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虎”难成:台湾主战坦克更新(上篇)

本文作者:大兵


这两天关于美国“2022年台湾政策法案”登上了热搜,一般认为这是对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严重挑衅,甚至由此改变美对台的战略布局…

本期大兵以台湾“自研”坦克的发展之路,来试着探讨这个话题: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指1972年2月28日签署的《上海公报》、1978年12月16日发表的《中美建交公报》和1982年8月17日签订的《八一七公报》;前两个是政治关系性的文件,《八一七公报》则主要涉及最敏感的美国对台军售问题——即美国政府承诺“未来售台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的供应水平,并逐步减少对台武器的出售,经过一段时间直至最后解决…”

▲图为“台湾陆军”的M41坦克机动展示,台湾共装备了785辆这种坦克。

上世纪70年代末,“台湾陆军”装备的坦克依旧以50年代接受的美制M41“沃克猛犬”为主,以及为数不多的M48“巴顿”,甚至还有少量二战时期的M24“霞飞”…于是“台军方”向美国提出购买M60A3主战坦克的要求。不过碍于《八一七公报》刚刚签署,美国于1983年底拒绝了台湾——但是,同意以“技术转移+商业销售”的形式补偿!

这就是CM-11“勇虎”坦克的由来。

▲题图为1975年“大汉演习”阅兵时的M48A1坦克,上图为1991年“华统演习”首次亮相的“勇虎”坦克。

通过走形式的“商业招标”, M60坦克厂家的母公司通用动力向台湾中山科学院“战车中心”出售车体、发动机和火控组件,由“中科院”在本岛负责整合——通用方面的项目代号为“M48H型坦克”计划。

听起来这是已经装备了“台湾陆军”300多辆的 M48A1坦克的自产型号喽?

NO!这其实就是“M60”,只不过是套了个M48的“壳”罢了。

▲M48虽然也叫“巴顿”,但属中型坦克,早期版本装备的是90毫米炮;图为越战美军和西德陆军装备的该型坦克。


▲M60“巴顿”坦克是美军首款真正意义上的“主战坦克”,大部分型号搭载56倍径105毫米线膛炮。

所谓的CM-11“勇虎”坦克,其实就是用M60的车体和行走装置嫁接了M48的炮塔而已,“H”即为Hybrid,“混合”之意。

实际上“勇虎”坦克那看起来小一圈的炮塔,搭载的是和M60同款的M68型105毫米线膛炮,而在观瞄、火控和弹道计算机上部分还是美军才刚刚装备的M1坦克上的产品——

比如号称是台“中科院”自行整合的反式火控,由M60A3坦克同款的 AN/VGS-2炮手热成像瞄具、最新一代的AN/GVS-5激光测距仪、 M1A1坦克上的全数字式弹道计算机,整合在英国生产的SFCS-600“扰动式火控”操作系统下工作。其激光测距仪整合在炮瞄具中,由炮手直接控制,而不像M60坦克那样需要车长代劳,有效工作距离为300~8000米;而红外热成像瞄具也是考虑到东南沿海台风和海上盐雾影响的加强版,并增加了“二维稳定系统”,使得“勇虎”坦克在2000米距离的首发命中率达到82%,要强于M60A3的75%。

▲“勇虎”坦克射击演示。


▲“勇虎”坦克较小的炮塔。

另外,英国人首创的“扰动式火控”是指在精确测距和弹道计算机标定射击诸元后,炮手决定击发的时候,弹道计算机会在上次测定数据的基础上自动再校证瞄准一次,实际上就是赋予火炮射击一个提前量——“勇虎”坦克虽然没有装备车长独立热像仪,通常来说是不具备“猎-歼”作战能力,但却实实在在能“动对动”射击,比起M60A3只能短停射击移动目标,要高了一个档次。

▲明显可见为行进中射击。


▲内部的观瞄设备有点料哦(援引台湾媒体报道)。

至于因M48坦克的炮塔较小,换装105毫米炮后为缩短后座行程而改动了炮闩结构,不能承受新一代弹药膛压的问题;台湾自行生产了穿甲性能略逊于美制 M833贫铀穿甲弹的 TC-84钨芯穿甲弹(美国人不太用“钨弹”),但实际上就是以色列M413穿甲弹的授权转让生产。而“小脑袋”的铸造炮塔,正面匀质钢装甲厚度不足200毫米,侧后只有50~76毫米的防御缺陷,也通过后来加装法国生产的爆炸反应装甲得到了部分缓解…

▲台湾的坦克同时装备105毫米线膛炮标志性的破甲弹(化学能弹、上图)和一般用于滑膛炮的脱壳穿甲弹(动能弹、下为 TC-84)。


▲这种波浪形的“反应装甲”设计目的是爆炸射流向上扩散,以避免对周围人员的附带伤害。

美国和她的西方盟友们为了帮助台湾“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地获得武装,可算是操碎了心!

1988年,首批2辆“M48H”样车在台湾组装完成后,运往美国进行实地测试;1990年,首批量产型正式公开,被命名为CM-11“勇虎”主战坦克,其中C代表China、 M则是延续美军陆地主战装备M系编号习惯,11分别代表履带战车和第1种自制坦克。至1995年停产为止,“勇虎”共生产了452辆,装备了10个坦克营。

▲通用位于底特律工厂的 M60坦克底盘生产线。

按照和通用公司签订的供货合同,台湾从1987年开始,总共分4批购进了560套用于生产“勇虎”坦克的发动机和火控组件;450具M60底盘是通用底特律工厂新造的,算是为1985年已关闭总装线的 M60消化了剩余物资;但是M48的炮塔由于生产线早已关闭,是从美军的“坦克坟场”里淘来的翻新货。在“勇虎”的生产结束后,还多出来的100多套组件被台军拿来改装了现役的100辆M48坦克——

输出功率750马力的 AVDS-1790柴油发动机虽然尺寸上刚好,但M48坦克底盘本身的油箱容积没法再扩容了,其最大行程只有“勇虎”的一半,约250公里;火控虽然相同,但由于原M48炮塔的已有布局不好大改,导致额外增加电子设备存在散热问题,经常在台湾的高温天气下过热死机, M68线膛炮也是现有备件库存里的翻新货…连“台湾陆军”自己都瞧不上这种被称为CM-12的“二虎”坦克,装备在驻屏东的二线部队。

▲M48坦克车体为铸造工艺,其弧形的车体前部不同于M60坦克的焊接式底盘,也是CM-12和 CM-11“勇虎”的主要区别。


▲另外“二虎”的屁股后面没有M60底盘那样的散热格栅网。

那台湾为什么不继续造100辆在当年还算凑合的“勇虎”,而是搞这种半吊子的“二虎”呢?原因有二:

其一是1994年8月,美国政府又同意向台湾出售M60A3坦克;

▲“台军”驻金门部队现在还装备着50辆老式的M41坦克——快别折腾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了!

其二是自产“勇虎”的造价也太高了,达到了平均每辆车1亿新台币、约合300万美元的造价!而美军自己装备的M1A1坦克,按1990年币值也不过252万美元,更何况“勇虎”坦克上的底盘、炮塔、发动机都是“剩余物资”处理——这“零整比”可真是被美国军火商玩出了新高度!

▲这辈子见过最贵的车了...快合个影。

结合前两期大兵也写到过台湾“本土防御战斗机”(IDF)的起源;详细介绍请参见:台湾IDF:不是“不能飞”哦!(上)

可见所谓的“限制对台军售”、“不超出历史水平”不过是美国政府一时的权宜之计罢了,白纸黑字的文件也只是让对台军售多绕了几圈,披了张“自主研发”的“皮”而已——从一开始就是哄人的…

(未完待续)

原创不易,喜欢请不吝点个赞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台湾   底特律   巴顿   美国政府   穿甲弹   炮塔   炮手   弹道   车体   公报   美国   底盘   坦克   美军   装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