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香溪 昭君故里」“大美兴山”《昭君长安之狭路救生》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图 兴山昭君故里风光 摄影曾陆石

前言:二千年来,“昭君出塞”的传说、故事在中国典籍和民间广为流传。王昭君,名嬙,字昭君,生于今湖北省兴山县。兴山,位于壮美的长江三峡北侧,进出神农架的重要门户,23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簇拥着3580个山头,钟灵毓秀。相传,昭君离开家乡前,曾在香溪河边梳妆,溪水清馨馥郁,香溪由此而得名。昭君的美丽、善良、勤劳、担当的形象,始终活在人民心中。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咏唱昭君、抒发情感的诗文、歌词、绘画、戏曲,形成千古流传的昭君文化、和美文化及丝路文化,是民族和睦的历史印记。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昭君故事,服务乡村振兴、留住乡愁,中国艺术鉴赏网及二十个官网平台海内外同步推出「和美香溪 昭君故里」系列文化专题,全面展示王昭君故里的传说、古迹、摄影、书画、诗词及非遗等,投稿邮箱:chinaysjsw@126.com。

图 兴山昭君故里人文风景

汉元帝在长安未央宫为昭君公主和呼韩邪单于举行了盛大的婚礼,然后留昭君夫妇在长安享度九天的婚假。

“这九天都听我的宁胡阙氏全权安排。”呼韩邪单于对美丽知性又善良智慧的新婚妻子宠爱有加。昭君就将前三天的时间都用来敬谒、祭祀黄帝陵等人文祖先。

当她们一行出了未央宫,在官道上行进了两个时辰后,来到一个集镇上吃午饭。

昭君和单于下车后,往驿站走去。在驿站旁边,她望见附街拐角处围了一群吵吵嚷嚷、哭哭啼啼的人。

“去看看出了什么事。”昭君说着就往附街走去。几百人的陪同、护卫人员,都想劝阻贵为匈奴阙氏的她不要去这种混乱的地方,可看到她头也不回直奔过去的样子,都不好劝阻,便紧随她前去。

那群人见这么高贵的妇人被那么多兵士官人簇拥着走近,都躲闪到街旮旯里去了,黄土街地上只剩下孤立无援的一个产妇。产妇身子扭曲,在地面上抽蓄,而且瘦脸腊黄,嘴唇发紫,命悬一线。

“赶快救人!”昭君对随员喊道。

可是,一些人掩面而退,一些人呆若木鸡,没有人上前来搭救奄奄一息的产妇。昭君明白了大家都不懂得接生,她一面脱下自己那闪金耀银的彩云锦袍盖在产妇身上,一面命她的随侍依云:“快去找接生婆!”

呼韩邪单于的近卫乌日愣则建议:“宁胡阙氏,让我们的御医来试试吧。”“好,快叫来!人命关天,越快越好!”昭君说。

依云和两个武士拉来了一个接生婆:“阿婆,我请求您快给产妇接生!”接生婆却无动于衷。心急如焚的昭君顿感奇怪:“请您老人家动手啊!”

接生婆默不作声地向昭君伸出一双手。“要钱?”昭君明白后就要让依云掏银子,乌日愣一看,他怕接生婆漫天要价,上前问接生婆:“多少钱?”

接生婆伸出一只巴掌。“五文?”乌日愣问。接生婆却将手掌翻了几个来回。

“啊?坐地起价?”乌日愣愤怒了,拨出短刀就对准了这个见死不救的老妇人的胸膛。
昭君立即制止了乌日愣的行动,将依云递上的一个银锭在接生婆面前晃了晃:“救得了母子俩,这都是你的!”

“行啊!”装聋作哑的接生婆一见这么多的银子突然开口了。就在昭君的彩云锦袍下,接生婆忙碌了一会儿,一个血淋淋的小男孩就递了过来。

昭君看到母子平安,她又叫依云在附近客栈租了一间房,还给产妇留下了些银子。产妇攥着昭君的手不放,非要她给儿子起个名字不可。

“你姓和,就叫和路吧。”昭君推谢不了,只得为孩子命了名。

晚上,昭君向单于道歉:“我没经你允许,阐作主张救人。”

单于头摆得像货郎鼓:“你做得对,做得太好了,你的品德太高尚了,你是草原上最伟大的阙氏!”

四十多年后,和路成了镇守北部边关的将军。他逢人总说:我的命是昭君娘娘赐予的。人们为了铭记昭君的恩德,将这条附街改名为“昭君大道”。 (作者:谭光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奖评委)

责任编辑:王斯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兴山   昭君   兴山县   黄帝陵   故里   单于   接生婆   狭路   长安   产妇   和美   银子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