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崇洋媚外,只因特斯拉给得太多了”,大学生还是败给了现实

脱离了大学的温暖被窝,在社会上磨砺久了,人也变得越来越现实了。可能刚毕业的人还在谈人生理想,诗和远方,但过了些年,我们眼前在意的就只是未来的发展和钱的问题。

今年的毕业季无疑又是让一批大学新生走入了残酷的新世界,他们也意识到,原来光靠着情怀活着是吃不饱饭的。

“不是崇洋媚外,只是因为特斯拉给得太多了”

大学毕业之前总觉得人生有无限可能,很多意气风发的同学也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情怀,比如有些人认定了就是要进国企,为自己的国家发光发热。

然而到了社会上才发现,真正能养活我们的并不是情怀,而是实打实的金钱和工资待遇。所以有不少大学生吐槽,说自己终究还是败给了现实。

比如今年一份来自特斯拉的招聘通知就引发了大学毕业生的疯狂效应。位于上海的这家工厂开出了底薪5000+,综合薪资8000~1万的优质待遇。

招聘的年龄也正好针对的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是毕业几年的年轻工作者,并且承诺有岗位补贴,季度补贴,一年的年终奖也在四五万元左右。

果然大厂有大厂的好处,规则什么的也很清晰,有一些岗位完全没有加班制度,就算有加班制度的也会及时奉上丰厚的加班津贴。

同时五险一金,家人商业保险,和社保内医疗100%报销,管吃管住,食宿质量很高,唯一要求很低的就是入职者的学历了,只要初中以上即可。

这些诱人的规定加起来立马让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中专毕业生和职高毕业生都求之不得,在这个时候谁还会坚守着情怀,一定要去选国内企业工作才行呢。

有人可能会吐槽说,特斯拉毕竟是美国的企业,跟国企是比不了的。然而真正能进国企的大学生又有多少,那些被遗忘的中专生和职高生又该何去何从?

大学毕业生情怀的消失,应该让国内企业及时警醒

情怀和信仰都是很重要的东西,在人的青年时代,正是这些东西支持着我们去奉献和奋斗,在大学生群体内部,正是情怀支持着他们去国企,去考编,去改变世界。

然而特斯拉的这次事件却让我们看到了很多人的情怀正在逐渐消失,为了生活的日常奔波,取代了毕业生们原有的信念,这应该让很多国内企业感到警醒才对。

大学生们情怀的消失,正是因为他们能在国内企业那里得到的入职机会太少了,得到了薪资待遇什么的也难以为生,同时很多低学历群体的机会也几乎被埋没。

学历的贬值和用人单位门槛的提高,逐渐让那些热门的编制和岗位成了佼佼者才能参与的争夺战,因此对于普通大学毕业生来说,留着情怀还有什么用呢?

想要让普通人找回当年的那种无私奉献的情怀,其实最需要的就是给更多毕业生的机会。反过来好处也很多,首先就是不让人才流到海外和竞争对手那里。

其次,低学历的人也可以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也减少了很多潜在的矛盾和隐患。让这个社会可以发展得更加迅速。

低学历和低起点其实是大多数人的常态,不应该被隐没

除了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之外,找工作更难的应该就是那些学历和起点都很低的同学了吧,其实我们应该正视这些人群的存在,他们的声音不应该被埋没。

从数据上来讲,我国正儿八经有大学学历的人其实不过5%的比例,大多数人是低于大学本科的学历的,但是他们依然有生存的机会和发展进步的可能性。

或许在一开始的时候,每个人的起点和学历以及素质能力都很低,但是至少要给他们进步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施展自己的能力,也能学到更多的经验。

尤其是一些技术含量没有那么高,对于文凭要求也没有那么高的岗位,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把这些低学历的群体拒之门外。反而应该试着去接纳他们。

或许就可以在这些群体当中发现沧海遗珠,同时在职场和学校上讲究的最重要的原则是不一样的,职场上最重要的就是工作能力。

很多人可能学习不行,但是他们的工作能力却无可挑剔。因此我们应该试着给更多人机会,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回归自己的初心和情怀。

那么你认为毕业生们放弃情怀的做法是否值得同情呢?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特斯拉   大学生   崇洋媚外   国企   大学毕业生   情怀   群体   毕业生   岗位   学历   现实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