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歌唱家李丹阳:如今57岁仍单身,将一辈子奉献给舞台事业

文 / Di

编辑 / 小情书

“她是个热情的川妹子,温柔大方歌声嘹亮;她曾是个羞涩的小女孩;却敢在万人剧场演唱;她是朋友心中的仗义人,却让淡定的韦唯闹心……”

在李丹阳自传书里,好友在简介里写下了这段对她的评价。

别的是不说,李丹阳的仗义真是被所有朋友认可的。宋祖英说:

“丹阳这人啊,是真仗义!特别够朋友。

上课朋友打电话来跟她说有事儿想请她帮忙,丹阳能立马跟老师请假,课都不上也要赶过去。”

为朋友两肋插刀,李丹阳这样性格的人可能是所有人都渴望拥有的朋友。

但是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她会更愿意花点时间陪陪自己的父母,而不是等到人去才觉得遗憾。

1.

李丹阳是谁?

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常委、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的国家一级演员、中央歌剧院副院长、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她有太多的头衔了,也取得了太多的成就。

不过对她来说诸多的身份里,唯有歌唱家这一个真正属于自己,因为李丹阳为之近乎付出了一生的努力。

时光回溯到70年代,那时的李丹阳还只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儿。

冯乃超

她的家世颇有渊源,舅舅冯乃超是革命家、教育家。

抗日战争期间,他在周恩来同志和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直接领导下筹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而冯乃超的岳父是1948年与张难先等在湖北发起反蒋和平运动的李书城。

往上数两代,李丹阳的祖辈们有很多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李丹阳的父亲是一名军人,同时也是一名文艺工作者。孩童时期,父亲的一把二胡成了李丹阳记忆中的一把金钥匙。

在多少个放学的傍晚,李丹阳和姐姐们都是被父亲拉着到河边听着二胡声练习唱歌。

一颗音乐的种子就此埋在了李丹阳的心中。

家里三个女儿,她是最小的,得到了父母姐姐们全部的关爱,三姐妹中唯有她继承父志走上了音乐之路。

那个年代,读书的都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为目标,其他的美术、音乐、体育并不入流。

李丹阳却毅然决然选择报考西南师范大学音乐系。

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一腔来自父母鼓励的热血,李丹阳在读大学时就勇敢地站上了“青歌赛”的舞台。虎父无犬女,20岁时她已经在歌唱界崭露头角。

毕业后,北京不少文艺团体向她抛来了橄榄枝,李丹阳当时并不想离家太远,于是纷纷拒绝。

选择了离家比较近的重庆市歌舞团中的一名歌唱演员。

这份工作,可能与北京相比没有很远大的前途,却足够稳定——这是无数人求之不得的事情。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李丹阳愈发感觉自己应该可以站上更大的舞台。

和父母商议之后,李丹阳辞掉了那份安稳的工作,一个人去了北京。

1989年,唱功一流的她成功进入中国音乐学院,成了金铁霖的座下弟子。

2.

来到北京后的,李丹阳很快就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在全国观众面前展现自己的机会。

1990的春节联欢晚会,一首《闹新春》让观众记住了这个唱腔独特的女歌手。

当时李丹阳的节目是晚会中第一个歌舞类节目,排在她后面的是歌手韦唯。因为李丹阳的歌旋律清脆飞扬,特别洗脑。

每次彩排的时候,韦唯都说等李丹阳唱完她上台的时候,脑子里全是李丹阳的歌声,特别洗脑……

这是她第一次登上春晚,也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在后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李丹阳上春晚的次数差不多有20次。

春晚舞台成为了她的一本记录册,在历届的晚会里,李丹阳一次比一次更稳重也更自信。

从音乐学院毕业后,又一次人生选择摆在了李丹阳的面前。

是选择像之前那样,选择一个文艺团,还是继续深造呢?都不是,她选择和父亲一样,穿上军装进军营。

成为二炮文工团的演员时,李丹阳26岁。

第一次穿上军装后,她特意照了一张相寄给了父母。很漂亮很精神,亲朋好友都争着看,还嘱咐她下次回来一定把军装穿回来让家乡的人都瞧瞧。

那时,李丹阳一头乌黑密长的头发,一支麻花辫直达后腰。

读书时同学们就对她的那条长辫子深有印象,还给她取了个别名叫“锁链”。

李丹阳和宋祖英是同学,也是多年的好朋友好闺蜜。

宋祖英才到北京时,无处落脚,多亏李丹阳帮忙给她安排了住处。

在通讯不方便的年代,她们俩约好了一个地方碰面一起上课,一个先到就会在那儿死等,直到对方来。

“别人都说,同行容易生忌。这一点对我们俩来说是不存在的,真的是十几年如一日。”

李丹阳性格直,心思单纯,宋祖英隔断时间会帮她复盘一下最近的状态:丹阳,我觉得你这个方面应该要注意一下……

俗话说忠言逆耳,可在面对宋祖英的提醒时,即使有时严厉,李丹阳也能欣然接受。

2011年,李丹阳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自己的个人演唱会,宋祖英作为嘉宾为好闺蜜应援。并向大家分享了两人二十多年的闺蜜情。

从李丹阳入伍到了二炮文工团后,她需要经常下部队去慰问演出,她和宋祖英也各自天南海北为了事业和工作帮忙,少有相聚的机会。

可是只要一见面,两人总能马上热络起来。

也是在这段时间,李丹阳发现了自己唱歌并不是完成梦想,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歌声带给官兵一丝温暖与关怀,这成了她最大的收获。

下部队的期间,李丹阳的足迹登下了高山哨所、去过了深山连队、踏足至大漠戈壁。

她原以为指导员们应该是在实验室里,全心进行科研研究。

没想到去到现场,才看到官兵们像民工一样的打扮,拿着铁锹在山洞里和岩石泥土作战,她不由得一阵心酸。

生活条件艰苦枯燥,可只要看到她来,战士们总能用爆满的热情欢迎。他们的掌声与欢呼,是李丹阳最大的动力。

3.

从正式入伍后,李丹阳就开始了她辉煌而繁忙的军旅生活。

一边要下部队慰问演出,另一边还要参加国内外的演唱会,忙的是不可开交。

她忙着成长着,父母也在一天天地衰老着,身体状况日渐衰弱。

后来,李丹阳的父亲生病了,人肿得厉害满脸都是包。

李丹阳很久没有回过家了,执行完任务赶回去的她看到父亲被病痛折磨的样子,不禁深深自责。

“你回来了,你要是再晚回来一步的话,可能就得给我送个花圈了。”

父亲反而逗起她来,李丹阳听完爸爸的话哭得稀里哗啦。父亲当了一辈子兵,性格乐观也要强,在她面前永远是坚强勇敢的模样。

“我没想到爸爸会用这种方式来安慰我。爸爸一直都是我心目中的影响,他一直都是坚强的军人形象,也影响了我一辈子。”

父亲的生命就快走到尽头。

有一天他开玩笑地跟李丹阳说:你看你,平时唱的歌都是歌颂妈妈的歌,都没有唱过爸爸的歌,你能不能唱首爸爸的歌。

李丹阳听完后,急急忙忙赶回北京,找到了和自己经常合作的词曲家,拜托他尽快帮她写一首关于父亲的歌。

她很着急,自己也加入到词曲的创作中。

可是,还没等到这首曲子问世,父亲就去世了……

这一首没能完成的父亲之歌,成了李丹阳毕生之遗憾——父亲不在了,这首歌就算创作出来了,她又该唱给谁听,远在天堂的爸爸会听见吗?他会不会原谅自己。

父亲走后,李丹阳把母亲接到了北京和自己一起住。

只要有机会有时间,她一定会赶回家陪伴母亲,或是带着她出去走走转转。

对李丹阳来说,她的遗憾是没有用足够多的时间陪伴父母。对父母而言,就是没有看到女儿拥有一个自己的圆满家庭。

李丹阳为歌唱事业奔赴半生,虽然一直在期待缘份的到来,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也没能等到她的好消息。

除了妈妈,她的家里就只剩下陪伴自己多年的爱犬。

那是一次在逛宠物市场时。李丹阳看到两只被老板虐待的小狗,于心不忍的她把两只狗狗都带回了家,并为它们取名“欢欢、笑笑”。

笑笑很可爱,每次看到李丹阳在家练声时,会凑到跟前聚精会神的观察。后来李丹阳竟然还教会了它唱歌。

两只狗狗一直像孩子一样陪伴着她,带给她欢乐。

十几年过去,如今也只剩下了笑笑一个。

前几天李丹阳分享了自己的照片,57岁的她青春活力也美丽,只是一人出镜的她总不免让关心她的人感觉荒凉。

父母、爱宠都先后消失在她的生活,在经历过生离死别后随着年纪的增长,事业的尘埃落定,对家庭温暖的渴望会越来越强烈。

所以还是希望李丹阳能尽快寻找到一个可以相伴到老的人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音乐学院   丹阳   文工团   歌唱家   军装   北京   舞台   爸爸   父亲   单身   父母   著名   事业   时间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