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原型,从寡妇逆袭到大清首富

周莹是一个传奇的女子,她以一个寡妇的身份,带领着丈夫所在的吴家,从分崩离析走向事业昌盛,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问鼎大清首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强人。


周莹是一个汉人,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一路逃到西安后,周莹主动为慈禧贡献了10万两白银,供慈禧吃喝享乐。

慈禧和周莹,两个人有着相似的背景。同样都是寡妇,同样都是女强人,同样都带着这一个大团队,不同的是,周莹带领的是一支商业团队,慈禧带领的是整个大清团队。惺惺相惜之下,慈禧收了周莹为干女儿。

这种“干女儿”的含金量其实不算多高,说到底就是一种利益的交换,慈禧获得了大量的银子可以挥霍,周莹获得了一个荣耀的光环。要说还是慈禧手腕高,用一个虚头巴脑的东西就换得了10万两的真金白银。


本身就是商业巨子,又有了“慈禧干女儿”头衔的加持,那周莹基本上就可以横着走了。可惜,周莹并没有享受到“干女儿”得多少红利,在和养子吴怀先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官司之后,周莹早早地就去世了,年仅42岁

由于一生没有子嗣,周莹死后并没有葬入吴家祖坟,而是被葬入了祖坟旁200米处的地方,经过岁月的变迁,现在坟头已被平掉,再也找不到了。

2017年,以周莹为原型的大型电视连续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上映,很多人都说孙俪把周莹给演活了。其实,那毕竟是电视剧,和真实的历史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好了,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传奇女子周莹的一生。

为“冲喜”嫁给病夫,丈夫、公公先后去世,她扛起整个吴家

1868年,周莹出生在陕西省三原县。周家原本也是当地的大户人家,曾祖父周梅村是当地的盐商,还捐了个清朝的官。到周莹父亲这一代,家道已经中落,周莹父母早亡,是兄嫂把她带大的。

陕西泾阳县安吴堡有一户人家,主人叫吴蔚文。这个人相当厉害,和胡雪岩一样,都是左宗棠的左膀右臂,曾经为左宗棠西征新疆办理过粮草。有句话叫:“饷靠胡雪岩,粮靠吴蔚文”。

吴蔚文也捐过官,但是他主要还是做生意,他做的生意是盐。在古代,盐是国家专营的,也就是垄断的,但是国家不可能自己卖盐,都是把盐业的经营权交给一些大的盐商。

吴蔚文一个人就获得了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盐业经营权,这三个省正好是清朝时期两江总督所管辖的地盘,是当时清朝最富裕的地区。也就是说这三个省份的老百姓要吃盐,必须是通过吴家来买。一个垄断三省的生意,那利润自然是惊人的。

吴蔚文虽然生意做得大,但是也有烦心事,那就是他的宝贝儿子吴聘,这个宝贝儿子从小体弱多病,看了无数个郎中就是看不好,无奈之下,吴蔚文就想到了“冲喜”的方法,希望能把儿子的病给赶走。这种方法虽然很荒诞,但是在古代却很有市场。


最终,吴蔚文选中了周莹。吴聘的病,周围街坊们是都知道的,所以,和吴家门当户对的大家小姐们,谁愿意嫁过来呀。只有周莹这种,祖上曾经阔过,现在家道中落的,可以娶过来,对吴家来说,也不算丢脸。

果然,这个“冲喜”是很不靠谱的,周莹嫁过来没多长时间,吴聘就死了。具体是多长时间,目前的记载不一致。

根据《泾阳县志》的记载,是婚后10天,吴聘就死了,他们两个也没有孩子。根据吴家后人吴国华的记载,吴聘是婚后1年才死的,他俩曾经有过一个女儿,不过夭折了。

不管怎样,丈夫是死了,身边也没有孩子,3年后,公公吴蔚文在外出要账的途中也去世了,一时间,诺大的吴家面临着分崩离析。

如果是别的女人,估计就是眼睁睁地看着家产被瓜分,但是17岁的周莹,却逆势而上,以吴家寡妇的身份,主动挑起大梁,把吴家的产业接手过来,而且办的越来越好,甚至超过了吴蔚文在世的时候。

独创“股份制”,发放养老金,她让吴家的生意遍布全国

周莹接手吴家生意后,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叛乱”。

在吴氏商业占半壁江山的成都山货药材店——川花总号总理(即经理)和扬州 “裕隆全”盐务总号总理,在听说老东家去世的消息后,就想趁机将商号据为己有。周莹暗中调查证据,最后拿着铁证和俩人对簿公堂,终于赢得官司。

之后,周莹派出信得过的人出任两个商号的经理,并给那里的员工加薪2层,远高于当地同行工资。不仅如此,周莹还独创出了“股份制”。比如员工年薪是20两银子,只拿10两,剩余的10两作为股份入股,年底可以拿分红。

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了让员工安心工作,周莹还给员工发放“养老金”,干到一定年龄的老员工,可以退休,退休后可以继续拿养老金,即便死了,家人也可以继续拿,这在当时叫“阳阴双奉”。


在周莹的带领下,吴家的生意更加的红火,她在山西、上海、四川设立了7所淮盐总号,在甘肃设立了药材总号,在湖北设立了布匹总号,鼎盛时期各个商埠、码头都有吴家的生意,全国设立了108家分号,业务范围遍及药材、盐业、布匹、粮油、典当等。

在当地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吴家的伙计穿州过县,不吃别家的饭,不住别家的店”。什么意思,就是吴家的业务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在自己的店铺里落脚。

生意是越做越大了,但是周莹并非是一毛不拔的老奸商,相反,她乐善好施,经常开仓救济灾民,她还捐银兴办义学,建设义仓,甚至还在泾阳城打了几十眼深井,解决了两万多人、数千头牲畜的用水困难。

由于她把精力都放在了生意上,对于自家大片的土地,她则采取了减租的方式,除了保留安吴堡附近600多亩水浇地,其余全部交给原佃户耕种管理,只收取很少的租金,遇到歉收年景,干脆免除租金。这在以土地为基础的封建社会里,是开天辟地的事情。

10万两银子换来“慈禧干女儿”的头衔,保家业和养子对簿公堂

1900年,慈禧逃到了西安,但是西安也是刚刚遭受灾害,没有太多的银子来供养这个老佛爷,于是陕西巡抚端方就发布命令,号召富贾大户“为国捐款”。周莹听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拿出了10万两银子,孝敬给了慈禧。

这样做,并不是周莹为了巴结慈禧,事实上,慈禧也没有给周莹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周莹纯粹是为了国家,她说:“没有了朝廷,哪有国家,没有了国家,哪有我们的小家”。

因此,他捐助慈禧10万两银子,也是希望慈禧能够振作起来,把国家带入正轨,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也只有慈禧有这个能力。

不管怎样,收到10万两银子捐助的慈禧还是很高兴的,她接见了周莹,并亲手写了一个匾额,上面四个大字“护国夫人”。并收周莹为义女,封二品诰命夫人。


周莹专门派人去北京,参观了四合院的样式,在陕西修建了一座吴氏庄园,非常的气派豪华,三进三出,四座大院,光佣人就有200多人。

周莹没有儿子,他丈夫吴聘这一门就要绝后,因此他从吴家过继了一个侄子过来,名字叫吴怀先。

吴怀先长大后,希望能够独自掌管吴家的家业,但是吴家家业是周莹二十年打拼出来的,她不愿意轻易放手,母子二人甚至对簿公堂,周莹要到兰洲总督府去告状,在西安道台的调解下,双方才化解矛盾。


可能是操劳过度,1910年,42岁的周莹就去世了。从17岁守寡,开始掌管吴家家业,20多年来,周莹一心在生意上,他没有再嫁,没有享乐,将吴家生意发扬光大。

但是,死后周莹却没有埋入吴家祖坟,原因只是她没有为吴家诞下子嗣。她孤零零的一个人被埋入了祖坟200米外的一个地方,到今天已经找不到那个坟头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泾阳   寡妇   吴堡   祖坟   家业   花开   盐业   陕西   西安   养老金   原型   首富   银子   慈禧   生意   女儿   员工   国家   周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