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省养老金重算补发即将启动,基数相差3000元、补发金额差多少呢

11省养老金重算补发即将启动,基数相差3000元、补发金额会差多少呢?(附11省养老金计发基数汇总表、附计算明细对比)

9月过了一大半了,2022年新增退休人员、很多人都是使用的去年的养老保险计发基数核定的基础养老金,而每年基本都在9月下旬之后,职工养老金将会迎来一轮“波澜壮阔”的重新核算,并且补发少发的差额。

不仅是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也会随着基数提高而提高,那么9月中旬哪些地区今年的新基数已经出炉了呢?如果基数相差3000元、补发金额又会有多少钱的差距呢?一起揭晓答案。

(1)养老金重算补发是怎么回事?要补发几个月呢?

今年上半年退休的人员,大家看自己的《养老金待遇核定表》就知道,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其中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并没有更新到2022年,所以只能按照2021年的旧基数计发,毕竟退休人员也要生活,所以只能临时预发养老金,然而这些人实际上发到手的钱是偏少的。

但是,每年九、十月份各地的当年新计发基数,将会陆续与大家见面。所以退休人员将会陆续收到一笔补发的钱,是从你领取养老金的当月、补发到本地启用新基数的那个月。

特别提醒:这个重算补发不一定会大张旗鼓地发布通知,如果在9月~12月,你发现到账的钱多出一笔钱,那么很有可能是补发到位了,目前最新公布计发基数的地方有11个,汇总表如下:

最近公布基数的是天津市、北京市和吉林省,比如天津新计发基数为8672元、北京为11082元,目前排名最高的前四名,分别是上海、北京、西藏和天津,而河南和黑龙江略偏低。

(2)计发基数相差3000元、补发金额差多少呢?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山东省新计发基数为7182.5元、北京为11082元,两者的差距恰好大约为3000元左右,我们都以这两个地区的两个人为例,演算看看补发差距有多少?我们先看一下养老金的计发公式。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养老保险计发基数没有什么关系,各省市计发基数的增加,主要会导致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发生变化。那么我们接下来看一看演算对比。

但是,补发金额除了与基数有关,还与工龄、缴费指数有关系,因此我们假设山东省退休人员A、与北京退休人员B,两人工龄28年、缴费指数都是0.6、没有过渡性待遇,然后都是2022年3月份退休,结果就能算出来了:

山东退休人员 A、新计发基数为7182.5元

他2022年转正后的“正式”基础养老金=7182.5×(1+0.6)÷2×28×1%=1608.88元;

他3月起的临时预发性的基础养老金=6893×(1+0.6)÷2×28×1%=1544.03元。

可见基础养老金部分,退休人员A三月起每月少领了64.85元(即1608.88-1544.03),如果山东11月份补发到账,那么A合计可以补发64.85×8=518.8元,然后再看看北京退休人员B的。

退休人员 B、新计发基数为11082元

他2022年的“正式”基础养老金=11082×(1+0.6)÷2×28×1%=2482.37元;

他3月起的临时预发性基础养老金=10534×(1+0.6)÷2×28×1%=2359.62元。

因此退休人员B从今年3月份起、他每个月的养老金少发了122.75元,如果北京也是11月份补发到账,那么B合计可以补发122.75元×8=982元,看看我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结论?

首先,退休人员A和B计发基数相差3000,最终8个月的补发金额,差距是:982-518.8=463.2元,这个差距并不大。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补发的金额,不是看基数的“绝对值”的高低,而是要看新基数和旧基数之间的涨幅,例如一个地区,计发基数从6000涨到9000,涨了3000元,另一个地区从一万涨到了1.1万,只涨了1000元,那么同等条件下,肯定是前者补发金额更高。

当然,为了方便对比,上述AB两人我们控制了其他变量,但是实际上、补发月数越多、缴费指数越高、工龄越长的人,下半年养老金重算补发金额就会越高。这样你明白了吗?

另外20个省份,也会后续陆续公布新基数,大家可以关注我,后续为您带来各省份的解读和演算分析,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关注我,实用的社保和养老金知识,你关心的这里基本都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养老金   基数   金额   过渡性   山东省   工龄   天津   山东   养老保险   北京   公式   差距   指数   基础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