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之娇子”霍去病,一战封侯,为何24岁暴毙?

一月可曾闲几日,一年难觅庆中秋。本来想着中秋节假日带着家人一起外出小游一番,可是在选择哪里去玩,着是煞费苦心。中秋假期并不长,所以游玩的地方不能太远,不然时间都花在行程中,那就不叫作旅游,而是旅途。

当我提出就在杭州附近某个地方闲逛下,家人说道:“来杭州有些年头了,该玩的地方都玩过,没有什么新奇的去处”,听到家人这一说吗,我顿时犯难了,不知可否。家人见状,欢笑道:“中秋本来就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为什么想着往外跑,不如留在杭州一起过中秋”,家人又说道:“我昨天看到小区附近的农贸市场在售卖螃蟹,很是硕大,我便买了几只回来,与你们一起尝尝鲜,不是更好嘛”。我笑道:“好的”。这些年不知道吹了些什么风,一到节假日都想着往外跑,今年我决定了,不出去,就在家里与家人一起过节。

到了节日当天,我在睡梦中被正在厨房忙碌的家人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吵醒,我便不在睡觉了,顺着香味来到厨房门口,不由得欣喜道:“一大早就准备了这么多好吃的嘛”,我巡视一番,喜滋滋笑道:“原来螃蟹就在我旁边哈”,我顺手就扯下一条蟹腿,嚼在嘴里念念道:“真好吃”,家人不由得向我拍到,赶紧去洗漱下,你看你,多不注意卫生啊!还不快去。我懒懒地说道:“好的、好的,我这就去”。不一会功夫,我洗漱出来,只见饭桌上摆满了家人烧好饭菜,我便快速入座,抄起面前竹筷,夹起一只毛蟹,津津有味吃起来。一溜烟功夫,我就干完了一只,我抬起头来,望向盘中螃蟹,寻觅着下一只。突然,家人说道:“吃毛蟹,你咋不沾醋吃呢”,我顿顿,是这么回事。我哈哈一笑,这是怎么了,一看见螃蟹怎么啥都忘记了。

我问向家人,醋在哪里,家人说道:“就在你跟旁”,我扭头一看,是的啊。只见一包装精致的醋瓶,里面装着满满的陈醋。此时这只醋瓶离我如此之近,我不由得仔细看了看醋瓶上的标签,写着“东湖牌山西老陈醋”,我向家人说道:“咋了,这还是山西的醋啊”,家人回答道:“是的,有啥好奇怪的嘛”,我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笑了笑了。随即我倒了半碗醋,就着毛蟹吃将起来,那滋味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油而不腻,软中带劲。掰下一条蟹腿轻轻地咬着,将蟹肉挤出,蟹肉白白的,嫩嫩的,轻轻地点了点醋,咬上一口,味道真是妙不可言!不由得感叹道:“通体红红增食欲,秋时蟹肉特新鲜”。只有在醋的作用下,毛蟹才能释放出蟹鲜而肥,甘而不腻。

醋,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只是平常没有过多在意。对于每一位中国老百姓来说,醋是生活中的调味剂,必不可少。唯一的区别,在于你用多用少,喜欢的恨不得顿顿加醋、餐餐就醋,仍意犹未竟;不喜欢的呢?仍会在做菜时放入些许陈醋,以作调味。

说到醋,我就想起山西人对醋的痴迷,为什么山西人爱吃醋,我曾听过山西人自己说:“山西人吃醋的命”。山西人视醋如命,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许多地方的地下水碱性特重,水质硬,甚至许多地方都是苦水井。苦水井大部分的水属碱性水,人长期饮用这种水,很容易得结石。此时就需要补入适当的酸以中和碱,这也就是为什么山西人酷爱吃醋,到达一种无醋不欢、嗜醋如命的境地。

我曾有幸去过一次山西临汾,那里有一位老乡对我们说:“南方来的人一般很难适应这里的气候,饮食上更加不习惯”,我想也是。山西的东面耸立着巍峨的太行山脉,受太平洋季风影响很少,常年干旱少雨,气候比较干燥。对于刚来到山西的人一般很容易没有食欲,这时的山西人就会建议你喝点醋,他们就是这样,来醋一口,食欲就有。

我记得我在山西的那段时间,吃得最多的就是当地的油泼面,一开始吃的时候,还觉得味道不错,很是管饱;但是连续吃了快一个星期,我就出现了消化不良,很是难受。我只能无奈地前往当地医院询问医生,我这是咋滴了,水土不服嘛,不应该啊。我经常外地出差,很少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医生笑了笑,说道:“不碍事,只是消化不良”,我说道:“那您给我一些助消化的药物,我好消食消食”,医生说道:“不用的,你多喝些醋就可以了,犯不着吃药”。我顿时脑中一片空白,感叹道:“醋在山西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对山西人来说,吃醋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文化,一种情感寄托

天生将才霍去病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山西人爱吃醋的习惯,同时也塑造了山西人外向开拓与内敛自守的双重性格。我时常听说过:“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说法,山西出将的原因史书亦有记载,《汉书》曰:“山西天水、陇西、安定、北地处势迫近羌胡,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总的来说,山西地处西北,地理位置连接羌胡,是游牧民族南下必经之路,战争频繁,从而导致了这块地区民风彪悍的特点。如古之名将白起、王翦、蒙恬、李广还有我们文章的主角——霍去病也是山西临汾人。

霍去病的出身并没有那么高贵,他的母亲卫少儿为平阳侯府的女婢,而他的父亲也只是一位平阳县小吏,名叫霍仲孺。很多人可能对此人不是很熟悉,但是他有两个很有名的儿子,第一位就是本文所讲的汉之骄子——霍去病,另一位则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权臣霍光。这里要说一下,霍光与霍去病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跟前文说到的卫少儿没有关系。

被册封为皇后的卫子夫

霍去病的发迹得益于其母系家族,建元二年,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得幸汉武帝刘彻,一年后,卫子夫一家荣升。到了元朔元年,卫子夫被立为皇后,年幼的霍去病来到了他姨母卫子夫家中,成为当时外戚家族中的一员,从此便跻身于上流社会。

少年的霍去病就善于骑射,深得姨夫汉武帝的喜爱,经常与武帝游猎于上林苑,每每收获颇丰。武帝曾想教授于他孙子吴起的兵法,但霍去病以“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为由推辞。看到这里,我不由得心生感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才与普通人的区别吧。

汉武帝刘彻

汉朝经历汉初几代统治者的休养生息政策,国力到了武帝时期已经达到了鼎盛。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至武帝即位的70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大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粮仓有余财。武帝在对外战略上做了重大调整,一改汉初被动防御的策略,采取积极进取,抚平四夷,力图实现“王者无外”的大一统的局面。如建元年间,武帝两次出兵闽越,闽越杀其王而降,东瓯归顺。

武帝两次出兵闽越,都不战而胜,这使其颇有成就之感,也更加坚定其抚平四夷的意志。南方既已平定,他把目光移向了北方。武帝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是‘灭胡’,也就是雄踞北方匈奴人。

秦末汉初,中原战乱不止,无暇北顾,匈奴趁机崛起。西汉初年,匈奴人屡次进犯,对汉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并控制西域,垄断了汉朝对西域的贸易往来。武帝之前,由于国力孱弱,无力支撑其对匈奴发动打击,以至于汉初统治者们不得不采取和亲的政策,寄希望换取边境的安宁,然而,匈奴人并没有因此消停,屡屡侵扰汉朝边境地区。

元朔六年,年仅十八岁的霍去病被武帝任命为剽姚校尉,让其追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此时的汉军主力行至定襄,尚未深入。随后,霍去病请战,卫青授予其壮士,率领其麾下八百名骑兵深入匈奴腹地数百里,斩获颇丰(其战果记载:“斩捕首虏过当,也就是斩杀敌人数目超过己方损失的数目”)。在此战役中,霍去病虏获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匈奴的相国、当户等高级官员,同时斩杀了匈奴单于伊稚斜的祖父 辈籍若侯 产。武帝对此甚为满意,称其功冠全军。战后,封其为冠军侯。由此,霍去病便有了一战封侯之说。

元狩二年,年满十九岁的霍去病被武帝任命为骠骑将军,正值年春,本该是一家团聚之时,只见街面上走来了一群御林健儿郎,为首的正是刚刚被任命骠骑将军霍去病,他们正朝着长安城外驶去,我看街道上的百姓对此热烈高呼,好似欢送着什么。我好奇地伸首去问:“这群健儿郎欲往何处”,其中一人说道:“君有所不知,这群儿郎即将出征河西”,我点了点头,称颂道:“不愧为汉家好儿郎”!

这年春季,霍去病率领一万骠骑出陇西,一路转战千里,逾乌盭,讨遬濮,涉狐奴;再越过焉支山,终于在皋兰山下寻得匈奴大队人马,与之激战,重创匈奴。斩杀折兰王、卢侯王同时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等众人。

是年夏,霍去病仍未回师,他一直关注着前方匈奴的状况,寻找合适时机,蛰伏出击。突然,一名斥候来报,长安方面收到来自浑邪王等人的投诚消息,不知真假,担心有诈,遂命令霍去病率大军前往迎接浑邪王等人。

霍去病率军抵达浑邪王大营附近,而此时的休屠王等人不愿投降汉朝,密谋袭击汉军趁势潜逃,在此紧要关头,霍去病率部驰入浑邪王军中,大声喝道:“尔等既已愿降,何故作此预谋”,浑邪王大惊,下马匍匐道:“我部愿降,奈何休屠王等人途中似有悔意,如之奈何”。去病策马立身,说道:“愿降者可弃械转身,原地待命”,随即命令汉军士兵出击潜逃者,斩杀企图逃亡的军士八千人。事后,霍去病先将浑邪王单独送往长安,再统领其部众数万人归汉。

河西之役后,汉朝西北边境几乎再无匈奴人的身影,汉朝完全占领河西走廊,打通了内地通往西域的道路,为接下来的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此时的匈奴人悲叹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伊稚斜单于

经历定襄北、河西之战的接连失败,匈奴人损失惨重,在漠南地区已无法与强大的汉军正面对抗。这是投降匈奴汉前将军赵信,建议伊稚斜单于退至大漠以北,远离汉塞,引诱汉军深入,待其疲惫时予以打击。伊稚斜听从其建议,将主力撤至大漠以北。

元狩四年春,武帝深知匈奴人退至漠北只是战略性地撤退,其主力犹在,对于汉朝来说,始终是一个潜在威胁。为了彻底解决‘灭胡’这一战略目标,武帝决定发起对漠北匈奴一次歼灭性的打击。他组织了民夫数十万、牛马万匹以保障作战,同时派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及数万步兵分两路深入漠北。

原定的计划是霍去病定襄,直攻伊稚斜单于,武帝对霍去病寄予厚望,希望他这次能过一举消灭伊稚斜等匈奴主力。然而,有消息称伊稚斜单于已东去,随即汉军改变了原定的计划,令霍去病出代郡,卫青出定襄,分兵两路直插漠北。

汉朝骑兵

出代郡后,霍去病并没有迟疑,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此时的匈奴人并没有料到汉军会跋涉千里与自己交战,仓促之间,匈奴人很难有效组织抵抗,大败。汉军并没有稍作停留,为了尽快消灭这支匈奴人马,霍去病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

行至狼居胥山,霍去病俯瞰这茫茫大漠,不由得心生自豪,古往今来,又有那位将帅行至于此,遂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此役,汉军共斩杀、俘虏近十万之众。以至于后面的史家称颂道:“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武帝对这次漠北战役的胜利极为满意,待汉军凯旋回师后,他加封卫青、霍去病为大司马,并且武帝下令骠骑将军的俸禄与大将军相等,而且再增封食邑五千八百户于骠骑将军霍去病,可见汉武帝对霍去病是有多么的宠爱与器重,甚至超过了大将军卫青。

元狩六年秋,气候宜人,正值秋高马肥,汉武帝刘彻正与大臣们在长安军马场欣赏御林健儿们的表演,只见一御林健儿头缠绸带,身着彩色服装迎风飘舞,手中舞动着马鞭,口中不时吆喝,催促马儿快行。武帝看得连连称赞,身边大臣也跟着不断喝彩。武帝感叹道:“太祖建汉之初,自天子不能具其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而今朝廷财用丰富,用粟喂马10万匹,何其壮哉!”。

正当众人看得精彩处,一黄门匆匆而来,几乎小跑似的来到武帝跟前,附身贴耳说道:“冠军侯于今早病逝,家人前来告丧”,武帝一惊,大声道:“冠军侯怎么了”,小黄门噗通跪下,哭诉道:“冠军侯于今早病逝”,武帝慌忙起身,叫道:“前往冠军侯府”。大臣们见到武帝如此紧张,立即纷纷起身,不知所措。

片刻,武帝等人来到冠军侯府,其家人纷纷前往大门迎接,只见大门内外一片素缟,武帝直奔府内,当他看到霍去病平躺在卧榻上,不竟悲愤道:“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我本想再一次进行战争动员,决心歼灭不肯臣服于汉朝的匈奴单于伊稚斜,奈何天妒英才,不幸早逝,不甚悲泣。面对霍去病的早逝,汉武帝不得不暂停对匈奴的作战。

霍去病之所以英年早逝,主要在于其征战辛苦,耗费心力。常年在外征战,跋涉千里,日晒雨淋,往往身居无人草原与荒漠,其自然条件艰苦,对身体的伤害很大。所以说霍去病所建之军功是以损害身体健康为代价换取的。

其二,大规模战争,往往造成大规模死伤,极容易发生疫病,霍去病有可能是在军中染疫,所击垮。

其三,古人本来寿命就不是很长,主要受限于社会发展,其医学滞后,饮食单调,人类所摄取营养不足,时间一长,往往就会出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定襄   单于   骠骑   山西人   汉军   汉朝   山西   匈奴   说道   家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