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特胆小、不开口、不合群,抓住黄金期,错过回不去!

为什么他家娃小嘴叭叭不停,我家娃却“沉默是金”?为什么我伢这么“胆小”,一出门就拉着妈妈的手不放?为什么有的伢折纸又快又好,我娃却笨手笨脚?为什么娃脾气这么急躁,一定要大喊大叫?

磨破了嘴皮子讲遍了大道理比如:“勇敢点”“小朋友不能大喊大叫”都没用……

这些孩子的“小毛病”让不少家长十分困扰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在“找麻烦”而是处于生长发育的“麻烦”之中如何抓住宝宝发育“黄金期”甄别孩子的困扰助他们一臂之力让伢更聪明、更健康?


“三岁看老”有道理


人一出生大脑便有1000亿个神经元,大脑的“聪明”与否,其实取决于神经元连接的丰富程度。孩子从出生后,神经元就以惊人的速度进行连接。

如图,孩子出生的第一年,大脑内的神经元在飞速生长和连接,就像宝宝脑子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要想富(聪明),多修路。”神经元发展得越好,连接得越多,公路就越四通八达,能搭载的“知识货物”就越多,孩子也就越聪明。正是它们形成了复杂的网络,让信息传递更高效快速,孩子的大脑才会变得更聪明。孩子出生的头三年,是神经元网络快速构建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神经网越来越密集、复杂。

有句俗话说“三岁看老”,在这个层面理解,是很有意义的。智能发育关键期,也就是脑可塑性最大的时期,是在6岁之前。关键期一旦错过,不可逆。



关注娃娃的“发育商”


如何去评价孩子的心智发育程度呢?成人常常说到“智商”、“情商”,婴幼儿则有“发育商”(DQ,development quotient),这是用来衡量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

(看文的仙女请别馋,不是这个)根据业专家内共识,结合《中国0-3岁婴幼儿综合能力发展评价指标体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婴幼儿发育商成长测评可细分为五大项。医生通过这五大能区对婴幼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

大动作


主要指宝宝通过大肌肉来完成各种运动的能力。比如:抬头、翻身、坐、爬、立、走、跑、跳等。大动作反映出一个孩子身体发育成长的程度。

精细动作


主要指宝宝手的动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比如抓握、摇动、把弄、拇指对捏、撕纸、搭积木、串扣眼、画纸、画人物、折纸等能力。

很多大孩子连衣服扣子都扣不好,这和小时候没有做好精细动作的发展训练,有很大的关系。

语言


主要指宝宝感知、理解、分析和运用语言符号,表达语言的能力。比如能否模仿并说出词语、说出熟悉的人或物品的名称等。通过语言表达内心的想法,感受、认识身边的世界,这也是帮助孩子顺利建立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


注意!家长不要当孩子的“嘴替”门诊经常遇到会这样的家长,苦恼孩子迟迟“金口不开”。医生观察和询问发现,只需宝宝一个小眼神,家长立即就能知道宝宝想干什么,并立马说出来,马上为孩子“服务到位”。


家长习惯当娃的“嘴替”,孩子会渐渐养成不需要表达就能被满足需求的“闭环”,不仅影响语言表达能力的发育,还可能影响孩子的情绪发育,造成“暴脾气”。

适应能力


主要指宝宝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分析和综合能力。比如对事物的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能力等。

社会行为


主要指宝宝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其中既包括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和一些社会常识等。有很多家长忽略了这点,幼儿园前总是长期在家里精心照顾,没有留意与外人交往,直到上学才发现孩子害羞到异常,不敢与人讲话。


发育商是婴幼儿心智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它是一个综合指数,衡量宝宝的多方面能力的发育程度。


发育商是幼儿版的“智商”测试吗?


不一样。智商测的是认知能力,而发育商则包括上述五大能区的发展情况。对于婴幼儿来说,对这些能区的综合评估更有意义。根据检测报告的结果,医生会告诉家长,孩子整体水平如何,在哪些方面、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加强。

要提醒家长的是,小朋友的发育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中。养育环境和方式都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这也是及时评估的意义所在。比如,同样是一岁半,A宝宝能说“爷爷”、“猫猫”、“小狗”等很多词了,但B宝宝只会模糊地发几个音,还没有清晰、准确的吐字发音。那么在测试中,B宝宝在言语商部分就可能会被认为只达到了一岁左右孩子的水平。这是否B宝宝就“差”了呢?是不是B宝宝就不如A宝宝聪明呢?

不一定!A宝宝可能有善于互动、不断刺激他学习语言的养育者;而B宝宝的养育者可能很少和孩子互动,导致语言环境匮乏,或者养育者是“读心”高手,满足孩子需求太快,宝宝没有“动力”学习语言。如果抓住时间,改善养育环境,B宝宝一样会迎来语言暴发。


所以,家长们不用把评估结果当成“考试成绩单”,太过焦虑。


根据医生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强引导和训练,很多孩子的发展就能够迎头赶上。


当然,如果是某些病理原因引起的运动发育迟缓或者语言发育落后,就需要做针对性的治疗和干预。


及早发现问题,最大程度地改善孩子的病情。



疫情尚未结束,防疫不可松懈


来源:武汉儿童医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孩子   神经元   婴幼儿   胆小   主要指   程度   家长   动作   能力   语言   宝宝   黄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