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欧洲姑娘嫁山东小伙,养鸡致富,培养双胞胎女儿北影毕业

1997年,荣成市崖西镇占家村出现了一个样貌美丽的外国人,村里的村民纷纷跑过来,想要看一看这个与众不同的外国女人。

原来这个外国女子是邓忠刚带回家的外国媳妇努内,面对村民的近距离接触,以及自己想象中的农村差距如此之大,努内一时间难以接受。

但自己放不下与邓忠刚之间的感情,也放不下自己的两个双胞胎女儿,便选择了留下来。

最后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在家里养鸡,开餐馆致富,还培养了自己的双胞胎女儿,让她们得以从北影毕业。

这个外国美女为什么愿意远嫁山东穷小伙,又是如何一步步创造出美好生活的呢?

一、异乡邂逅的爱情

1967年,邓忠刚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小村庄,这里三面环海,这里的人们靠打渔和种地维持生活。

也正因此,家里的收入来源非常有限,邓忠刚还有两个哥哥,家里压力很大,日子也过得十分艰难。

70年代的中国也比较落后,邓忠刚的生活环境可想而知,邓忠刚读了几年书后,家里便负担不了,邓忠刚也因此辍学。

辍学的邓忠刚也开始为生活奔波,在年纪小的时候,就帮助家里干农活,年纪稍微大一点后,就开始外出打工赚钱。

可邓忠刚没有技术,也没有手艺,唯一的赚钱方式就是卖力气干活,就这样,邓忠刚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着。

可即便这样,家里的情况也没能改变多少,以至于27岁的邓忠刚仍旧孤身一人,没能成家。

但生活仍要继续,赚钱仍旧迫在眉睫,毕竟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邓忠刚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期盼着能活得轻松一些。

为了赚钱,邓忠刚总是竭力抓住身边的机会,也正是如此,邓忠刚在异国邂逅了相伴一生的爱人。

在1994年5月的一天,邓忠刚得到了一个消息,荣成市和亚美尼亚合资开了一家面粉加工厂。

这家加工厂开在国外,现在正在国内招募出国的劳工,劳工的工资开得比较高,结合自身的情况,邓忠刚对这份高薪工作充满了期待。

同时他也想出国闯一闯,于是很快报了名,出国也提上了日程,随后他来到了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跟邓忠刚从小待的地方很不一样,这里高楼林立,生活方便快捷,发展机会也多。

在这里环境的影响下,得来不易的工作弥足珍贵,邓忠刚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前景,只要努力干,就会有收获。

在这一年里,邓忠刚兢兢业业,充满了干劲,但时间一长,邓忠刚作为异乡人,总是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在这里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难挨,而且工作的压力又大,突然的一天,不堪重负的邓忠刚倒下了。

工友们把他送到了附近的医院,可也仅限于此了,因为是重感冒,邓忠刚在医院住了7天。

工友们也只有少许会抽空来探望一下,剩余的漫漫时间,都是邓忠刚一人独自捱过。

生病的人都是脆弱的,邓忠刚也不例外,他渴望着他人的关心,这时候医院的一个护士对他表露了善意。

这个护士就是努内,她对待每一个病患都充满了耐心,在她看见邓忠刚一个中国人孤零零的,不禁心生怜悯。

于是在这期间给予了邓忠刚更多的关怀,有时候还会主动帮他打饭,打热水,这让邓忠刚觉得十分温暖。

他感受到了努内的善良,不由自主地被她吸引,邓忠刚喜欢上了努内,他觉得这就是想要共度一生的人。

而且努内对自己的照顾,也使邓忠刚想要表达自己的感谢,于是在出院的时候,邓忠刚鼓起勇气,要到了努内的联系方式。

邓忠刚也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但在此之后,邓忠刚仍会时常想起努内,邓忠刚决心追寻自己的内心。

即使是与努内当普通朋友,或者感谢努内一下也是应该的,于是邓忠刚拨通了心上人的电话。

慢慢的两人联系越来越频繁,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在平时两人都得空的时候,也会相约出去玩耍。

在两人的相互了解下,邓忠刚为了讨努内地欢心,也做了一番努力,他给努内将了许多中国的爱情故事。

经过多次的了解,努内对邓忠刚也很有好感,在一次两人划船的时候,邓忠刚讲到了白娘子和许仙的感情故事。

听到这个故事,努内大受震撼,情不自禁地问道:“如果我是白娘子,你愿意做许仙吗?”

邓忠刚楞了一下,突然明白了什么,随即反应过来说道:“我会像许仙一样疼你的。”

但其实努内只是被故事所吸引,对邓忠刚并没有额外的意思,不过邓忠刚却误会了,他以为两人互通了心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邓忠刚产生了去努内家拜访的冲动,于是就给努内打了电话,努内以为是朋友要来家里玩耍,就欣然同意了。

结果邓忠刚却兴高采烈,他觉得这是自己的机会,于是兴奋地准备着,在这一天到来的时候,邓忠刚甚至准备了戒指。

来到努内家里,一见面,邓忠刚就将自己的来意脱口而出,努内的父母完全没有准备,听到此处也十分震惊,但毕竟是努内的朋友,他们并没有让邓忠刚难堪。

只好将邓忠刚迎进家门,努内也很吃惊,因为她对邓忠刚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心思,她们两人差距太大了,努内一直只把邓忠刚当朋友。

一时之间双方陷入了尬尴,邓忠刚好像也感受到了,但他不想就这样放弃,于是提议要给他们包饺子吃。

对于饺子这种东西,努内家也有听说,为了打破尴尬,邓忠刚就成功进入了厨房,之后大家一起吃了一顿饺子。

之后邓忠刚就离开了,但他在这之后,便会经常在周末拜访努内的父母,给他们做一些中国的美食,还会帮助他们做家务。

时间一长,努内的母亲还会主动询问邓忠刚周末是否会去,会做什么好吃的,渐渐地,努内的父母对邓忠刚也改观了,觉得自己的女儿跟他一起生活也不错。

因为在亚美尼亚,男人是不进厨房的,而邓忠刚不一样,他做得很好,那样努内以后的生活也不会只围着厨房打转。

努内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接受,毕竟她的家庭十分富裕,她所期盼的另一半,并不是邓忠刚这样土里土气的穷小子。

但努内的母亲却劝说她,说邓忠刚十分老实,对努内的感情也真心实意,如果努内与邓忠刚在一起,会被爱护得很好。

努内还是不太情愿,因为两人差距太大了,直到后来有一次,邓忠刚的生日,邀请了努内。

努内因为跟邓忠刚的关系,十分困扰,在答应邀约后就后悔了,后来又跟妹妹一起吃饭,忘记了。

在想起来赶到邓忠刚家的时候,已经两个小时后了,在努内赶到时,邓忠刚已经在门外等了努内两个多小时。

邓忠刚为了等努内,还只穿了一件衬衫,头发,眉毛,胡茬全都白了,看到这样的邓忠刚,努内十分感动。

她感受到了邓忠刚对自己的爱,在这一刻,努内也动容了,于是在这之后,两人就在一起了。

在1996年,努内与邓忠刚在埃里温市举办了婚礼,并且在结婚后的第二年,就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

二、一起回国

1997年,邓忠刚的签证到期了,他也离开家3年了,虽然现在他已经组建了家庭,但他仍然想念自己的祖国和父母。

他想要回家,这种感情愈来愈强烈,而就在这时,邓忠刚所在的公司也开始裁员,邓忠刚也在这次裁员中失业了。

各种情况的交织下,邓忠刚选择劝说自己的妻子努内跟自己一起回国,回到他熟悉的故土。

但这并不容易,努内的父母极力反对,因为两人处在不同的国家,努内对中文一窍不通,回国的话交流就是最主要的问题。

一切都太难了,努内对于跟邓忠刚回国生活的样子无法想象,并且充满了恐惧,努内也一度表示不愿意前往中国。

也是因为两人的意见不同,因此家里常常爆发争吵,矛盾也不断激化,邓忠刚也依旧一直不停地劝说妻子。

他不断地描述着家乡的美好,说自己的家乡面朝大海,碧海蓝天,家里还有大大的庭院,这一切似乎都十分美好。

而且亚美尼亚没有海,这让努内对于大海有着别样的情愫和喜爱,邓忠刚发现妻子对大海的喜爱之后,更加热情地描述着大海的美丽。

邓忠刚还锲而不舍的刻画自己的故乡,不断的给努内和努内的父母讲诉自己故乡的美丽。

努内也慢慢了解了中国,觉得中国的哈尔滨、上海等地都十分美丽,心中也不免动摇,觉得丈夫所说的农村应该也很美丽。

面对丈夫的恳求和自己对大海的喜爱,还有对这段感情的不舍,努内还是选择了跟随丈夫回国。

但在回国的路上,却仍旧遇到了不少困难,年纪还很小的女儿不慎发烧,在给女儿看病后,他们只能坐火车回家。

但火车拥挤,还要坐7天7夜,在选择坐火车的时候,邓忠刚甚至不敢告诉努内要那么长的时间。

在火车上,面对脆弱的女儿和嘈杂的环境,努内只能一遍又一遍地问邓忠刚:“我们还有多久能到?”

不过随着在火车上看到的高楼和一望无际的大海,努内焦躁的心也慢慢平复,她对邓忠刚的家充满了期待。

但当她到达最终的目的地,看到低矮的小土房,逼仄的房间,以及“冷淡”的邓忠刚的父母,和看稀奇还动手动脚的村民时,努内还是忍不住了。

她在没人的时候,独自坐在门外低声哭泣着。

但这是自己的选择,而且邓忠刚的家庭条件不好,也不能怪邓忠刚,自己不能因为这样就抛弃他,更何况自己还有两个可爱的女儿。

努内选择了留下,她要跟邓忠刚一起生活,要把自己的女儿好好养大,她选择了接受邓忠刚的一切。

可一起生活的时候,仍旧鸡飞狗跳,最初面对语言的不通,努内无法与邓忠刚以外的人交流,她甚至在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也只会说“好”。

这也让村中的人有时候会偷偷笑她,最难以改变的还是生活方式,这里没有商场,要买东西只能通过赶集。

努内也不会做农活,她从来没做过,但耕种对于农村人来说是天大的事,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方式。

所以努内也只能选择融入,她开始学着割草,播种,收获,学着做馒头,洗衣服,跟邻里唠嗑,跟小贩们讨价还价。

努内虽然很勤奋,并且通过努力学会了,但这个过程无疑是痛苦的,在最开始干农活的时候,努内的手经常被磨破,腰腿都痛。

甚至在最开始洗衣服的时候也闹出了笑话,她把衣服泡在了煮饭的锅里,做馒头也将糖错放成了味精。

甚至因为饮食的不同,努内在开始体重急剧下降,而且努内联系父母也十分艰难,需要跑半个小时,才能有通电话的地方。

生活的突然改变,让努内一度很想念自己的家乡,常常在夜晚哭泣,但幸好有邓忠刚在一旁劝解,为了让努内少做一些,邓忠刚常常十分劳累。

但随着努内的努力适应,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着,努内也渐渐爱上了这个小村庄,生活也顺遂了起来。

三、艰难适应 赚钱致富

1998年,努内的母亲从电话中知道了邓忠刚的家庭情况,也知道了女儿生活的不易,于是转了一笔钱,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有了这笔钱后,努内与丈夫商量办了一个养鸡场,因为一年只干农活,收入只有几千块钱,完全不足以支撑全家的消费。

于是两人就建起了养鸡场,开始的时候很难,也没什么收入,但随着第三栏鸡出棚后,两人的事业走上了正轨。

这一批鸡卖出了九千多元,这也让夫妻二人对养鸡场有了更大的信心,后来每年通过养鸡,家里能有两万多的收入。

随着努内的融入,努内的女儿们也渐渐长大,8年时光就这样悄然而逝,努内在这时也35岁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努内去威海买布料,遇见了一些做生意的俄罗斯人,他们需要翻译,努内很热心地帮助了他们。

在这里短暂的停留,却让努内又想起了在亚美尼亚的生活,她很思念自己的家乡,回到家后也常常出神。

后来,养鸡场的事情也被一些记者知道了,将努内的故事报道了出来,努内一家也因此被邀请上电视节目。

在电视节目中,努内提到了自己的愿望是回家,因为她自己已经8年没有回亚美尼亚了。

有一个公司的老总看到之后,就资助了努内,希望帮助她回家一趟,因此给予了努内5万元,但拿到钱的努内决定用这5万做些什么,而不是单纯的花掉。

因为努内接触过乡村以外的生活,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城市,喜欢干净,她不喜欢农村,也无法一辈子就被困在农村。

而且自己的女儿们喜欢舞蹈,为了给她们创造更好的条件,自己也不能一直在农村守着一亩三分地。

于是努内决定创业,她在做翻译的时候,了解到俄罗斯人的船时常会在荣成的石岛港口停靠。

但石岛却没有俄罗斯人喜欢的饭菜,于是努内就想在石岛开一家咖啡馆,吸引外国人前来。

但开一家咖啡馆的投入最少需要10万元,努内他们只能通过借钱才能筹到那么多。

邓忠刚就不太愿意,因为多年在农村生活的很安逸,家庭生活也很滋润,邓忠刚觉得在农村种地更加稳定,于是不太愿意冒巨大的风险开店。

但努内不愿意,在她的劝说下,邓忠刚也终于同意,努内就开始经营咖啡馆,但在最开始,一切都很难。

努内一个人跑堂,翻译,算账,终于咖啡馆的生意慢慢起来了,许多俄罗斯人,看到这个咖啡馆就分外亲切。

慢慢的努内的咖啡馆越来越出名,甚至连日本人和韩国人等外国友人也会来这里光顾。

在营业的第一年,努内的咖啡店净赚都有11万,几年下来,努内夫妇靠着经营咖啡馆买了房,买了车,还开了一家努内风味美食城。

努内一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小结

对于自己女儿的培养,努内和邓忠刚也没有懈怠,两个女儿从小就长得漂亮,非常受人喜欢。

而且两个孩子都喜欢跳舞,还喜欢展示自己,努内也尊重她们的爱好,带她们学习舞蹈。

两个女儿还参加了环球比基尼小姐,山东区的决赛,在之后两人都双双考入了北影学习。

现在两个女儿都已毕业,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努内的美食城,也成了荣成市旅游的招牌。

参考文献:

1、中国日报:亚美尼亚人努内的中国梦

2、新民晚报:让爱做主,外国姑娘和中国农民的异国情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荣成市   许仙   亚美尼亚   女儿   养鸡场   北影   农活   欧洲   山东   双胞胎   咖啡馆   小伙   中国   大海   家里   姑娘   父母   外国   两个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