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外交”,中国展现“东方智慧”

在国际关系中,“葬礼外交”大有玄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9月17日宣布,应英国政府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将出席9月19日在伦敦举行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葬礼。

短短几句话,信息量很大。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后,很多人都在推测,中国会不会派高级别代表团参加其葬礼。

在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形势下,英国要不要邀请、中国派不派代表、中国派什么层级的代表,都大有学问,这也是观察中国与英国关系的一个“窗口”。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中国外交一直秉承“统一战线”思想,尽可能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这体现了浓厚的“东方智慧”。

过去几年,美国出于对自身霸权可能衰落的担忧,开始对中国进行遏制、打压、围堵和污蔑,英国作为美国“最特殊”的盟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国的影响和左右,中英关系因此面临诸多挑战。

但是,无论中英关系在具体问题上有什么困难,在英国女王去世这件事情上,中方表现出了一个大国应有的气度和人道主义立场,并通过一系列精心安排,尽可能向英国政府和英国人民释放了一定的善意。

中方的举动,对于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稳定中英关系,争取英国政府和英国民众对于中国的理解,并遏制英国国内的极端反华势力,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第一时间表明态度,中方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9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还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不幸逝世向英国新任国王查尔斯三世致唁电。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个人的名义,对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向英国王室、政府和人民致以诚挚的慰问。

习近平在唁电中表示,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作为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赢得广泛赞誉。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是首位访问中国的英国君主。她的逝世是英国人民的巨大损失。

习近平强调,我高度重视中英关系发展,愿同查尔斯三世国王一道努力,以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周年为契机,推动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同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英国首相特拉斯致唁电,对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逝世表示哀悼,向女王亲属和英国政府表示慰问。

——9月12日,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前往英国驻华使馆,吊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逝世。

这一次,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前往伦敦,参加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葬礼,体现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于英国王室、英国政府和英国人民的善意,以及对中英关系的重视。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美国其实也一直在践行它自己的“统一战线”思想。

美国一直在想尽一切办法,调动、组织、动员和团结其盟友,共同对付中国。

有鉴于此,在中美博弈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全球地缘政治形势,中国需要抓主要矛盾、需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绝对不能四面出击、四处树敌。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对外关系中,中美矛盾都是主要矛盾。

这一矛盾在本质上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遏制、打压、围堵和污蔑中国,与中国坚定追求自身发展,反霸权、反遏制之间的斗争。

从“统一战线”思想出发,即便是对于中美矛盾,中国也要把美国国内的极端反华势力,与一般美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一般美国民众,区别开来。

从本质上来说,美国国内的军工综合体等利益集团,试图挑起中美新的地缘政治斗争,并发动新冷战,这不仅会损害中国人民的利益,也会损害美国人民的利益。

美国国内鼓吹、支持、奉行对华遏制战略的各种利益集团及其代言人,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敌人”,也是美国人民的“敌人”。

在中美博弈中,中国与美国盟友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我们要看到,在美国的盟友体系中,不同国家由于跟美国的历史和现实利益绑定程度不一样,他们在参与和配合美国的对华遏制战略方面,表现也各不一样。

英国作为“五眼联盟”中的一员,过去几年,确实多次参与、配合美国的对华遏制战略,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英国跟中国之间并没有不可化解的地缘政治矛盾,不仅如此,中英双方之间还拥有广泛的经贸、投资等共同利益。正因如此,英国固然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参与、配合美国的对华遏制战略,但至少在现阶段,英国有识之士也不愿意看到中美关系走向彻底对立,甚至是冲突,最终导致中英关系完全破裂。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即便是对于英国这个美国“最特殊”的盟友,中国也可以再“挽救一下”。

今后,中国民众可能要适应,美国在发动其盟友一起针对中国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听到很多非常刺耳、非常极端、非常具有挑衅性的涉华言论。

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听其言”,也要“观其行”。

我们特别要分清楚,美国的这些盟友,他们的涉华言论和行动,哪些是迫于美国的压力,不得不采取的配合性举动;哪些言论和行动,是因为他们自己从内心深处敌视中国、要整垮中国而主动采取的。

这两类涉华言论和行动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如果美国的这些盟友,相关涉华言论和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说说而已、做做样子,只是为了给美国面子,我们该谴责谴责、该回应回应,但也不用做出过激反应。

对于美国来说,他们巴不得中国跟美国所有的盟友都撕破脸,都整天“干架”,这样美国就可以拉着他们一起对付中国。

相反,如果中国火眼金睛,保持战略定力,对美国的盟友区别对待,有打有拉,让美国无论做什么,都无法彻底动员其盟友跟中国死磕,那着急的就是美国了。

这在本质上就是一场中国版“统一战线”思想与美国版“统一战线”思想的较量,也是一场二十一世纪“合纵”与“连横”的较量。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在国际地缘政治中践行“统一战线”思想,在面对美国的多个盟友时,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先说“五眼联盟”。

2022年5月,此前上蹿下跳配合美国遏制中国的澳大利亚保守派联盟政府在大选中落败,澳大利亚工党上台,中澳关系其实已经存在某种改善的可能。

大家可能已经有感受,过去几个月,中澳关系中的“火药味儿”少了很多。

另外一个“五眼联盟”国家加拿大,之前由于被美国特朗普政府坑了,在孟晚舟事件中为美国”火中取栗“,遭到中国的严厉报复。但随着去年9月下旬,孟晚舟回国,中加关系中最棘手的一个问题得到了解决。过去一段时间,加拿大也并没有主动在中加关系上恶意挑事。

英国的情况稍微复杂一点,一方面是因为英国跟美国的关系不一般,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前不久举行的英国保守党党魁选举中,后来出任英国新任首相的特拉斯,说了很多针对中国的“过头话”。这到底是选举语言,还是代表特拉斯要在中英关系上搞大事,还有待观察。

但是,无论如何,在当前情况下,中国通过这一次“葬礼外交”,至少没给英国国内的极端反华势力留下恶意炒作的空间,也让此前面临重重阴霾的中英关系,多少出现了一点积极的色彩。

至于中英关系下一步怎么发展,球在英国那一方。

事实非常清楚,中国从来没有要主动威胁英国。不仅如此,中英几十年来建立的广泛经贸、投资、人文等联系,让中国受益了,同样让英国也受益了。

英国到底是要为美国“火中取栗”,不遗余力地参与美国对华遏制战略,还是表面上配合配合美国,实际上并不主动肆意破坏中英务实合作,这其实是一道非常简单的选择题。英国作为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来,一直以对外积极开展贸易和投资立国,英国的政客并不笨。

在“五眼联盟”中,新西兰一直在对华关系中表现相对温和,到目前为止,依然如此。

除了“五眼联盟”,实际上中国在亚太地区针对美韩、美日同盟,“统一战线”思想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5月10日,韩国新总统尹锡悦上台。一开始,外界普遍认为,尹锡悦是美国长期以来在韩国政坛埋下的“伏笔”,尹锡悦政府最初也确实表现出了明显的“亲美”色彩。但中国一直没有放弃做尹锡悦政府的工作,尹锡悦的就职典礼,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亲自率团参加,释放了明确的善意。

过去几个月,韩国国内多方势力,特别是韩国企业界等,对于尹锡悦政府可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进而损害韩国国家利益表达了担忧,这为尹锡悦政府采取更加务实、平衡的对外政策制造了压力。同时,美国强拉韩国参加针对中国的“芯片联盟”,并且在国内补贴问题上明显损害韩国在美企业的利益,也让尹锡悦政府对韩美同盟有了更现实的认识。

上述这些因素,都对接下来中韩关系的稳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中日关系上,今天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我们要不忘历史,同时也要面向未来。

今年恰逢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双方也存在稳定和改善中日关系的共同需求。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于美国,我们当然要“丢掉幻想”,因为美国政府不管谁上台,都不太可能彻底放弃遏制中国的战略;同时,对于美国想尽一切办法搞美国版的“统一战线”,劝说、诱逼,甚至是胁迫美国盟友一起针对中国,我们既要有一定的心理预期,也要实事求是,灵活应对。

很明显,美国版的“统一战线”,绝对不是铁板一块。

中国要做的就是,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区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对于美国极端反华势力和一般美国民众,要有所区别,有打有拉;对于死心塌地跟着美国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美国盟友,和在美国压力下不得不配合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美国盟友,要有所区别,有打有拉。

美国最想看到的就是,中国一点就炸,四处出击,跟美国的所有盟友“干架”;美国最担心的就是,中国保持战略定力,灵活机动,不给美国团结和动员其盟友一致对付中国创造条件。

我们都明白,只要美国无法建立牢固、持久的对华统一战线,中国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跟美国周旋。每过一天,中美之间的实力对比就会进一步出现有利于中国的消长变化。到最后,沉不住气的一定是美国。而美国一旦沉不住气,就会冒进,就会犯错误,到那个时候,就是中国打破美国遏制、削弱美国霸权的大好时机。

“风物长宜放眼量。”

中美博弈是一场持久战,有着几千年“东方智慧”的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不信邪,不冒进,有足够的耐心跟美国一直拖下去、耗下去,直到美国对华遏制战略彻底失败为止。

~~~~~~~~~~~~~~~~~~~~~~~~~~~~~

很多朋友都在问,英国下议院是否真的禁止中国代表团进入威斯敏斯特宫。

最简单的回答是:确实有几个议员在鼓噪,但结果是,中国代表团将正常参加在威斯敏斯特宫(英国议会)和威斯敏斯特教堂(葬礼所在地)的活动。

根据惯例,女王灵柩目前停放在威斯敏斯特宫,供民众瞻仰;女王葬礼将在附近的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

英国政府一般会向所有建交国的领导人发出邀请,参加女王葬礼,而所有受邀代表都会同时进入威斯敏斯特宫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参加相关活动。受地缘政治局势影响,俄罗斯等国并未收到邀请。

英国下议院之所以有几个人在鼓噪反华议题,主要是因为去年英国几名议员恶意在新疆问题上污蔑中国,遭到中国制裁,他们想借此进行炒作。

但实际上,女王葬礼期间,威斯敏斯特宫的管辖权,并不仅仅属于英国议会,也属于英国王室和英国政府,英国下议院并无权单独做出决定。更重要的是,如果英国下议院在这个问题上违反基本的外交礼节,节外生枝,那真的是丢了他们祖先的人了。

在我看来,中国应英国政府邀请,派代表团参加女王葬礼,体现了一个大国的胸怀和人道主义精神,中国代表团是带着中国人民的善意而来的,尽管英国有些无聊小政客在表演,但相信绝大多数英国人民是知道好歹的,是有基本的体面的,多数英国人也是希望搞好跟中国的关系的。归根到底,一个健康的中英关系,才真正符合英国的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葬礼   英国政府   中国   伊丽莎白   中美   地缘   英国   韩国   盟友   美国   战线   女王   外交   矛盾   战略   关系   东方智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