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湖床飙车?碾压的是生态底线更是法律红线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晁星

由于天气原因,今年鄱阳湖较往年提前100天进入极枯水期,鄱阳湖落星墩呈现出一派湿地草原的别样景象,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观光旅游。

本是惬意的探美之旅,却出现了让人揪心的一幕:不少人将车直接开上湖滩,更甚的还在干裂裸露的湖床上竞速飙车,大片草地在碾压之下枯萎变黄,裸露出泥土。

湿地向来被认为是“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鄱阳湖湿地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湿地,受水文、土壤、气候等影响,本身就具有易变性、脆弱性,哪能经得住车辆胡乱碾压?此外,有诗言,“鄱湖鸟,知多少?飞时能遮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鄱阳湖被世人誉为“珍禽王国”、“候鸟乐园”、“人间仙境”,放任湿地植被被破坏,很可能会对即将迁徙到来的越冬候鸟造成影响。开车碾压湖滩,完全是破坏性旅游,危害不容小觑。

湖床飙车碾压的是生态底线,更是法律红线。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湿地保护法制体系建设,湿地保护法、湿地保护管理规定以及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等,均明确了多种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为相关方面依法行政、依法保护湿地提供了法律武器和执法依据。针对乱象,当地多部门竖起了印有“禁止下湖赛车、严禁车辆碾压湖滩”等字样的宣传牌,引导市民游客遵守相关规定。文明是管出来的,除了软性约束,硬性处罚也必不可少,对破坏生态的行为严管真罚,才能形成更大的震慑效应,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

再进一步看,破坏性旅游的老问题背后,还有任性“种草”的新课题。稍加搜索不难发现,各大平台上“鄱阳湖变大草原,开车驰骋露营有多爽”的攻略不少,更有的还说什么“不存在破坏,涨水后也会淹没”,激发了许多网友探寻“新大陆”的冲动。这种不负责任的推荐,在湖床飙车这一旅游乱象中扮演的角色并不光鲜。一段时间以来,旅游领域网红风劲吹,一众博主纷纷挖掘“冷门秘境”“原生态未开发”等景点,引得不少网友争相探险。可一个个案例却警示我们,诸多网红景点是“仙境”更是“险境”。任性“种草”的潜在危害着实不小,涉及人身安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对这类隐蔽性行为,是时候好好管起来了。

“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湿地是生态宝库,保护好它受益的是我们每个人。广大游客要提高文明素养、责任意识,绝不能为了一时之快,践踏法律红线,稀里糊涂给生态带去不可估量的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鄱阳湖   泽国   湖滩   生态   景点   破坏性   候鸟   湿地   红线   底线   游客   法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