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杜甫笔下,寻觅秋的微凉

自初秋开始,锦城一入夜便时常阴雨连绵,好在温柔的秋风,终于吹来了解封的好消息。


在那些不能见面的日子里,世间万物都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林间草木由密到疏,空中的云由浓转淡,月光在夜里更加清朗,桂花也在秋风中开出了沁人香。



如此秋色,在古人的笔下,又该是怎样一番光景?


王勃笔下的秋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宁静致远;


苏轼笔下的秋是“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的阵阵愁思;


而杜甫笔下的秋,则在字里行间写尽了深沉与悲凉,他在颠沛流离中吟咏秋日,似乎一生都在萧瑟的秋风中度过...


「杜甫笔下的苍凉之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时间匆匆,又是一年秋,面对秋风萧瑟、草木凋零的景象,人们难免悲从中来。唯有登高怀远,感知天地广阔,方能消解心中愁绪。



于是杜甫登上高处,听峡中传来的“高猿长啸”之声,看水清沙白的江水之上,那些迎风飞翔、不停盘旋的鸟群。



一阵秋风吹过,树木上的落叶萧萧飘下,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眼前壮阔苍凉的秋日之景,犹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画。


面对此情此景,杜甫联想到自己漂泊无定、年老多病的处境,白发已长满了双鬓,又因病痛暂停了消愁的酒杯,不免生出悲愁之绪。


虽然杜甫的人生之秋没有得到荣华富贵,功成之勋,但他仍从逆境中走来,冲出迷雾,为我们在诗歌中孕育出希望的力量!


「杜甫笔下的忧愁之秋」


火云犹未敛奇峰,敧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

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


——《新秋》


初秋时节,天空中还能看到夏天里常见的“火云”,此时气温刚刚转凉,晚风中多了几丝凉意,才惊觉已经入秋了。



在萧瑟的秋风中,园林中的草木开始摇落,大地即将重归荒芜。远处传来几声砧杵声,使秋夜显得空旷而寂寥,也不知是谁正在赶制秋衣?



只听断断续续的蝉声在月落之时响起,高低飞舞的萤火虫照亮了整个秋夜。


这注定是个失眠的秋夜,辗转反侧的杜甫开始回忆过往,他期待能有机会施展平生抱负,又感叹着自己飘零的身世。可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安居尚且艰难,更何况还要实现心中的远大抱负呢?


古往今来,苦难和挫折,都是人生中常见的风景。但若以平和愉悦的心态去积极面对,相信不久后,定会有豁然开朗的时候!


「杜甫笔下的深沉之秋」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八首·其一》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残,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森的迷雾之中。无尽的江水,波浪滔滔直冲天际,上空的乌云像是要压到地面上似的,天地之间充满一片阴沉之气。


直到看到秋日里盛开的菊花,杜甫才想到自己已经两年未曾归家了,不免一阵伤心落泪,生出一片乡愁之情。



西风凛冽,此时的家乡是否也已入秋?家乡的亲人们,是否也在赶制寒衣了呢?思来想去,让杜甫对故乡的思念愈加凝重,也愈加深沉。


不过,纵使山高水长,也阻挡不了我们对故乡的浓浓思念。趁秋光尚好,天高云淡,纵情于最美的时光里,珍惜每一次的重逢和团聚吧。




凉风有信,秋意渐浓,

快去品读一首杜甫的秋诗,

寻觅一片秋的微凉和情思!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杜甫   笔下   萧森   巫山   秋夜   萧瑟   秋日   草木   江水   秋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