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跟脾大有关系!千古名方,6味主药,燥湿健脾清血管

现在的年轻人,太过放纵!

很多的心脑血管疾病,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了!现在年轻人患冠心病的也不在少数!

长期生活习惯不好,饮食不佳,伤及脾气,导致脾虚之症!脾虚的时间长了,失运生痰!痰多了,就容易导致胸痹!

所以这才有我提到的,会得冠心病,跟脾有很大的关系!

而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很容易伤害脾!

虞抟在《医学正传》中言:“饥不得食,胃气已损,脾气已伤,而中气大不足矣。”现代人的不良饮食习惯诸如节食减肥、暴饮暴食等均易损伤脾之运化。

若过食膏粱厚味,食滞中满,阻碍脾胃气机升降,使脾失健运;若过食生冷寒凉,可损伤脾胃阳气;若偏食辛温燥热,又可导致热伤胃阴。

再加上工作压力的增大或者因为长期情绪过于压抑。思则气结,过度劳神导致脾气郁结,升降失常。

脾是体内很重要的一个脏器,体内所有脏器的运作和营养都离不开脾的供养!

一旦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本来要供给各个器官的水液不能送过去,只能滞留在脾这个仓库里,水湿停聚,聚而成痰!

并且调控体内水液的枢纽作用也失效了,清气难升,浊气难降,时间长了又聚而成痰!痰多百病生,体内痰多,水湿多,于是阳气受损,阴邪上犯,损及心阳,也就出现了冠心病!

那应该怎么治呢?

治病求本,究痰瘀形成之因,应化湿祛痰,究痰湿形成之因,应调理脾胃。调理脾胃应以燥湿健脾为原则。

痰气交阻,滞于胸中,故又合用瓜蒌薤白白酒通阳散结,行气祛痰。灵活配伍化痰药与逐瘀药,痰瘀同治。

稍佐川芎、川郁金、三七行气活血祛瘀之品。

方中半夏辛温,既能燥湿化痰,又能和胃降气;陈皮长于理气行滞,燥湿化痰,悦脾和胃。两者相配,为燥湿化痰的基本结构。

又佐以茯苓渗湿健脾,渗湿以助化痰之力,健脾以杜生痰之源。瓜蒌皮有清热化痰、行气宽胸的功效,还能保护缺血心肌,保护血管内皮、舒张冠状动脉!

全瓜蒌与薤白头合用,祛痰结,通阳气,为治疗胸痹之常用组合。

川芎既可入血分,活血化瘀,又可入气分,行气止痛,通达气血,被誉为“血中气药”,可有效改善冠脉血液循环,减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肌缺血。

川郁金味辛,能行能散,善行中焦脾气而消胀满,入肝经,也有活血之效,活血又可助行气。

以上诸药合用,燥湿健脾,化痰祛瘀。燥湿且无辛散之虞,痰气同治,痰瘀兼顾。

提醒,方子需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加减,我可以为大家调方,但不会给通用的剂量,有问题尽管随时找我,我都会帮大家解答!

我是@心内科苏主任,你可靠的中医朋友!

#健康科普大赛##健康真知计划##心血管健康百问百答##中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燥湿   冠心病   薤白   胸痹   川芎   阳气   脏器   脾胃   千古   血管   体内   脾气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