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都小纪,和全国做生意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是诗人杜牧笔下一幅粉墙黛瓦、枕水而居的江南水乡画卷。

人人尽说江南好,可是在你眼中,江南又是什么样子?

是密织交错的河网,走上两三步便要翻过一座座小拱桥?

是手摇船在细窄的河道上划过,在船桨一摇一撑间度过的慢生活?

还是南方园林特有的移步换景、亭台楼榭皆有的细腻、精致?

在扬州,如果你想找这么一处水乡,那我推荐你去有着“江北第一水乡”美誉的小纪镇

小纪镇位于扬州市江都区东北部,古名小溪,后为纪念纪姓艄公慈航义渡而更名小纪。历史始于唐朝,距今已有1400余年。

万一你住在扬州市区,乘公交去小纪可能要花上一两个小时。先坐88或者K1路,再转乘612、622、627路。

远离扬州繁华地带,小纪展现出了一份云淡风轻,遗世而独立。

一条不长不短的中兴路,从南到北连接起了工业区和商业区,承载着这座小镇的“经济链”。

从工业区的空旷,到商业聚集地的喧嚣,步行也只需要二、三十分钟。

走到中心北路的尽头,映入眼帘的是“真武广场”,隔壁就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真如寺,建于唐代,后荒废,明代重建,有前殿、大殿和藏经楼,大殿用材全部是楠木,这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

出了真如寺,门前就是真武路,沿路走下去,就能找到“磨子街”,是小镇里唯一还能寻找到古味的街道。

街道中间,有5个大大小小的磨子,据说是用于镇风水的,经过长年累月风吹日晒,磨子上的凿痕已很淡很淡了。

磨子街古时的痕迹依然留存,与之相得益彰的是新时代的红色标语。

除了以上两处,广济庵、小溪古渡、宋代古迹竹墩、清代当典等历史遗存都记录着小纪镇的前世今生。

小纪镇的水陆交通便捷,233省道贯穿全境,濒临大运河,南傍宁启铁路,东有野田河与通扬运河相接。

作为里下河与上河的物资交流窗口,素有“里下河水乡重要门户”之称,按照现代的说法是“经济中心”。

随处可见碧水环绕的美景,住在这里的居民,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开门见水”的体验,加上一座小桥,便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天然景观。

如此水乡,水产不必说,自然是丰富的。小纪镇迎新村的水产业就值得一提,不仅有传统虾蟹养殖,还另辟蹊径,发展起一条“蛭”富路——水蛭养殖。

能够治疗中风、高血压等病症,水蛭的药用价值很高。村民们每年4月育苗,9—10月水蛭成熟,很是畅销。

和水蛭几乎同期成熟的,是“虾蟹养殖基地”内的螃蟹,村里的蟹池、虾塘密布,秋风拂过,水波荡漾。

“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一句句生动的口号,映射着养殖户心中最好的期待。

看着村里搭建起的一个个大棚,和棚内辛勤劳作的农民,已经能提前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药店里陈列的水蛭、餐桌上黄澄澄的螃蟹,美好的画面一一浮现。

农业是“水乡”的一大特色,小纪镇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农业发展快、效果好。

蛋鸭饲养、特水养殖、特色蔬菜种植已成为农副业主导项目。

这里保留着古镇的标配:农村自建房、大片农田、不装修的老店,还有邻里间聊不完的天。

随处可见的,都是对生活的热爱,每个角落都充满烟火气和温暖。略显年代感的建筑和繁华挨不上边,可小纪镇的繁华在里,不在外。

这里,有响当当的名号。

除了“江北第一水乡”“里下河水乡重要门户”的美誉,小纪镇还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

作为全国重点镇,小纪是全省首批“强镇扩权”改革试点镇,也是扬州唯一江苏省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乡村振兴试点乡镇。

此外,小纪是扬州市养鸭第一镇。

建成了节水灌溉示范园和万亩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无公害蔬菜注册了“绿园”商标。

……

这里,有星罗棋布的产业。

小纪镇的工业经济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初,现已形成发电机组、电力金具、汽车内饰件、冷轧带钢、化工等主导产业。

截至2019年,全镇工业企业10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50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5家,年产能亿元以上的工业产品10个。

工业发达的痕迹,随处可见。小纪有工业产业园,还以此设置了站台。

就连居民家门口都能时不时看到一两处厂房。

在产业加持下,2017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97亿元,工业开票销售59.28亿元,入库税收2.3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万元。

这里,有最地道的特色美食。

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味”,在扬州的特色小吃里,以地名相称,而且能够叫得响、叫得久的,小纪熬面算一个。

| 图源网络

在业内,小纪熬面是和昆山奥灶面、镇江锅盖面相媲美的美食。比起一些商业化炒作的美食,小纪熬面一直秉承传统。

谈到正宗熬面,“利民小吃部”在小纪人民心中的地位不可撼动,位于小纪镇真武路,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

要吃熬面,必须提前一天预订,以便精心准备食材,最大限度保证食材的新鲜。

一碗熬面上桌,鸡丝、黄鳝丝、虾仁……红红绿绿、有荤有素,10多种浇头就要让人欣赏半天。

| 图源网络

其实熬面从本质上讲就是杂烩面。过去人们生活条件差,一碗面里有鱼有肉有虾还有各种蔬菜,吃上一碗面,就是独享一桌菜,多稀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熬面也作了改良。碗小一点,面少一点,从大口吃面到小口品尝,熬面更清淡、更精致。

一碗面中,得以看出时代发展、经济进步的大背景。

还有就是寻常人家皆可做的鸭羹汤。发源于民间的羹汤肴馔,如今已走向宾馆饭店, 别有风味,独具浓厚的水乡特色。

在即将到来的秋冬季节,愈发成为人们青睐的羹汤。

| 图源网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论是熬面还是鸭羹汤,都带有明显的鱼米之乡印记。

岁月来来往往,小纪沉浸在时光的长河里稳步发展。岁月静好的外表下,是城市化进程后,古镇人口减少的现状。

都市的绚丽是必要的,但也正因为这些真实烟火味道的点缀,才让城市充满温度与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下河   江都   扬州市   水蛭   磨子   扬州   江苏省   水乡   随处可见   繁华   工业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