起来幸福有活力。

这位卫冕奥运女单冠军的羽坛老将如今过得如何?是否还从事深爱的羽毛球事业?她又是否走出婚姻阴影,找到自己的幸福?

1975年的一个深夜,张宁出生在辽宁省锦州市的一个医院里。她自幼身体孱弱,刚出生时仅有2公斤重,养护好久才出了院。

张宁虽然身材纤细瘦小,但她的运动神经极好,常常在校园运动会中夺得头筹。

见女儿这么喜欢运动,张宁的父亲特意买了一副羽毛球拍,想着跟女儿培养感情,弥补自己因为呆在部队导致女儿童年缺少的陪伴。

无心插柳柳成荫,张宁从此爱上了羽毛球,还在一次学校比赛中获得了体校教练的关注。

锦州体校的羽毛球教练杜志新原本是想看看有无好苗子,这下立马被张宁比赛时坚定执着的眼神吸引住,比赛完就问张宁是否有意来体校训练。

深爱羽毛球的张宁欣然答应,从此开始半专业的训练。

按照当时体校的规定,五点半就要开始训练。张宁因为要照顾家里不能住校,只能天蒙蒙亮就起床上学,一个人骑车赶往体校。

此时的张宁只有11岁,却如此坚持半年,直到被选入省队。

进入省队后的张宁没有松懈,反而更加刻苦。不管刮风下雨,甚至是每年只有几天的探亲假,她都会早起跑步,保持良好身体状态。

有一年春节,张宁的母亲早起做完饭,回屋想喊她起床,结果找半天没找到人。出门一看才发现,这姑娘大年初一早上还坚持锻炼呢。

省队时光不仅为张宁打下坚实基础,还让她收获了一份意想不到的友谊。

1974年出生的于洋来自辽宁大连,跟张宁是同年进入省队,只不过他专攻男双。不过最初两人的关系可不好,莫名其妙就看对方不顺眼,经常发生矛盾。

直到省队有次在山上集训,张宁感冒发烧到38度,躺在宿舍床上什么都不想吃。还是于洋想办法找到一包方便面,泡好了送给张宁。

十几岁的孩子哪有什么隔夜仇,这一碗泡面让张宁感动不己,两人从此成为好朋友。

1991年,张宁和于洋同时入选国羽队,两人的友谊从辽宁发展到了北京。

国羽队的张宁不再是小时候瘦弱的模样,常年运动让她的身高突飞猛涨,19岁时就长到了1.75米。

身高臂长、身体素质优秀、羽毛球天赋高,种种因素让张宁在进入国羽队三年后就获得国际比赛资格。她也不负众望,首次参加法国羽毛球公开赛就夺得冠军。

张宁的风头一时无两,所有人都觉得她是天才少女,将要成为国羽队的中流砥柱。

但现实给了她狠狠一击,在同年的尤伯杯羽毛球赛中,张宁遭遇命定对手张海丽,开启十年低谷模式。

此时的国际羽坛并不是中国队一家独大,来自印尼的小将张海丽已经拿下数座冠军奖杯,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在这届尤伯杯团体赛决赛中,中国队与印尼队暂时二比二平,最后一场比赛是张宁对战张海丽,胜者将决定冠军花落谁家。

在此之前,中国队是尤伯杯五连冠,至于能不能继续荣耀之旅,压力全部来到了19岁的张宁身上。

可惜的是,张宁没能顶住压力,最终输给张海丽,天才少女就此陨落。

赛后的质疑声让张宁的状态一落千丈,在之后的城运会、全国锦标赛、瑞士公开赛中,连续十几场比赛张宁都迈不过心里的坎,次次屈居亚军。

屋漏偏逢连夜雨,因为“万年老二”的名声,张宁痛失参加梦寐以求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参赛资格。

球场失意的张宁想要放弃,好在省队时结缘的于洋一直陪在她的身边,鼓励她支持她。一年后,20岁的张宁与于洋谈起了恋爱。

在男朋友的陪伴和开导下,张宁逐渐走出阴影开始调整自己的状态,并连续斩获三个国际大赛冠军,摆脱亚军阴影重回巅峰,开始备战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

但此时命运又给张宁开了一个玩笑,因为探亲归队迟到10分钟,张宁被禁赛三个月。

三个月看起来不长,但对运动员是致命打击。尤其是张宁被禁赛的这三个月连续举办几个大赛,她的积分由此大幅度降低,失去奥运会的入场资格。

好不容易摆脱阴影的张宁再次崩溃,她想自己也许与羽毛球无缘,一度有了退役的念头。

是当时的主教练李永波拉了她一把,“你要是相信我,就在跟我练两年,一定能去奥运会!

主教练的肯定让张宁大为感动,男友于洋也在旁边劝她坚持,要不然太可惜了。

来自教练和男友的支持让张宁咬紧牙关,她想自己十几年都坚持下来,再练两年万一就成了呢。

再次出发的张宁愈发刻苦,哪怕是禁赛期间,她也风雨不停地去球馆练球。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宁在2003年夺得世锦赛单打冠军,由此获得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不是冤家不聚首,在这次雅典奥运会中,张宁过关斩将,于决赛再次对战张海丽。

外界对于这次决战普遍不看好,一来张宁对张海丽有失败阴影,二来张宁的球路正好被对方克制。

但张宁的优秀表现出乎许多人预料,10年前,张宁不低张海丽,天才少女从此陨落。10年后,张宁再遇老对手,2:1逆风翻盘夺得冠军!

为了庆祝妻子夺冠,于洋特意提出补办婚礼。原来两人在2001年就领证结婚,但因为训练繁忙,张宁也正处于禁赛低谷,两人当时连婚纱照都没拍。

2004年10月8号,一袭婚纱的张宁将奥运金牌亲手挂在于洋脖子上,她深情表白:“军功章有你的一半。”

婚礼结束后,已经29岁张宁没有选择退役,而是继续在球场备战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会。

家庭与事业的分歧,也第一次摆在了她的面前。

于洋比张宁大一岁,他又是独生子,父母自然想要抱孙子。但北京奥运会的意义不用多说,张宁自然不愿错过这一盛事。

已经是国羽二队教练的于洋理解妻子的想法,他再次做通双方父母的意见,让公婆反过来支持张宁。

可家事处理好了,张宁的身体又出问题。常年的训练让张宁革除关节都有陈年旧伤,需要长时间治疗。

但时间不等人,张宁只能拖着病体一次又一次在球场挥动球拍,用惊人的意志力克服困难。

有次她的母亲来北京看她,正巧遇到张宁在治疗。看着医生用针管不断抽取张宁膝盖中的血水,听着张宁疼痛的叫声,母亲快步走出医务室,在走廊跟女婿一起默默流泪。

原来张宁每次治疗于洋都要陪同,但他后来实在不忍看妻子强忍病痛的模样,只能在走廊等待治疗结束。

天道酬勤,张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击败谢杏芳夺得冠军,她也成了奥运史上首位蝉联羽毛球女单冠军的运动员,此时的她已经33岁,年纪也相较比较大了。

于是2008年11月23日在上海源深体育馆举行了退役仪式,并出任国家队女单教练。

金牌背后是繁花盛锦,各路采访、演讲充斥张宁的生活,也让她忽略了维护婚姻关系。

相比较奥运冠军的妻子,于洋的羽毛球水平最高不过是东亚运动会团体第二,他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雪上加霜的是,在两人的婚姻关系中首先低头迁就的都是于洋,这让张宁形成思维惯式,没能第一时间照顾丈夫的感受,陪在他的身边。

其实在北京奥运会之前,两人的婚姻就隐隐有了裂缝。

伤痛与压力让张宁倍感烦躁,生活中一点不顺心就要发无名火。而身为教练的于洋同样也要备战奥运,压力不必张宁小。可为了妻子的比赛状态,每次先低头的都是于洋。

同年12月,这对羽坛伉俪走向婚姻尽头。

没有一地鸡毛,也没一丝火药味,两人悄悄办理离婚手续,互道珍重从此各自安好。

离婚后的张宁和于洋仍是同事,国羽队地方不大,食堂或会议室中总能见到对方的身影。

于洋选择逃避,错开大众用餐时间,减少两人相对尴尬的场景。张宁则选择用工作麻痹自己,用繁重工作进行疗伤。

时间能冲淡一切感情,离婚两年后于洋再婚,二婚妻子是全力支持自己的圈外人,两人很快有了孩子。

家庭和睦,于洋的执教成绩也是稳中向好,一批奥运冠军从他手下诞生。

与此同时,张宁也逐渐走出离婚伤痛,开始新的恋情。2010年她在德国出差时认识李昂,并在两年后步入婚姻殿堂。

李昂对张宁早有好感,一听她现在是单身就开展了热烈追求。开着体育用品公司的李昂曾经也是一名羽毛球运动员,还有过执教经历,对羽毛球见解深刻。

志同道合的两人在异国无话不谈,最终走到了一起。

2012年11月,张宁在北京生下与李昂的爱情结晶。与张宁出生时的瘦小不同,这个奥运冠军的孩子手长腿长个头大,产房里的医生护士都开玩笑说有一个奥运冠军诞生了。

有了孩子的张宁并没有回归家庭,她继续在国羽队执教。丈夫李昂对她的事业举双手支持,经常是张宁在外出差,李昂在家照顾孩子。

面对出差回来后井井有条的家里,张宁的眼眶盈满泪水,奋斗半生的心在此刻终于有了安歇之地。

去年六月,张宁入选世界羽联名人堂。回顾过去时媒体说她是大器晚成,张宁回应:“如果能选,谁想大器晚成?”

在采访中张宁还表示,现在的她想将更多地的时间用来陪伴女儿。

张宁一路走来,故事颇有几分悲壮色彩。但也正是她的坚持,让自己收获辉煌的现在,达成事业家庭双丰收的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羽坛   中国队   圈外人   体校   女单   羽毛球   商人   阴影   教练   年后   妻子   爸爸   冠军   孩子   幸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