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郑州

郑州,大郑州

文/高建锁


二十年的生活经历,不算太长,也不短。 吃着烩面,听着豫剧,在商都遗址驻足遥想古都的浮华往事,在人民公园的摩天轮里凝息静赏金水河的繁华闪耀,在德化步行街感受熙熙攘攘的人流潮动,在郑州历史博物馆倾听先民的足音。其实,不用远足,就能够静静的欣赏一座城,感受悠悠五千年的文明,也是种享受。

郑州,简称郑,古称商都,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金水河穿城而过,赋予了这个城市的独特韵味和灵气。郑州是一座新兴城市,而另一方面,郑州的人们,却是骨子里的传统,面食、戏曲、捏面人,都集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新旧交织,古今并蓄,是历史留给这座城市独特的气质。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三皇五帝活动的腹地、中华文明轴心区。约5000年前,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生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新郑。新密市李家沟遗址,距今约10500年至8600年。在新郑市裴李岗发现的距今约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遗址表明当时的人民已开始饲养家畜并从事家庭手工业生产活动。

距今6000年的大河村文化遗址是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遗址中许多保存完好的房基,以其独特的“木骨整塑”的建筑工序和施工方法享誉四方。考古人员于1995年在郑州北郊邙岭余脉发现的西山古城遗址把郑州地区城市出现时间提前到距今约5300年的仰韶文化晚期,被视为中国城市文明的源头。

3600年前,商朝在此建都,至今中心城区依然保留着7公里长的商代城墙遗址。郑州商城遗址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城垣呈长方形,其“外圆内方”的城郭布局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它的规模亦超过中东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城和亚述城,以及印度恒河流域的摩亨佐-达罗。

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许多作为历朝历代定都的古都之城,如西安、北京、南京、洛阳、开封等等。其中,哪个是年代最早、最古老的都城呢?那就是中原之都——商城郑州!1974年,郑州城区出土了两尊青铜方鼎,使得看似年轻的郑州,一跃成为“中国八大古都”中最古老的都城,这就是杜岭方鼎!

位于郑州的河南博物院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院,是展示中原历史古文明的重要场所,1994年新馆开工建设。建筑群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体现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河南博物院现有藏品17万余件/套,大多数为珍贵文物,其中以青铜器、玉石器、陶瓷器、石刻造像等最具特色,是见证和展示华夏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脉络的文化艺术殿堂。

少林寺是中国享誉海内外的佛教寺院、中华功夫的源头,位于郑州登封西北13公里中岳嵩山西麓。少林寺就在竹林茂密的少室山五乳峰下,故名“少林”。在少林寺西约300米处的山脚下,有一片塔林,为唐以来少林寺历代高僧的葬地,计250余座,这是中国最大的塔林。

郑州城隍庙,它座落在郑州老城区商城路上,沿街牌楼式建筑庙门,庭院内一株硕大的榆树遮天蔽日,蔚为壮观。沿着中轴线往后观赏,阁楼式古建气宇轩昂,城隍大殿伫立中央,殿内供奉城隍爷金身塑像。压轴的后寝宫面阔五间,内有城隍爷就寝雕像,殿宇前的一组生肖石刻栩栩如生,守护者这一方净土。

郑州文庙建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1900多年,在建于元代大德六年的北京文庙、落成于宣统元年的吉林文庙和景祐元年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的南庙面前,郑州文庙的历史仅次于山东曲阜文庙。一庙一千年,一儒一文明,走进郑州文庙,感受历史遗留的儒家氛围,体会时代所赋予的不同文化使命。

二七纪念塔,为了纪念发生于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该塔位于河南郑州二七广场,建于1971年,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中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塔全高63米,共14层。塔式新颖、独特,雄伟壮观,具有中国民族建筑的特点。

“没到二七塔,就等于没到过郑州”。走进郑州的市中心,屹立在二七广场上的“二七纪念塔”有着耐人寻味的动人感觉。作为郑州的红色革命地标性建筑,二七纪念塔传承并凝聚着二七精神,是工人力量和大无畏牺牲精神的象征,更是郑州人的光荣和骄傲。

河南是戏曲大省,除传统的豫剧、曲剧和越调三大剧种外,还有十多个地方剧种,几百年来戏曲一对老百姓的生活起着伦理教育和审美娱乐作用。这里汇聚了坠子、相声、评书、戏法、戏曲和拉洋片的艺人,如今郑州市内各大公园和文化宫成为戏曲爱好者的乐园。

郑州处于十三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之间,历史上曾五次为都,拥有不可移动的文物近万处文物资源众多,有拥有商城遗址、裴李岗遗址、北宋皇陵、轩辕黄帝故里、杜甫故里、潘安故里在内的遗址遗迹达10000余处,其中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是世界文化遗产,威震海内外的中国功夫从这里走向世界。

郑州人才辈出,灿烂的中原文化,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如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政治家子产,道家名师列子,思想家、政治家申不害,水利家郑国,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名臣杜密、文学家潘安,画家文学家郑虔,诗圣杜甫,著名诗人白居易、李商隐,北宋建筑学家李诫等。

大石桥见证了郑州的历史。大石桥,是郑州市“四桥一路”市政高架桥梁的其中一座‬。于1994年6月动工建设。桥旁边是金水河、人民公园,都是郑州市有名的标志性地方。在金水河边,大石桥下,非交通的空地,市民把它变成了休闲娱乐之地,唱戏的,打牌的,下棋的,摆摊的热闹的很,充满了市井烟火气息。

郑州交通发达,国内多条重要的铁路交汇郑州,拥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郑州北站和中国最大的零担货物转运站郑州货运东站,以及亚洲唯一运行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十字枢纽站郑州东站。未来郑州将成为中国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网中唯一的“双十字”中心,其发展不可估量。

交通,是郑州发展的缩影,而郑州,是一整个河南发展的缩影!

郑东新区是郑州向东发展主力区域,以金融、现代服务业为发展方向,目前发展相对成熟,区域价值高地。郑东新区2003年1月启动建设,是中原经济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全省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先行区和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成为展示河南改革开放最靓丽的窗口和名片。

郑东新区的规划采取组团开发的模式,把城市结构分为中央商务区、北龙湖地区、白沙组团等功能组团,各功能区相互支撑和谐发展,看似独立,却又因湖、江河巧妙相连,构建了完整的城市生态水系。

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承载着中原大地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呼唤,承载着河南亿万人民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期盼,承载着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的重托,承载着中原崛起、民族复兴的意志,必将于未来更加方兴未艾。

郑州城市绿化率处于中国城市前列,矗立在街道旁的法国梧桐成为城市一景,被誉为“中原绿城”。黄河郑州段以“悬、浊、荡、阔”为特点构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市区绿意菲菲,公园星罗棋布,郑州市人民公园虽然年头有点久,但是环境优美,有绿树红花,也有小桥流水,还有蹦极、海盗船这些游戏项目……

碧沙岗公园规模较大,每天可以看到各种年龄阶段的人到这里锻炼、玩乐,还有一些社区、小乐团在那里唱歌拉弦,都成了一道风景。紫荆山公园景色更是出名了的美。园中松柏郁郁葱葱,各色花卉点缀其中,碧绿湖水波光潋滟,踏着石板小路会让心情放松,心旷神怡,无比惬意。

其它的公园还有郑东新区湿地公园、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园、西流湖生态公园、郑州古树苑、雕塑公园、月季公园、蝶湖公园、天健湖公园等。

曾经亚洲最大的砂轮厂演变而来的郑州二砂文化创意园、由郑州煤矿机械老厂区改造而来的郑州芝麻街·1958双创园、由1945年建成的原“兴豫面粉厂”发展而来的良库工舍、由瑞光印刷厂改造而来的瑞光创意工厂、由郑百文南十一仓改造的紫荆创意园……一批老厂房老库房正迎来它们的新生。

随着城市发展,郑州的很多工业企业陆续搬出主城区,这些老厂房浸润历史,但成了见证社会发展和历史变革的文物,很有必要去真心保留、保护和再创造。

二砂文化创意园在老厂区红砖风格的基础上增加了现代的设计元素,历史与现代有机融合。一台标志性的郑煤机产品就立在芝麻街的入口处。瑞光创意工厂每天都会有不少前来打卡拍照的年轻人。老人坐在街头,回忆自己曾经的岁月。这里远离喧嚣,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些自己的东西,也适合创意思维的生长。

油化厂创意园的老烟囱上安装了“郑州记忆”四个大字。良库工舍夕阳下的老库房与“创意机器人”,建筑上的彩绘,藏着设计者的可爱与天真。一个成功的文化园区能够增加城市的文化底蕴,有利于地方的文化品位提升,郑州的这些老厂区正在迎来它的新生,愿这些园区能够走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硝滩街,西起紫荆山路,东至塔湾路,全长仅400多米,却有着40年历史的。破败的老街里老楼墙体斑驳,窗框锈蚀,沿街一楼的小院开起了一家又一家特色小店。咖啡、甜品、古着、小酒馆……不仅让那些老旧的店铺有了新邻居,也为硝滩街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郑州还有许多这样的街市和村庄:福寿街、东西大街、南北庆里、南下街、棉纺路、关虎屯、石佛村、五里堡.....街巷延伸出的郑州记忆,让每一个经历的人都为之动容,这种岁月的年代感却在无形中化作一种精神内涵沉淀在一代代的郑州人内心,慢慢地积蓄力量。

豫菜是郑州颇具地方特色的菜系。如“鲤鱼焙面”、“桶子鸡”、“套四宝”是当地的豫菜代表。郑州人以面食为主,有蒸馒头、摊煎饼,饭菜比较温和,不咸不淡,不甜不辣。郑州人引以为傲的烩面,随便来上一碗,感觉各种滋味应有尽有。郑州号称“烩面之城”,已成为郑州市餐饮的城市名片。

郑州人的早餐情结是从一碗胡辣汤开始的。它以辛辣闻名,却是一口难以割舍的感情!隐藏在郑州街头各个胡辣汤店,各具特色,每次喝胡辣汤,买油饼的队是排的最长的。牛肉盒子,一定要现炸的,很夯实。水煎包表面焦黄,素包子个头儿挺大,里面有鸡蛋韭菜粉条,内容丰富。

河南烩面,是中国河南省地方菜品,属于豫菜系。烩面,是一种荤、素、汤、菜、饭兼而有之的河南传统美食,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与北京的炸酱面、山西的刀削面、湖北的热干面、四川的担担面,同称为中国五大面食,享有盛誉。

郑州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也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这座城市里的每一条路、每一株花草都有独属于它的记忆,它们便是郑州记忆的守护者。时光流转间,如今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因为,那些属于历史的记忆和身上蕴积的热情终将化作初心,砥砺大家不断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郑州   城隍   中原   文庙   创意   河南   遗址   中国   公园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